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他們真敢說:“中國式解說”
他們真敢說,爽到誰了? 原創 山野 視覺志
微博 | @視覺志
作者 | 山野
東京奧運會結束了。
在這個短暫的夏日狂歡中,我們不僅見到中國運動員的極限操作,也領略到中國式解說的詩意與浪漫。他們對賽事的解讀,可謂妙語連珠、敢于表達。
“中國式解說,爽到誰了?”
“爽到我了!”
01
中國式解說,可以很凡爾賽。
比如73公斤級舉重冠軍石智勇登場后,場面瞬間安靜下來。
這種微妙的氣氛,被解說拿捏得死死的。
“所到之處虎嘯風生,龍騰云起,這就是王者在場上的霸氣?!?/p>
這話一點也不夸張,畢竟——
“這個級別很多選手都是石智勇粉絲?!?/p>
02
莫非,每個國家的解說都會像我們一樣淡定?
顯然不是。
比如,外國主持人一向對中國跳水夢之隊的解說詞冥思苦想、絞盡腦汁。
當中國選手全紅嬋拿到滿分后,老外直接驚呆了,看傻了。
畢竟全紅嬋每跳一次,老外就要多想一個「完美」的同義詞。
Perfect!Excellent!!Brilliant!
Amazing!Outstanding!Unbelievable!
......
最后實在是詞窮了,只能把心里話和盤托出:
“絕了!瘋了!這個14歲的小將為何全是滿分???”
這種羨煞老外的現象,被中國解說淡淡總結為——
“一跳成名天下知?!?/p>
當然了,咱們解說也有煩惱的時候。
當全紅嬋和陳芋汐穩拿金銀牌,分數遙遙領先第三名的時候,解說只能戰術撓頭:
“這銅牌之爭,真是慘烈……”
確實沒有驕傲的意思,畢竟當老外還在研究起跳、難度、完成度的時候——
“中國已經在發明壓水花的動作了?!?/p>
而當外國選手紛紛上演“炸魚”時——
“中國隊一出場,水花都變得害羞了,不好意思讓人看到?!?/p>
03
眾所周知,乒乓球日韓選手贏球后特別喜歡吆喝。
觀眾想安安靜靜看個比賽,實在是太難。
無奈,咱們解說只能嘲諷拉滿。
“日本韓國男乒都是喊麥高手,DJ級別的?!?/p>
俗話說,乒乓球宇宙的盡頭在中國。
在乒乓球男團的決賽之夜,鏡頭移到觀眾席,本是常規操作,卻被解說迅速抓到重點。
“看臺上的中國軍團,放眼望去全是世界冠軍?!?/p>
這些世界冠軍中,有的是教練,有的是選手,有的是陪練。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煩惱。
無敵,是多么寂寞。

04
中國式解說,為奧運寫詩。
女子重劍決賽,孫一文奪金后歡呼雀躍。
“劍氣縱橫三萬里,一劍光寒定九州。”
這句解說詞改編自古龍小說《三少爺的劍》。
三言兩語,決賽場上的刀光劍影和纖毫之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盧云秀,女子帆板斬獲桂冠。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p>
男子體操比賽,面對頗具爭議的裁判給分,無冕之王肖若騰淡定處之。
可謂——“胸有驚雷,面若平湖?!?/p>
而“十年磨一劍,終成吊環王”的劉洋,一記歪頭殺火遍海內外。
賽場上他對姿勢的極致把控,像極了對不公的無聲抗議,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人的態度。

05
混合團體10米氣手槍決賽,35歲的龐偉和21歲的姜冉馨雙槍合璧,逆襲奪冠。
“一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一個旭日東升未來可期?!?/p>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解說的深意。
龐偉從14歲開始練習射擊項目,參加過多屆世界大賽,低調奮戰二十多年,哪怕他已經過了所謂的運動員黃金年齡,但他從未想過放棄。
因為熱愛,所以一直在路上。
恰如解說詮釋的那樣——
“不要再說他們是老將,他們還年輕,他們剛上路。”

06
龐偉的妻子杜麗,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中摘得首金。
是不是很熟悉?
17年后,東京奧運首金得主楊倩,拿的就是杜麗當年的劇本。

當然,這里還埋著另一條草蛇灰線。
杜麗在退役后,決定繼續效力國家隊,成為一名教練。
她的學生,恰恰是楊倩。
而楊倩、楊皓然在和美國隊的勢均力敵中,憑借強大心理和技術拿到金牌。
可謂——“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這句詩來自李白的《上李邕》。
既強調了后生可畏,也提倡老對新的幫扶指引。
所以從杜麗到楊倩,我看到了傳承的力量。
終有一日,那些年輕人會如大鵬鳥一般,和風飛起,扶搖直上。

