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咖啡志|溫度和專業度并存,這家社區咖啡館不簡單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編者按】上海交大發布的《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統計的數據顯示,在全球50個國際文化大都市中,上海的咖啡館、茶館總數排名第一。
一家家街角咖啡店,不僅是城市的迷你會客廳,還體現了創業者的態度和故事。私家地理欄目持續報道上海系列個性咖啡店和咖啡生態,為你解讀這個城市的咖啡基因。
在有“中國馬戲第一城”之稱的上海馬戲城附近的街區,一家名為“jazo 佳作咖啡”即將迎來第一個周年慶。在漫長且有年歲的共和新路上,這一有著橄欖綠的門頭、透明的落地窗的小店相當顯眼,且充滿活力。

jazo佳作咖啡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愛基本款,也愛特調
若以貌取店,jazo無疑是年輕的,其實小店主理人Jason已過而立之年,在咖啡行業摸爬滾打了近10年。2012年,還在各精品咖啡店擔任咖啡師的Jason讀了《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于是心生一念,要擁有一家自己的小店。
埋下了愿望種子之后,他一直在等它發芽成長,不急迫也不焦躁,他相信水到渠成,這一晃就是8年。

Jason在制作咖啡 jazo coffee圖
這么多年里,他專注做一件事——擔任咖啡專業培訓師。他先后獲得AST精品協會認證導師和考官的資質,以及SCA精品咖啡認證體系中“咖啡師”、“金杯萃取”和“感官”等多個項目的高級認證,為有志于咖啡事業的門外漢傳授技能,為無數咖啡愛好者領路指南。慢慢地,他的一些徒弟們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踐行著那本小書里提到的“開咖啡店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朋友們的勸說下,Jason把新一年的認證資質放在店里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陳老師,你怎么還不開店?為什么?”學生們無數次問起這個問題,他心里五味雜陳。“許多人都認可我的資歷、技能和經驗,覺得我開店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但恰恰就是因為這些反而讓我忐忑。因為我太明白經營一家咖啡店意味著什么,需要怎樣的人力、物力和能力”,Jason坦言。
所有朋友都在等他“出山”,但誰都沒有料到,他會選在疫情之下邁出這一步。
2020年7月,他和太太開始騎著共享單車在城里四處看鋪,最后選中了離住家和太太辦公室距離適中,租金相對友善的大寧片區。兩人用了2個月時間,分工完成了店鋪空間、形象設計和產品研發、采購、布置等工作。

陳太太設計的店鋪示意圖 jazo coffee 圖
店名取自小兩口的英文名字組合,中文名則是洗練簡潔的“佳作”二字,有點英文名諧音的意思,用Jason的話,“每一杯咖啡都當成一件作品來做,而且要優秀出色,做出‘佳作’”。
名字不僅是美好的寓意和愿景,其實也蘊含著實力和自信,相當低調。如同他的性格和模樣,喜靜、務實、不張揚。

店鋪一角海報,作為社區咖啡小店,一句“Hello,大寧”發出親切問候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他只有說起專業時才滔滔不絕。他常常和學生講,如果咖啡世界是一場武林大會,想克敵制勝有很多方法和策略,他可能選的是“看上去弱不禁風,但寸勁十足的招兒”。
他覺得一杯佳作的誕生就是咖啡師的一場表演,整個制作過程應當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小店的操作臺就是依照他多年實操經驗而設計,從烘豆、研磨到加工,每個機器都各盡其責。在他和伙伴的熟手功夫下,小店的出單效率高,水準穩定。
“這就是高手的水平,一種穩定的優秀”,咖啡店常客吳先生和記者分享了感受,“不論基本意式咖啡還是特調類,都做到了各有風味,不隨波逐流”。
小店的兩款基底拼配豆是他多年摸索出的結果,分別叫“苦瓜”和“甜瓜”。前者帶著可可、堅果和焦糖的風味,苦中帶甜;后者則有花香、柑橘和奶油糖的氣息,甜中有香。
“苦瓜”不僅意味著濃郁的意思,還是店主家貓咪的名字,人們可以在書柜的墻壁上看到它的“苦瓜臉”。這次一周年店慶的特色文創的一款帆布包也用了它的形象,老板娘還用藝術手法表現了它俏皮的一面。

