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劉慈欣領銜12位中國科幻作家小說接龍,春節每天發一篇

這么好玩又新奇的事情發生在新媒體《不存在日報》舉辦的科幻春節聯歡中。先公布下12位大咖的名單:劉慈欣、寶樹、陳楸帆、飛氘、江波、郝景芳、凌晨、七格、王立銘 、萬象峰年、楊平、張冉。
這是中國科幻史上第一次集齊12位頂尖作家共同完成一個以節日為主題的接龍故事,從2月4日開始,將會以每天一篇的節奏陸續公布每位作者的創作內容。
《不存在日報》為這次春節創作接龍設定的主題是:2050年,人類和外星文明發生接觸。雙方同時表示和平友好的外交意愿。為了更好了解地球文明,外星使團派出12名觀察員對地球的幾大重要節日進行考察。
不管作者多么大牌,都必須在48小時內交稿。此外,作者被禁止公開自己創作的篇章。作品一旦交接出去,后續如何發展不但不可控,而且不可知。每個作者只能知道本人及本人之前的創作內容,這是一場對作者也保密的接龍活動。
參加接龍創作的12位作者是如何確定下來的呢?《不存在日報》主編糖匪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因為客觀原因,有些作家不能參加還是很遺憾的。我們希望打破壁壘,建立一個良好的科幻生態圈,讓所有的科幻作家們都參與進來。在敲定人選時,有一個原則就是多樣性。你可以發現陳楸帆,郝景芳,寶樹,張冉這些現在最炙手可熱的青年作家,也有飛氘這樣的學院派科幻作者,除了這一次代的科幻作者,凌晨楊平這些極具實力但現在漸漸淡出大家視線的七零后作家。凌晨老師《潛入貴陽》《到德克薩斯學漢語》至今看來都具有先見性,堪稱經典。至于楊平,《科幻世界》刊登過他的不少作品。他和韓松老師的作品很早就被翻譯到國外,比劉慈欣還早。美國科幻雜志APEX出版的《世界科幻選集》一共刊登過四個中國科幻作家,分別是韓松,楊平,夏笳還有我。”
接龍故事特別容易爛尾,讓誰來結尾合適?糖匪想到了七格:“我希望故事不僅僅要完整而且必須要有神結局,七格老師很適合,他是巴爾的摩馬里蘭藝術學院學習數字藝術的科幻作家,身兼數職,能文能武,神經回路特別不尋常。后來證明他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據《不存在日報》披露,12個天才作者組成的接龍故事微信群里,每天都有自發組織的“抗議活動”,甚至“暴動”,但都無一例外地被鎮壓或者無視了。最后,被電話叫醒的萬象老師將在其余11位作者的輿論壓力下按時交稿,寫下頗具英雄主義色彩的開篇;王立銘老師一邊寫研究報告,一邊講完了他的故事;張冉老師風姿綽約,端著搖滾歌手的范兒輕描淡寫就編寫出了“黃黃”的內容;劉慈欣也在規定時間完成故事,并為故事發展指明了方向。
最迅捷的居然是倒數第三位郝景芳老師,只用不到六小時就看完了前面的稿子并寫就了自己的故事。最后兩位,陳楸帆和七格老師勇敢擔當了整臺晚會的壓軸,在規定時間作出了漂亮的扭轉再扭轉。12人中只有1位拖稿,但是TA答應請飯。
《不存在日報》主編糖匪提前透露了一些小細節:在這臺“春晚”里,大咖們講述了一個關于外星人觀察地球人節日的故事,有浪漫溫馨的情景段落,有奇趣古怪的靈機一動,有細膩的情感流露,有氣勢磅礴的宇宙故事,還有打動人的想象力——比如“座位昨天都用不干膠貼在沙地上,要坐的時候只需將不干膠揭開,沙子已經凝結成有彈性的一塊塊坐墊,席地而坐,涼快又舒服”。
參與此次接龍的科幻作家寶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在接力棒的中間,要符合主題,也要參考前面作家所寫的故事:“挺有意思的一個活動,見證一個荒誕不經的設定在一打怪咖的頭腦中走了一圈,變成了一個宏偉真實的世界,是很奇妙的體驗。其實就是在同一個設定下比較松散的創作,因為前面的作家已經寫了幾個故事內容,對于排在后面的作者的創作是既有限制,但又有一定啟發的。”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接龍作者王立銘則表示:“我不是來寫科幻的,我也不是來玩接龍的,我當然也不是來騙稿費的……我的作用是搗亂,讓大家看看科幻作家伙伴們的機智反應,平時難得一見的哦。”
同樣參與接龍的陳楸帆則有些重口味:“其實一開始在我的想象中,這應該是一個像人體蜈蚣(污!)般的故事,每一個接龍者需要消化前面作者的設定和并將故事往下延展,但是傳到我這里的時候發現變成了阿米巴,旁支斜逸,幸好我背后又多了一個七格老師(接龍作者),七格老師,您接好了喲!”
科幻小說目前在中國仍然屬于小眾文學,即使近年來《三體》大熱帶動了一波科幻關注潮,但依然不足以改變整個行業的現狀。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科幻學者吳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們還缺少大量為青少年寫作的作者,大眾對科幻仍然不了解,像科幻春節接龍創作這樣的活動可以引來一些熱度,這對科幻創作以及培養科幻讀者都是有好處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