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紀念袁庚
99歲的袁庚在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的首月最后一日離開了人世。這極具象征意義:在中國需要開啟第二次改革的關鍵時刻,一位既有信仰、又有智慧更兼具勇猛的改革先驅,卻平靜地走了。
袁庚早年參加革命,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人至中年轉行做情報工作,“文革”中也坐過牢,61歲被派往當時窮得叮當響的深圳市寶安縣蛇口工業區,開始了他大刀闊斧、有聲有色的改革。今天,歷史給他安了諸多“第一”,他也當然無愧于這些“第一”。但是,無論對他本人還是中國來說,袁庚在蛇口厲行改革的最大價值,就是為中國改革,進而為中國這條老朽大船的轉向,打開了一條通道,“殺開了條血路”。
歷史上,總是在需要英雄、需要闖將的關鍵時刻,就出現這樣的人物。沒有袁庚,中國改革當然也是要前行的,但沒有袁庚,中國改革肯定要慢半拍。
袁庚是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他知道外面發生的變化,不被教條所束縛,不被利益所羈絆。袁庚思想的開放、開明,即使放在今天也很稀缺。他啟動改革時,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思想還禁錮在倒春寒中,雖然春天已經來了,但冰封的河床尚未解凍,輿論和思想依舊寒冷。
而袁庚不僅在蛇口實行帶有資本主義色彩的分配方式、用工制度、企業管理改革,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本人非常民主,想把民主的基因注入蛇口,在蛇口打造一個不一樣的社會制度,為中國的現代化,為中國轉向現代文明,再造一個蛇口樣本。他差點就成功了。
袁庚不僅是思考者,也是行動派。這特別體現在那句著名的口號里:“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話于當時而言,驚世駭俗。對久已沉積的體制來說,改革就需要這種只爭朝夕的精神和干勁,勇敢地去闖,勇敢地去試,看準了就大膽地做,不回頭。
中國正在啟動第二次改革。這次改革面臨的任務比第一次更艱難和艱巨,這不僅在于第一次改革還遺留下來許多沒有改的東西,也在于第二次改革面臨著一個范式的轉換。鑒于第一次改革所造成的相對貧富分化帶給人們心理的沖擊,在社會需要改革的熱情和力量以撬動利益和觀念阻力的時候,民間卻患了改革冷漠癥,這無疑為第二次改革制造了新的障礙。
國難思良將,改革思勇士。這就是今天我們紀念袁庚的原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