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蒙古“被降級”官員韓志然仕途往事:大拆大建,被假港商騙

1月29日,中央紀委網(wǎng)站發(fā)布消息稱,2015年,中央紀委給予10名中管干部黨紀重處分并作出重大職務調整。
其中,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協(xié)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韓志然因嚴重違紀,受到留黨察看二年處分,降為副廳級非領導職務。
這也是中央紀委首次公開通報對其的黨紀處分。
2015年6月17日,政協(xié)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閉幕。會議通過了關于免去韓志然政協(xié)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撤銷其委員資格的決定。
6天后,政協(xié)內蒙古自治區(qū)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免去韓志然自治區(qū)十一屆政協(xié)副主席職務、撤銷其自治區(qū)十一屆政協(xié)委員資格。
免職后的韓志然將面臨什么?是帶走調查還是降級處分?如果降級,降為副廳還是副處?
半年前,這曾是內蒙古當?shù)責嶙h的話題。
也是那一期間,有關他的仕途過往——大拆大建、受假港商所騙以及班子成員的塌方式腐敗被一一細數(shù)。見過大風大浪,卻總能化險為夷,這也是韓志然留給外界的普遍印象。
車禍
蒙古族官員韓志然第一次有了在自治區(qū)政壇亮相的機會,是1998年4月。那年他46歲,從巴彥淖爾盟盟委副書記、盟長調到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擔任秘書長。
在此之前,他的人生軌跡并不算耀眼:1952年出生,曾就讀于甘肅農業(yè)大學草原系草原專業(yè)。畢業(yè)后,他從赤峰起步,先后擔任過巴林左旗畜牧局草原站站長、巴林左旗畜牧局副局長、巴林左旗副旗長、阿魯科爾沁旗委副書記、赤峰市副市長、赤峰市委常委等職,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
可是到了自治區(qū),平臺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作為自治區(qū)政府秘書長,他直接面對的領導是時任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主席云布龍。
正部級官員云布龍,是內蒙古土默特左旗“云氏部落”的杰出人物。
土默特左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呼市和包頭市之間。
1937年12月,云布龍出生在土默特左旗一個革命干部家庭。他的父親云蔚早年就讀于黃埔軍校,并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象征內蒙古武裝抗日第一槍的“百靈廟暴動”。
1962年,云布龍從太原工學院(現(xiàn)太原理工大學)機械系畢業(yè),進入太原重型機械廠工作,1973年6月調回內蒙古。
多名熟悉內蒙古政情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在當年的內蒙古政壇,云布龍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他從內蒙古工學院的一名普通教師做起,之后升任該校黨委委員、團委書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云布龍先后擔任過內蒙古自治區(qū)標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內蒙古大學黨委書記,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黨組成員、副主席等職。
1998年1月,61歲的云布龍被任命為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主席。同時,他還是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委員。
上述多名熟悉內蒙古政情的人士表示,在內蒙古,云布龍能力出眾,口碑也非常好。如果不是后來出了意外,他本該為家鄉(xiāng)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人們說的意外,是指遭遇車禍。
據(jù)新華社消息,2000年6月13日,時任中共中央委員、中共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副書記、自治區(qū)政府主席云布龍在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桑根達來蘇木境內視察工作途中,因車禍不幸殉職。