07
女子雙人十米臺奪金后,張家齊和陳芋汐被形容為——
“雛鳳清于老鳳聲。”
看到這句,真的很感慨。
高敏、伏明霞、吳敏霞、郭晶晶、王涵、施廷懋......
她們就像在丹山桐花上空鳴叫的鳳凰一樣,老鳳對雛鳳言傳身教,雛鳳繼承老鳳的精益求精。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張家齊、陳芋汐、全紅嬋這些小將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08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四人雙槳項目實現中國賽艇奧運金牌零的突破。
為了拿到第二枚金牌,我們足足等了13年。
她們是陳云霞、張靈、呂揚、崔曉桐,2000米的比賽距離,她們只花了6分05秒13。
比賽后半程,中國隊的賽艇一度超出直播畫幅。
這種獨孤求敗的意境,被解說形容的如此貼切。
“一棹逍遙天地中。”

之后的皮劃艇比賽日,天公不作美。
比賽過程黑云壓城,暴雨來襲,可我們的選手卻愈戰愈勇,讓雨聲成為鼓舞自己向前迸發的鼓點兒。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她們目光堅毅,仿佛要刺破這片雨幕?!?/p>
聽到這,我渾身都在起雞皮疙瘩。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女子500米雙人皮艇比賽中,徐詩曉和孫夢雅輕松摘金,讓我們見識到何謂「勢不可擋」。
“百舸爭流,氣吞萬里如虎。
一騎絕塵,盡顯中國速度。”

09
200米女子蝶泳冠軍、女子4x200接力賽打破世界紀錄奪冠......
張雨霏一日兩戰,成就雙冠。
面對如此榮耀,雨霏淡淡一笑:感覺這金牌買一送一。
可惡,被她裝到了!

幽默背后的苦楚,很少有人知道。
正如解說發出的感慨: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p>
奧運游泳項目的金牌,長期被歐美壟斷。為了打破這道墻,無數中國游泳運動員苦練自身,逆流而上。
他們逐夢的過程,猶如淘金一樣需要歷經千遍萬遍的過濾。雖然千辛萬苦,但只有淘盡了泥沙,才會露出閃亮的黃金。
所以啊,別人嘴里的云淡風輕,其實藏著不為人知的辛酸和努力。

10
無論是幽默還是詩意,中國式解說帶給我們更多的是感動。
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成為首位闖入奧運會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運動員。
為了跑快0.33秒,蘇炳添用了11年。

該怎樣形容這份執著呢?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歲月不負追夢人?!?/p>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
你為理想付出的血淚,終有一日會得到回報。

11
女子鉛球奪冠后,鞏立姣哭著說: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你看,我就實現了。
無人知曉的是,這一刻她等了21年。

更可貴的,是我在鞏立姣身上,看到了中國女性運動員的力量感。
“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
這不再是所謂的“男孩子氣”,而是女性身上最澎湃的生命力。
12
女子體操比賽,蘆玉菲發生掉杠后,強忍自責地問教練:
“我還可以再來一次嗎?”
沒有人忍心責怪她,所有人都在心疼這個努力的女孩。
這份理解和溫柔,恰如解說安慰道:
“沒事的,菲菲。笑一笑吧,菲菲?!?/p>
13
羽毛球男單決賽,諶龍拿了亞軍。
這位32歲的老將,為國羽隊默默承擔了太多。
哪怕他腳上的水泡,早已讓他難以行走,可直到比賽的最后一刻,他都在竭盡全力。
決賽他雖敗猶榮,但解說的一句話卻戳中淚點。
“諶龍只是輸給了時間?!?/p>
14
當我看到中國女籃對決澳大利亞,頭破血流的王思雨仍在背水一戰時。
我想起這段解說詞——
“許利民指導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他跟年輕的中國女籃一起,拼搏于無人問津之地,砥礪于挫折叢生之中?!?/p>
如果有人說,中國籃球在世界上排不上名次的時候。
我想我是可以反駁的。
“至少,我們還有中國女籃?!?/p>
她們敢拼、努力、驍勇。
她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15
男女混雙決賽,許昕和劉詩雯摘得銀牌。
沒有人比運動員更自責和難過,解說沒有渲染悲壯,也深知安慰無力。
只留下一句話——
“誰無暴風勁雨時?!?/p>
這句話很好理解。
人這一生,挫折和困難是常態。
但我想,許昕和劉詩雯的宿命,藏在這句詩的下半句。
“守得云開見月明。”

16
劉國梁說,混雙的這一次輸球,讓國乒隊身負巨大的壓力。
這時孫穎莎站了出來。
賽場上,她殺伐果決、不茍言笑。
最終零封日本選手伊藤美誠,讓全隊的士氣得以重振。
國乒隊的明日之星,她當之無愧。
“少年負壯志,奮烈自有時?!?/p>
17
女單決賽,奪冠后的陳夢說:
“我的時代到來了?!?/p>
不了解陳夢的人,或許會覺得這話有點兒狂了。
但不為人知的是,早在2018年11月,她就成了新的女單世界第一。在各大賽事的歷練中,面對無數強大的對手,她一步一個腳印,將自己的球技淬煉到趨于完美的程度。
陳夢在大賽中的蛻變,一如解說所講——
“你可以說她是大器晚成,也可以說她是厚積薄發,但此刻她美夢成真。”