可愛的苦瓜(左)和 一周年店慶文創品(右) jazo coffee圖
特調咖啡席卷魔都的風潮也讓Jason萌生了創作的念頭,盡管他本人是執著的意式基本款愛好者。
開店一年間,他和伙伴們完成了“四季特調”,在基底咖啡上配上各式花蜜、茶、乳品等,組合成口感清新且層次分明的四款飲品。而針對每個季節,又另外再推出兩款“時令特色”。

jazo佳作特調“四季”,從左至右,從上至下:春日花花冷萃、夏日茉檸冷萃、秋日桂花拿鐵和冬日鴛鴦拿鐵(冰) jazo coffee 圖
今年夏天刮起的椰子咖啡風潮,“佳作”的作品就是以苦瓜拼配為底,加上無添加原汁椰清和果肉而成的“耶椰冰美式”,食材本身的清甜和咖啡的回甘帶來沁人心脾的舒爽。
2021夏季特調“耶椰冰美式”制作圖 jazo coffee 圖
“菜單需要那么多嗎?”Jason和伙伴時常也被這樣問起,“其實我們就想試一試,摸索一下,看看能發揮出怎樣的創意,當然所有作品都要保持在一定的水準。”
又比如在狹小緊湊的空間里,不論臺面和地面,時刻都要保持干凈。他說自己有點“潔癖”,還有作為餐飲從業者,強調衛生的重要性怎么都不過分。
他說:“我希望‘佳作’整個空間和所有產品,都表現出清新自然、有生命力,它未必要濃墨重彩,但一定要讓人感覺舒服”。
無糖,但有點甜
為了在口感上達到舒服,“佳作”堅持店里“無糖”——沒有各式咖啡糖包,也沒有任何工廠制作的糖漿。小店里所有的“甜味劑”都源自天然食物。柜子上放著幾種花蜜,都是團隊新鮮熬制,每瓶都貼有賞味期限標識。
熬制橘子醬 jazo coffee 圖

儲物架上放著店鋪自制天然甜味劑 澎湃新聞記者朱喆 圖
去年深冬推出的特別飲品“大橘大利”廣受好評,“佳作”團隊用上品橘子熬制,味甘香濃,一時間成為了小店冬日爆款。

大橘大利冰燕麥拿鐵 jazo coffee 圖
“不提供糖包和糖漿,可能有點‘自我’,我自己本身確實就是不喜歡”,Jason說,“很多客人會問有沒有糖或糖漿,也有人說要少糖,我理解很多時候人們需要的只是甜,而不是糖,我們耐心做好解釋就行了”。
他不吃糖,但開店一年卻吃足了苦。本以為勇敢跨出開店艱難的一步了,但不曾料到開了之后更難。“我是開了店才知道‘禍不單行’是什么意思,問題就是一個個緊接著來”,他無奈地笑了。好在周圍鄰居和商戶都很熱情慷慨,許多困難都是靠鄰里幫忙解決。

一周年店慶櫥窗,保持一貫清新、自然的氣息 jazo coffee圖
“如果我們于你而言是一家溫度和專業度并存的社區咖啡館,你喜歡這里,那就太好了”, “佳作”團隊也在踐行這句官方自述,也積極地承擔咖啡文化普及者的角色,小店不定期舉行咖啡杯測、興趣課程體驗和咖啡電影分享等豐富活動。

手沖咖啡課程現場 jazo coffee 圖

店里張貼著咖啡活動的海報(左),“獵奇豆單”的故事(右) jazo coffee 公眾號截圖
小店的公眾號上定期都會分享每月“獵奇豆單”的故事,有他們夫婦在各地游玩的見聞,還有咖啡豆專業知識的講解。小兩口打從開店伊始就決定要做這些“額外”的事,樂此不疲。

老板娘手寫的“回歸咖啡本身”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圖
小店門口掛著老板娘手寫的“回歸咖啡本身”,在如今繁盛炫目的魔都咖啡圈,這份真摯和簡單顯得可貴又可愛。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