另據(jù)中新網(wǎng)援引有關報道,事發(fā)當天的19時50分左右,云布龍乘坐的汽車在一鐵路公路交叉道口與火車相撞,云布龍以及秘書、警衛(wèi)、司機被撞成重傷。經當?shù)蒯t(yī)院搶救,云布龍及秘書、警衛(wèi)三人因傷勢過重不幸殉職。
這一事故,讓內蒙古上下頗為悲痛和震驚。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云布龍那次外出,時任自治區(qū)政府秘書長的韓志然有陪同前往。
在他們看來,事故雖是偶然,但韓志然作為政府秘書長,沒做好全方面準備、確保領導安全,一定程度上也算失職。
拆遷
不過,韓志然的仕途并未就此蒙上太大陰影。
云布龍車禍事件1年后,2001年9月,韓志然調任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1年零4個月后,他又前往烏蘭察布盟擔任盟委書記、盟人大工委主任。
在自治區(qū)盟市鍛煉3年后,2004年9月,韓志然重回呼市。這一次,他以市委書記的身份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
呼和浩特,蒙語意為“青色的城”,簡稱青城。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座擁有400多年歷史的塞外名城一直在努力追趕沿海發(fā)達城市的腳步,GDP保持高速增長。
以2000年-2007年為例,該市GDP平均每年增長23.5%,7年間經濟總量接近于翻兩番,增速連續(xù)7年在全國27個省會(首府)城市保持第一。
在追求GDP的路上,韓志然采用的手段之一是大搞城市建設。
2010年,他在接受《小康》雜志專訪時提到,2004年剛到呼市時,城市的建筑面積加起來將近3000萬平方米,之后幾年加起來差不多拆掉了1800萬平方米,相當于換了多半個呼市。
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大召區(qū)塊改造。
一名當?shù)刂槿耸繉ε炫刃侣劷榻B,大召寺是位于呼市玉泉區(qū)南部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建成于公元1580年。過去寺廟周圍有很多上了年代的危舊平房,道路狹小,居住環(huán)境比較差。
2005年,韓志然確立了大召區(qū)塊改造項目,擬將呼市大南街以西,大召寺、通順街以南,鄂爾多斯大街以北的25萬平方米(380畝)范圍內的舊城區(qū)進行整體改造。
在《呼和浩特日報》的報道中,大召區(qū)塊改造是2006年呼市城市建設一號工程,也是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的獻禮工程。
上述報道還特別提到,大召區(qū)塊的拆遷不僅沒有因矛盾和困難拖延遲緩,而且僅僅用20多天就將涉及5000多戶近3萬人的拆遷項目奮戰(zhàn)到尾聲,創(chuàng)造了拆遷史上奇跡般的“玉泉速度”。
“這種速度背后,有多少老百姓的利益是被犧牲掉的?”上述當?shù)刂槿耸客嘎叮笳賲^(qū)塊的拆遷并不像公開報道那樣“和諧”,很多老百姓也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搬離。
此外,在其主政呼市期間,還曾因“短命樓”強拆事件而飽受爭議。
據(jù)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呼市明澤未來城小區(qū)建成剛滿3年,就要被強征拆遷。其原因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在該小區(qū)所處的位置建設一批專業(yè)市場和物流園區(qū),配合市委、市政府“一核雙圈一體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要求。
2011年,曾有明澤未來城小區(qū)居民向內蒙古日報主辦的《北方周末》報反映,幾位被拆遷戶多次經歷過夜半砸門的驚嚇。其中一戶窗戶玻璃被砸碎,第二天便簽訂了拆遷協(xié)議。
該拆遷負責人梁斌還對《北方周末》報記者稱,斷氣、斷電問題確實存在,但這是為了安全考慮。
韓志然的做法,也讓呼市人不由地拿他和老書記牛玉儒做對比。
牛玉儒,出生于1952年,不僅和韓志然同歲,兩人還是通遼老鄉(xiāng)。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起,牛玉儒曾擔任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秘書長,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內蒙古自治區(qū)副主席等職,2003年4月出任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常委、呼市市委書記。
