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股2月再遭“開門黑”:滬指跌1.78%,成交量再創新低

2月首個交易日遭遇“黑色星期一”,A股并未延續1月收官日大漲之勢,不但盤中失守2700點,更是一度考驗年內底部支撐。
截至收盤,滬指報2688.85點,跌幅1.78%;創業板指報1992.70點,跌幅0.07%。兩市共20只個股漲停,29只跌停。
令市場擔憂的是,當日兩市成交再度創下年內新低,滬深兩市僅成交3704億,其中滬市1528億,深市2176億。
復盤:煤炭等資源股帶頭殺跌,“兩點半”又見大跳水
2月1日早盤,滬深兩市跳低開盤,滬指開盤下跌0.24%。盤中公布經濟數據顯示,1月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升至48.4,為連續第11個月低于榮枯線。
盤初,ST概念股集體走強,*ST常林、*ST川化等多只個股漲停。消息面上,截至1月31日,兩市49家*ST公司的年度業績預告全部出齊,摘星脫帽成為主流。
經過盤中震蕩后深市率先翻紅,創業板指一度沖高近1%。虛擬現實概念再度崛起,愛施德漲停,易尚展示、利達光電漲幅居前。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蘋果公司打造了一支由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專家組成的數百人團隊,開始研發VR /AR頭戴設備。
臨近午間收盤,煤炭、鋼鐵等資源股帶頭殺跌,兩市股指震蕩走低,滬指跌幅逼近2%失守2700點。
午后開盤,兩市稍有企穩。題材股帶領創業板指一度翻紅,燃料電池逐漸走強,二胎概念股較為堅挺,高樂股份等午后走強。另一邊,農業板塊亦現拉升跡象,貴金屬、酒類板塊漲幅居前。
又到“兩點半”,兩市再度上演跳水一幕,滬指跌幅擴大逾3%,再度考驗1月27日創下的2638.3點年內底部,煤炭、鋼鐵跌幅逾6%,此外軍工板塊跌幅逾4%。
關鍵時刻,收盤前十分鐘,天津自貿區、智能IC卡、石墨烯、IP流量變現等概念股突然企穩反彈,帶領創業板指持續上揚。
焦點:悲觀情緒短期仍未消除
廣州萬隆指出,2月首個交易日主力便再次砸盤,釋放了三大重要信號,這意味著市場悲觀情緒仍未消除。
首先,主力再砸盤釋放了市場做多人氣不足、市場籌碼十分不牢靠的信號。
其次,有媒體報道,中國將把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6.5-7%的區間內,這是首次設定經濟增長目標區間,且1月PMI繼續下降,宏觀經濟仍不容樂觀,讓是市場難于形成一股做多的合力。
最后,在量能沒有明顯放大下,大盤筑底注定是漫長的。A股1月暴跌達22%,如此強大的殺跌其趨勢必然是巨大的。這就如9月股災后的筑底行情行情,當前股指的再次掉頭向下有利于進一步夯實市場底部。
底部能否夯實還需觀察
市場短期內是否會再度擊穿前期創下的年內新低?
海通證券分析師荀玉根指出,未來市場能否夯實底部,關鍵仍在于匯率能不能穩得住、經濟能不能穩得住,而這兩個因素都需要持續觀察和確認。
上周海外主要經濟體再次釋放寬松信號,1月27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未來有望擴大寬松政策,隨后1月29日日本央行決定繼續加大貨幣寬松力度,首次針對金融機構存向央行的存款推行“負利率”政策。
美國由于12月CPI意外下滑,3月份加息概率也在進一步下降,上周五美股大漲,道瓊斯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分別漲幅2.47%、2.48%、2.38%。
華泰證券則認為,市場階段性底部已到來。2月4日是立春,新的投資周期正在展開。2015年工業利潤全年下滑,新興產業將繼續承擔平衡和對沖傳統經濟增長下滑的重任,市場目前對供給側改革的預期正濃,而對新興產業的預期下降,存在預期差。
國內貨幣政策具備繼續趨于寬松的契機,日本央行執行負利率,全球貨幣政策環境邊際改善。資金面改善,滬股通創15年10月以來單周最大凈流入。早春播種,萌芽將至,階段性底部的到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