- +1
英媒:逾9億中國人每周聽音樂,熱愛現場的樂迷比例比美國多

在中國,有超過9.77億人每周都聽音樂,這個比例占到了中國總人口數的72%。
據英國BBC新聞2月2日報道,近日,美國知名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公司發布了一項關于中國普通民眾音樂愛好的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平均每人每周都會花費16個小時的時間在音樂上,而66%的人都會使用流媒體服務。
BBC的報道稱,在人口比例上,中國這方面仍然不及美國和英國,在后兩個國家,每周都聽音樂的人口比例分別為91%和85.5%。但中國音樂迷對“現場”的愛好似乎比美國粉絲更為高漲——中國有高達57%的“富裕層粉絲”會時常參加演唱會,相比之下,美國的數據則為51%。
文章稱,尼爾森的這項報告還顯示出了中國富裕消費層和相對低收入消費層在音樂習慣上的巨大差別。
在富裕的消費者中,每周至少聽一次音樂的人數比例約為83%。他們更傾向于熱愛西方音樂或是英語語言的歌曲,類別則更傾向于流行、搖滾和爵士。每年,他們在音樂上的平均花費為914元人民幣。
而在較低收入的消費者中,每周至少聽一次音樂的人數比例則為53%,他們的年均花費則約為118元。
報告預測稱,在下一個十年,中國人在音樂上的花費將會飆升到56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8萬億元),且最主要的動力是來自那些年輕、高收入、擁有可支配收入的聯網消費者。
文章還指出,中國目前的音樂盜版現象可能依舊還是一個主要障礙。據統計,僅有3%的低收入消費者表示他們“很愿意”在未來為流媒體服務支付費用。
文章稱,尼爾森的這一報告將會供給西方許多唱片公司用以研究,他們越來越希望能夠打開中國市場,來彌補自己在本土不斷下降的收入。如今,中國已經放寬了各種曾有的限制,且成為了各種大小樂隊爭奪的重要市場。
31年前,英國威猛樂隊曾近作為首個進入中國的西方流行樂隊在北京和廣州進行演出。而到了2002年,薩克斯大師肯尼基的演奏會在當時也依然被視作是一個大新聞。
但如今,中國的各大城市已經成為了許多西方明星全球巡回演出中的一站。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鮑勃·迪倫(Bob Dylan),羅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邦喬維樂隊(Bon Jovi),麥可·布雷(Michael Buble )以及艾麗·高登(Ellie Goulding)均在近些年里在中國舉辦過演出。
文章還稱,如今要在中國預訂一場“秀”也并不是那么簡單。在外國藝人登臺前,有關部門會審核歌手的背景,并預先審查表演曲目。
2006年,滾石樂隊就曾被要求放棄其中5收歌曲,其中包括《讓我們共度良宵》,原因為這些歌中的暗示性不良信息。
“幸運的是,我們還有400多首別的歌曲可以演唱,這實在不是什么問題。”滾石樂隊成員米克·賈格爾(Mick Jagger)表示。
(吳艷潔 編譯)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