當?shù)囟嗝槿耸繉ε炫刃侣劷榻B,牛玉儒是位注重城市面貌和規(guī)劃建設的官員。
早年在包頭任職時,該市就在他的努力下,榮獲全國園林綠化、住房制度改革、安居工程先進城市和“聯(lián)合國人居中心2000年國際改善居住環(huán)境最佳范例獎的良好范例”等稱號。
在呼市任職期間,牛玉儒也在著力改善當?shù)厥腥菔忻玻绕湓诠珗@開放、城市綠化、興建廣場上花了不少心血。另外,他還請北京某規(guī)劃設計院為呼市發(fā)展編制規(guī)劃。
2004年8月,牛玉儒因病去世。一個月后,韓志然接任呼市市委書記。
“按照以前的設想,呼市要搞許多公園、綠地,商業(yè)也是分成不同片區(qū),分散開的。”上述當?shù)刂槿耸炕貞洠蠹叶加X得,新來的市委書記應該延續(xù)牛玉儒的思路,根據(jù)規(guī)劃實施城市建設,但韓志然并沒有這么做。他到任后,原來規(guī)劃的綠地建了樓房,新建的、合法的房子也拆了不少。
房價
與拆遷伴隨著的,是呼市古建筑受損。
2007年3月,據(jù)《內蒙古晨報》報道,呼市的89處“不可移動文物”古建筑已經所剩無幾。
呼市文物處宣傳科的趙志剛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舊城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沒有了當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這就出現(xiàn)了城市規(guī)劃和文物保護之間的對立矛盾……”
2015年1月,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內蒙古博物館做講座時也提到,“近年來,包括呼和浩特在內的一些城市大拆大建,忽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造成這些城市文化空間遭到破壞、歷史文脈割裂、社區(qū)鄰里解體,最終導致城市記憶消失。”
拆遷還帶來了房價上揚。
2006年6月,新華社發(fā)表了一篇名為《以地生財,地方政府“有形之手”推動房價猛漲》的報道,抨擊呼市政府人為推動房價。
報道提到,2004年,呼市商品房均價為每平方米1600元左右,這引起了一些政府領導的擔心:低房價很難吸引大開發(fā)商,制約了城市建設;偏低的地價也造成房地產開發(fā)商利潤空間過大。
為改變這種局面,呼市在2004年底把土地收儲中心調整為政府直屬機構,開始了“最大宗國有資產”的經營。
上述報道還稱,2005年,在專業(yè)公司的幫助下,呼市通過“招拍掛”出讓土地8000多畝,土地價格從2004年底的每畝30萬元左右提升到50萬元以上,最高達到300萬元。市政府的土地凈收益超過4億元。商品住房平均銷售價格也從2004年的每平方米 1590元陡然升到2005年的2400多元。
幾天后,韓志然在迎接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大慶城市建設媒體通報會上回應,“呼和浩特房價不存在泡沫。”
他表示,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fā)展是經濟快速增長的必然結果,是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必然結果。房價之所以上漲,一是主動性住房需求增大,其次是經濟快速發(fā)展,外來人口增加住房市場需求量大。另外也與過去房價基數(shù)低有直接關系。
此外,呼市市委、市政府還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呼和浩特市房地產發(fā)展情況的幾點說明》,再次強調呼市房地產市場總體上健康有序,不存在泡沫。
事實上,對于自己在城市拆遷改造中面臨的爭議,韓志然不是沒有心理準備。
就像他在接受《小康》雜志采訪時所說的,在對呼市的改造過程中常常被罵得狗血噴頭,但從來沒把這當成一回事。
“我認為自己沒做壞事,只要不做虧心事,不要說鬼敲門,鬼砸門都不用怕。我好像從來也沒有失眠過,我睡得反而更香了。”韓志然曾這樣表示。
王木匠
只不過,一路狂飆中,韓志然和他的黨政班子還是栽了“大跟頭”。
2005年3月,呼市來了一位名叫“鄭澤”的港商,自稱香港金鷹國際集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鷹集團”)董事局主席。
他號稱要在呼市最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建一座“西北第一高樓”——金鷹國際CBD。樓高169米,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投資53億元。
這一“大手筆”立即引起呼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當年就被列為向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的獻禮項目。