18
中國乒乓男團最終以3-0戰勝德國隊,實現了中國乒乓男團奧運四連冠。
比賽結束后,解說詞讓我熱淚盈眶。
對于馬龍——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漂亮的離場并不只是在巔峰時期退役,也有絕地求生,也有從零開始,他是最好的奧林匹克精神的象征。
你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p>
對于樊振東——
“樊振東從16歲開始每一步都走的踏實、刻苦。
盡管今晚沒有翻過馬龍這座高山,但請他回頭望去,一路都是風景?!?/p>
對站在他們對面的對手——
“感謝這些老將和新秀,因為對手也是成就我們的另一只手?!?/p>
對許昕和馬龍的夢幻組合——
“右手橫拍的馬龍和左手直拍的許昕,證明了自己國乒第一男雙的地位,十年之后他們依舊是中國第一男雙。”

縱觀整個國乒男團——
中國乒乓球為什么長盛不衰?看著臺上的龍、蟒、胖,答案呼之欲出,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從東京再到巴黎,從里約我們再回溯到東京,三劍客的時代,現在走到了龍蟒胖的時代。
而今天晚上之后,樊振東將完成蛻變,正式扛起中國乒乓男隊的大旗,成為中國乒乓球下一代的領軍人物。

而在女團比賽結束后,劉詩雯也沒有被忽視。
“我們也不要忘記劉詩雯。雖然她在這次比賽中沒有等到這枚金牌,但她也付出了所有努力!這枚金牌背后傾注了很多淚水,包括因傷沒能夠上場的劉詩雯,也是努力到了最后一秒,這枚金牌也有她的功勞。”
19
看完東京奧運會解說,總會讓人追溯過往。
2004年雅典奧運會,劉翔一戰封神。
誰沒聽過那句振奮人心的——
“劉翔,劉翔!劉翔贏了!劉翔創造了歷史!”

2007年大阪世錦賽,劉翔位居第九道。
都說第九道難跑,干擾因素多,但劉翔還是勢如破竹,第一個抵達終點。
“拼了,贏了,劉翔創造了第九道奇跡,第九道又怎么樣?”
在經歷了08年退賽風波之后,劉翔沒有在謾罵和不解聲中迷失自我,而是將自己從困境中打撈起,最終在2012田徑鉆石聯賽上海站,重新出發。
彼時,解說哽咽了——
“風靜了,雨停了,劉翔回來了?!?/p>
20
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解說,是那句——
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可在足球解說屆,有個人卻另辟蹊徑。
他叫賀煒,被稱為足球詩人。
他的解說詞,不僅有硬核的技術分析,全面的球員介紹,激烈的賽況表達。
更重要的是,他讓每一場球賽的成敗,充滿了詩意和哲理。
哪怕你不懂足球,也會被這些解說詞所感動。
解說阿根廷隊——
過去的阿根廷隊總是有一種悲情的色彩,踢的過程華麗不過總是不能走到最后,有時甚至早早出局,這支阿根廷隊厭煩了紅顏薄命的故事,開始走鐵血精神。
他們認識到了球場上燦爛并不浪漫,踏實的活著才是最高明的藝術。
解說法國隊——
對法國的隊員來說,蘇黎世的這個雨夜是讓人傷心的,就像193年以前在比利時的滑鐵盧鎮,拿破侖所面對的那個傷心的雨夜一樣,這個時候我想起了法國文豪福樓拜的一句話:
我們在人的一生中最為輝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從悲嘆和絕望中產生對人生挑戰的欲望,并且勇敢地邁向這種挑戰的那一天。
解說西班牙隊——
人生當中成功只是一時的,失敗卻是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對失敗,卻把人分成了不同的樣子。有的人會被失敗擊垮,有的人能夠不斷的爬起來繼續向前。澳大利亞隊是如此,西班牙隊也是如此。
我想真正的成熟應該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這才是生活的本質。羅曼羅蘭說過的: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熱愛它。西班牙隊從頭再來吧!難道向上攀爬的那條路,不是比站在頂峰更讓人熱血澎湃嗎!
End
這就是體育賽場上的中國式解說。
既幽默風趣,也頗具深度。
既能讓我們在成功中感受喜悅,也能在失敗里找到希望。
每一個中國解說都是詩人。
有才,勇敢,浪漫。
他們把賽場上的實力之爭,譜寫成一篇篇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最終說與我們聽。
感謝中國式解說,在這場酣暢淋漓的狂歡中,我們找到了生活的詩意。

原標題:《他們真敢說,爽到誰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