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銀協:永續債成銀行其他一級資本補充首選,資本工具漸豐富
8月31日,中國銀行業協會正式發布《2021年度中國銀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由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組織編寫,20余家金融機構共同參與,今年是連續第十一年發布。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36萬億元,同比增長8.6%;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6%,較上季末下降0.05個百分點;上半年,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1.1萬億元,同比增長11.1%。預計全年銀行業資產負債規模將穩步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凈息差有望進一步企穩,盈利水平和資產質量繼續改善,行業景氣度將穩步提升。
關于商業銀行的資本補充情況,《報告》指出,在監管政策的支持下,永續債成為商業銀行其他一級資本補充的首選工具,二級資本工具債發行規模也繼續保持高位。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工具也日漸豐富且成效顯著,自2020年7月政策層面明確可以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注資中小銀行后,銀保監會已累計批復16個省份1807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補充資本方案。
根據《報告》,展望下半年,商業銀行將持續優化資本管理與補充方式,根據監管導向優化資本計量,加大資本精細化管理,同時,通過新模式支持原股東配股,吸引機構投資者加大投資力度,拓寬外生資本補充渠道。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暢通股權融資,合理反映公司內在價值,促使公司股票價格處于合理水平,未來上市銀行將通過改善經營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加強溝通和宣傳引導等多種方式,加強市值管理。
理財業務轉型發展上,隨著行業制度規范的不斷完善以及居民財富的穩步增長、客戶需求的深刻變化,銀行理財業務凈值化轉型加速推進,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為25.80萬億元,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0.39萬億元,占比近八成,同比提高23.90%。銀行理財行業格局加快重塑,理財子公司成為商業銀行參與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轉型的核心抓手,外資機構多維度布局銀行理財市場。
在數字人民幣發展方面,《報告》提到,截至2021年6月末,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經超過132萬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開立個人錢包2087萬余個、對公錢包351萬余個,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余筆、金額345億元。未來,銀行業將進一步緊抓歷史機遇,高度重視,從戰略布局、組織建設、技術儲備等多層面做好應對準備,提升數字人民幣支付能力,優化完善系統,加大試點推廣力度,持續提高支付體系效率和普惠金融水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