為了給“西北第一高樓”騰地方,呼市政府不惜炸掉建成僅4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層指揮大樓。這也導致之后兩年多,呼市公安局辦公場所分散成十幾處。
此外,呼市原政府大樓、龍海商廈、第一人民醫(yī)院保健樓、市公安局的三棟宿舍樓也相繼拆除,港商“鄭澤”在呼市中山西路黃金地段得到了50多畝土地。
但是很快,人們發(fā)現(xiàn)號稱實力雄厚、享受各種優(yōu)惠政策的金鷹集團不但無資注入,還搞起非法集資,所謂的“西北第一高樓”成了爛攤子。
“到后面,政府都開始墊錢墊料幫著他建了。”為“呼格案”作出巨大推動的新華社內蒙古分社記者湯計也是“假港商詐騙案”的主要報道者。
他告訴澎湃新聞,2006年接到舉報線索后,他發(fā)現(xiàn)“鄭澤”不僅涉嫌非法集資,背后還有更復雜的問題,于是寫成內參向上匯報。
在公安部的介入下,真相浮出水面。
據(jù)新華社報道,“鄭澤”原名王細牛,是一個只念過5年小學的湖北木匠。他有6個名字,每個名字開一個公司,娶一個老婆。
所謂金鷹集團,實際是一個無辦公場所、無運營資金、無企業(yè)員工的“三無”皮包公司。幾年時間,他通過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在銀川、呼和浩特騙了17.58億元。
2007年3月,“鄭澤”被警方逮捕,這一驚天騙局也引起社會各界對呼市黨政領導的拷問。
“王木匠的事情,前后3年,一共寫了8篇內參。”湯計告訴澎湃新聞,這些年他在內蒙古寫過不少監(jiān)督類報道,韓志然沒有直接干預,也沒有采取其他手段“對付”。相反,兩人因為工作碰面多次,對彼此也比較尊重。
事實上,多位與韓志然接觸過的人都認為,韓的脾氣還不錯,不是那種飛揚跋扈的官員。被“王木匠”蒙蔽,只能說他有些急功近利,政績觀出了問題。
但也有人提出,“假港商”鄭澤就是韓志然一手招攬來的。作為地方一把手,他理應承擔責任。
2005年,一篇刊登在《經理日報》的報道曾明確提到韓志然對鄭澤的熱情款待。
報道稱,2005年2月下旬,鄭澤到呼市考察時見到了時任呼市市委書記的韓志然。韓當場表示,歡迎他來呼市建一個CBD中心。
2005年3月14日,鄭澤前往北京拜訪了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韓志然,匯報了有關呼市CBD中心的開發(fā)設想,并邀請韓志然和呼市其他黨政領導到銀川實地考察和洽談。
4天后,呼市黨政領導考察團一行12人趕到銀川,考察鄭澤在銀川的投資項目。
那次考察規(guī)格之高令人驚訝。
據(jù)《經理日報》報道,考察團除了有韓志然,還有時任呼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湯愛軍,以及包括當時的呼市市委副書記、市委秘書長、市建委主任、市規(guī)劃局局長、回民區(qū)區(qū)委書記等相關領域的主要黨政負責人。
韓志然把這次考察形容為“黨政傾巢出動”。他表示,“這個項目我們想搞,但搞不了。我們就是想找一位像鄭總這樣有實力、有事業(yè)心、有魄力、有風格的企業(yè)家。今天聽了鄭總的介紹,我們放心了。我們雙方的決心都很大,一切都想到一塊了,我們認準鄭總了!”
湯愛軍也緊跟著支持,“CBD中心建立起來,可以提高呼市的對外形象和城市品位,市委、市政府各部門一定要協(xié)調好這個項目。”
班子成員
多年以后,當年意氣風發(fā)的人陸續(xù)黯然退場。
一名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透露,“王木匠”之后因合同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服刑期間病死獄中。
2014年8月16日,已從呼市市長崗位退下4年的湯愛軍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13天后,內蒙古供銷合作社聯(lián)合社理事會原主任薄連根因玩忽職守罪、受賄罪,被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緩。
緊跟著,2014年9月10日,時任內蒙古自治區(qū)農村信用聯(lián)合社主任、黨委副書記武文元落馬。
彼時,韓志然已是第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黨組副書記。他從2011年12月起,就不再擔任呼市市委書記。
梳理這4人公開履歷,會發(fā)現(xiàn)他們此前均有交集。
湯愛軍出生于1950年4月,內蒙古突泉縣人。他和韓志然第一次成為“上下級”是在1998年。當時,湯愛軍正在擔任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黨組成員,韓志然從巴彥淖爾市調入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擔任秘書長。
兩年后,湯愛軍成為內蒙古自治區(qū)經貿委副主任、黨組成員,自治區(qū)國防科工辦主任,之后又調任呼倫貝爾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韓志然隨后也前往包頭、烏蘭察布盟任職。
兩人再次“搭班”是2005年。
這年1月,韓志然出任呼市市委書記不到半年,湯愛軍也回到呼市,擔任呼市市委副書記、市長。
一名熟悉兩人關系的知情人士稱,從表面看,韓、湯兩人關系不錯,工作上也互相支持配合。2010年4月,湯愛軍辭去呼市市長后,還擔任過一段時間的呼市慈善總會會長。
2016年1月,湯愛軍被移送司法。內蒙古紀委對其的通報表述為:經查,湯愛軍違反廉潔自律規(guī)定,收受禮品禮金;利用職務便利和影響,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已構成嚴重違紀,并涉嫌違法犯罪。
被判處死緩的薄連根也曾是韓志然的“班子成員”。
他出生于1954年2月,呼市下屬的和林格爾縣人,曾擔任內蒙古自治區(qū)交通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烏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長,烏海市市委常務副書記等職。
2006年10月,薄連根出任呼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在此期間,他還是呼市土地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具體分管呼市土地收購儲備拍賣中心、土地前期成本審核小組等重要部門。
2010年5月,薄連根被任命為內蒙古供銷合作社聯(lián)合社理事會主任。雖然級別從副廳變?yōu)檎龔d,但相比呼市市委常委、副市長的職務,這一變動還是被外界普遍認為“明升暗降”。
2013年6月,薄連根因涉嫌玩忽職守罪、受賄罪,經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決定逮捕。
2014年5月,包頭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指控薄連根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3897.4031萬元、美元9萬元、歐元0.5萬元。
3個月后,薄連根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據(jù)《華商報》報道,一審宣判后,薄連根當庭提出上訴,并大喊“我有話要說”,話音未落就被法警羈押出門。這一細節(jié),也給外界留下無限遐想。
薄連根、湯愛軍出事后,緊跟其后的是曾任呼市市委常委、副市長的武文元。
武文元出生于1962年,早年在內蒙古當?shù)馗咝H温殻?001年9月出任呼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2008年1月,武文元進入呼市市委常委之列,同時擔任呼市副市長,分管工業(yè)經濟、信息化等具體工作。
2010年10月,武文元調至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擔任盟委委員、副書記,這次變動也被許多人視為遠離權力中心。
2012年5月,武文元回到呼市,出任內蒙古自治區(qū)農村信用社聯(lián)合社黨委書記。一年后,他又被調整為內蒙古自治區(qū)農村信用社聯(lián)合社主任、黨委副書記。
2014年9月,武文元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最高檢官網(wǎng)隨后發(fā)布消息,日前,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決定,依法對武文元涉嫌受賄犯罪立案偵查。
副書記之死
一屆班子成員,三個市委常委相繼被查,這對韓志然而言,多少會有些無形壓力。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昔日的搭檔中,還有兩名市委副書記非正常死亡。
據(jù)新華社報道,2014年9月8日晚10時許,呼市原政協(xié)主席張彭慧在其辦公室內割腕自殺,警方趕到時,張已身亡。
出生于1954年的張彭慧是內蒙古赤峰人。上世紀80年代起,他在赤峰先后擔任過市委辦公室秘書、市委副秘書長、林西縣委書記、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等職。
2000年9月,張彭慧從赤峰調到呼市,先后擔任呼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第一校長等職。2008年1月,他出任呼市政協(xié)主席,2013年1月卸任。
多名呼市當?shù)厝耸繉ε炫刃侣劮Q,張彭慧為人低調,做事也比較沉穩(wěn),自殺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不過,從自殺時間看,當天正值中秋節(jié),此前湯愛軍落馬、薄連根一審宣判。在張彭慧死后兩天,武文元接受調查。短短一個月內,同一屆領導班子中兩人落馬、一人被判刑、一人自殺,時間上相當“湊巧”。
而據(jù)《華商報》援引內蒙古紀檢部門知情人士的說法,有關部門2014年在調查當?shù)囟嗝賳T情況時,都找過張彭慧了解情況,原因是這些事或人,都和張或多或少有關聯(lián)。
張彭慧并不是韓志然班子成員中第一個非正常死亡的官員。7年前,時任呼市市委副書記王志平被槍殺一事曾震驚全國。
據(jù)多家媒體公開報道,2008年2月5日下午4時,王志平在辦公室被槍殺。行兇者為呼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分局原局長關六如。
案發(fā)時,王志平辦公室還有一名女稅務干部,該女士一同被槍殺。關六如殺死二人后,飲彈自盡。
2008年2月15日,《呼和浩特日報》頭版刊登訃聞證實此事。同一天,內蒙古自治區(qū)民政廳作出批復,追認王志平為革命烈士。
在當時的輿論環(huán)境中,外界除了認為王志平被追認為烈士有些操之過急外,關六如為何行兇更是關注焦點。
據(jù)《華商報》、《財經》報道,此前的2007年10月,關六如被免去局長職務,雖保留了局長待遇,但名分上為“副處級偵查員”。
內蒙古公安廳在一份通告中指出,關六如被免職與2004年的一次受處分有一定關聯(lián)。那次處分是因為關六如辦錯了案,被呼市紀委和監(jiān)察局給予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當時的呼市紀委書記就是王志平,王主持召開了對關六如處分的會議,簽發(fā)了對關六如的處分決定。
因此,在呼市官方結論中,關六如殺人被定性為“報復殺人”,即在局長一職被免之后,對王志平懷恨在心。
與此同時,媒體在深入調查后,還給出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呈現(xiàn)。
比如《財經》在最早報道該案時援引了當?shù)胤婚g傳言,關六如行兇源于買官不成,遂起殺心。
《華商報》也提到了消息人士的說法,案發(fā)前,關六如曾在辦公大樓六層遇到韓志然,當時還和韓打了招呼。
上述兩家媒體還提到,關六如死前留有一份遺書,表達了自己被免職的不滿。遺書還附有一份列表,詳細記錄了十多年來曾跟他有過經濟往來的人名。
2008年2月27日上午,以韓志然為首的呼市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xié)四大班子領導齊聚呼市殯儀館,為王志平舉行追悼會。
隨后,呼市原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崔海威因對關六如長期持有槍支情況不了解、不掌握,受到行政降級處分,由行政十四級降至十五級。
2015年7月,呼市一名消息人士向澎湃新聞提供了另一個說法:關六如被免職是因為受到排擠,最后才憤而殺人。行兇前,他曾多次向市領導反映情況,但沒有實際作用。
“一個公安分局局長反映情況都這么難,何況是老百姓?”上述消息人士透露,關六如能力突出,被免職前一個月還因在“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慶典活動”安全保障工作中有突出貢獻,榮立個人二等功。
該消息人士認為,這一事件也說明呼市當時的領導工作方式不當,如果能早點重視、化解矛盾,悲劇也不會釀成。
政商風波
如今,距離王志平被殺已過去多年,內蒙古政商兩界仍風波不斷。
據(jù)澎湃新聞不完全統(tǒng)計,2012年以來,該地區(qū)超過20名副廳級(包括副廳)以上官員出事。
其中,自治區(qū)黨委原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原部長王素毅,自治區(qū)原黨委常委、自治區(qū)原政府副主席潘逸陽,自治區(qū)政協(xié)原副主席趙黎平,自治區(qū)政協(xié)原副主席韓志然4人為省部級官員。
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公開報道普遍認為潘逸陽的貪腐問題出在此前任職江西期間。但潘2010年10月就調到內蒙古擔任自治區(qū)黨委常委,落馬時在內蒙古工作已有4年,在此期間的問題同樣值得深究。
官場地震還蔓延到內蒙古金融領域。
2014年9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qū)農村信用社聯(lián)合社主任武文元落馬當天,時任內蒙古金融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坤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
王振坤早年曾任呼和浩特商業(yè)銀行副行長、呼市金融辦主任、呼和浩特投資公司董事長等職。被查時,他同時還兼任內蒙古乾坤金銀精煉有限責任公司(隸屬內蒙古金融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4年10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內蒙古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姚永平以涉嫌受賄罪、違法發(fā)放貸款罪決定逮捕。
此前的2014年6月20日,姚永平的前任、內蒙古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成林因涉嫌重大職務犯罪被立案偵查并采取強制措施。隨后,他以涉嫌受賄罪被逮捕。
涉及到呼市層面,除了湯愛軍等市級領導外,呼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金川工業(yè)園區(qū)原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白海泉、呼市規(guī)劃局原局長王超平、呼市發(fā)改委原副主任劉世君也均在2014年下半年被查。
官員的“倒下”,也直接影響了商界大佬。
據(jù)澎湃新聞多方了解,去年夏天,位于呼市的內蒙古巨華房地產開發(f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巨華集團”)總經理王巨團已被有關部門帶走。
巨華集團是呼市本土房地產領域的龍頭企業(yè)。企業(yè)官網(wǎng)介紹,該公司發(fā)展超過33年,曾先后墊資建設呼市公安局看守所、交警車輛管理所、新城區(qū)政府辦公樓、新城區(qū)第三干休所、新城區(qū)公檢法辦公樓、賽罕區(qū)政府辦公樓、賽罕區(qū)市民服務中心等政府機關單位。
一名接近巨華集團的知情人士透露,王巨團被帶走前后,王巨團的哥哥、巨華集團董事長王國斌也多次被問話,目前該集團各項業(yè)務處于半停滯狀態(tài)。
今年1月,呼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決定:許可對市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張占奎采取強制措施。
張占奎原為呼和浩特眾環(huán)(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去年8月退休。該企業(yè)前身為呼和浩特機床附件廠,是國內機床附件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也是呼市當?shù)卮笮蛧蟆?/p>
而在更早的2012年6月,王振坤的前任、內蒙古乾坤金銀精煉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乾坤金銀”)原董事長宋文代被抓。
公開資料顯示,宋文代早年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工作,之后下海經商,成為乾坤金銀的老總。該企業(yè)曾是中國人民銀行金銀精煉定點企業(yè),主要發(fā)跡地就是呼市。
2012年10月,宋文代因貪污、挪用公款被判死刑。10個月后,內蒙古高院做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一審死刑判決,并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2015年6月,在最高法遲遲未做出核準宋文代死刑的裁定時,《財經》曾援引多名權威消息源稱是宋文代舉報了韓志然。
5個月后,據(jù)《京華時報》報道,宋文代案有了新的進展。最高法認為,該案認定的部分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不核準內蒙古高院維持一審死刑的裁定,并撤銷該裁定,發(fā)回內蒙古高院重審。
宋文代案是否真的與韓志然有關,官方并未出面證實。
在多名熟悉呼市政情的人士看來,無論是誰牽出了韓志然,在風雨飄搖的內蒙古官場,他很難完全不受牽連。
“他一直在內蒙古任職,最近10年都在呼市,人脈和資源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多名熟悉呼市政情的知情人士看來,這些被查的官員或商人稍微交代一點,對內蒙古官場的影響都可能是巨大的。
相比外界種種說法,韓志然顯然心里有數(shù)。
2015年7月7日下午,他出現(xiàn)在呼和浩特市民體育中心保齡球館。
當時距離他被免職已過去半個多月,官方仍未宣布進一步處理結果。呼市官場流傳著韓志然將被降級并留黨察看兩年的說法,也有人言之鑿鑿稱,他已被帶走調查。
韓志然用現(xiàn)身回擊了謠言。
在開放的保齡球館大廳,他和友人切磋起了球技。他的保齡球打得相當不錯,出手總能一擊全中。一個多小時里,韓志然表情輕松,偶爾開懷大笑,完全不像一個正處于風口浪尖的官員。
一名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透露,早在2014年夏天,呼市官場就傳聞有關部門在了解韓志然的情況。2015年3月,全國“兩會”結束后,身為全國政協(xié)常委的他沒有正常隨團返回呼市,外界再添幾分猜測。
如今,降級之說坐實,韓志然的仕途往事就此告一段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