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編制”究竟有多香?
為了考編,年輕人去殯儀館上班了 原創 燃財經工作室 燃次元 收錄于話題#考編,1#年輕人,1#小酒館,50#新發現,218

燃次元(ID:chaintruth)原創
燃財經出品
作者 | 曹 楊 張 琳 杜曉玲 閆俊文
孔月昕 趙晨希 馮曉亭
編輯 | 謝中秀
近日,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的浙江理工大學碩士生郝治偉,選擇回家鄉當公務員消息在社交媒體引起熱議。8月23日,郝治偉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確認:目前已入職安徽省宿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對此,有網友表示,職業選擇是個人自由,學術論文是科研貢獻,值得贊揚。但同時也有網友表示不解,覺得是“人才浪費”。更有網友調侃到,“歸根結底,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編制”究竟有多香?北京的安妮就告訴燃財經:“前幾天和朋友聊到半夜,她告訴我她還在刷題,因為想考編。后來一想,身邊的確有好幾位朋友在準備考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
在很多人看來,與互聯網公司動輒996、007,高強度快節奏的工作相比,編制內有著環境好、強度不高、加班少的顯著優勢。尤其是2020年疫情來襲,有不少小伙伴直接體驗到了“上著上著班公司破產了”或“上了半年班沒拿到工資”的慘遇。于是,與編制固定搭配的“穩定”就顯得更加至關重要。
國考招考數據顯示,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審核通過人數超140萬,招考職位13172個,招錄人數25726人,平均競爭比例39.5:1,熱門崗位競爭比例高達3000:1。9月即將到來,每年慣例的事業單位秋招也將拉開帷幕,預計又將是一番激烈的爭奪。
為了增加“上岸”成功率,一些“冷門”崗位成為了考生們眼中的香餑餑。在知乎“政府有哪些比較冷門的部門,實際卻很高大上?”的帖子下面,有169個回答。網友先后分享了自己在地震局、氣象局、防范辦(國務院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辦公室與中央防范和處理邪教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殘聯、提名人防辦(全名國家人民防空辦公室)、老干部局等等聽起來與年輕人格格不入的職業。
從事公考招錄工作8年、ID為“公招技術員”的網友表示:“在縣一級,比較高大上的說不上,但是冷門的確不少,比如縣工業聯社。(這個單位)到底有多冷?這么說吧,它開會的時候都不夠一人一張凳子,大家是輪流上班的,平時沒啥工作,辦公桌基本不用,桌面都是灰塵。這個單位有些地方已經沒有了。除此之外(冷門的單位)還有縣黨史辦、縣供銷聯社、團委、婦聯、文聯、民語辦、檔案館等。”
2020年7月,一檔揭秘國內30多個不為人知的冷門專業的紀錄片《我是XX生》走進了大眾視野,也讓人看到了年輕人在就業選擇上的多樣性。該節目總制片人在對外解釋影片名字的由來曾說道:“沒有一個詞能夠代表這一代年輕人在專業選擇上的多元性,干脆用‘XX’來替代,它存在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本期小酒館,我們和一些努力考編的小伙伴聊了聊,他們當中有的人為了“成功上岸”選擇了考取“不好為外人道”的殯儀館崗位;也有人去了老干部局,每天思考最多的就是趣味運動會怎么讓老干部們不要扭了腰;還有人去了畜牧站,為老鄉的雞、鴨、羊看病、配藥……
而對于年輕人來說,無論是成為大廠螺絲釘、在科研崗位發光發熱,還是走向編制,都是自由的選擇。時代瞬息萬變,大廠的光環可能會褪去,“鐵飯碗”也不再堅固,唯一能做的是做好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
因為事業編,我考去殯儀館上班
嚴晃 | 27歲 殯儀館管理人員
我很少會和身邊親友談論我的工作,畢竟“殯儀館”這幾個字對大多數人而言“不太好聽”,但以我工作幾年的從業者角度來說,雖然不太好聽,但這份工作確實不錯。
我是2017年報考的現單位,報考理由無外乎是,只有殯儀館工作崗位的招聘條件,在當地的事業單位統一招考公布的那么多崗位招聘中最寬。
當時我大四準備畢業,原本的計劃是考研究生。但很遺憾,研究生考試落敗了。于是考編成了次之的選擇。而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距離考試已經沒幾個月了,所以一番衡量之下,“冷門”的殯儀館崗位成為了我的目標。
記得我報考那年,這個崗位只需要大專學歷就可以報名,但還是要簽訂5年服務期的工作合同。不算苛刻,但也并不是完全沒有門檻。然而,考試的情況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這個我以為冷門的崗位,競爭依然非常激烈,3個崗位有將近100個人應聘。
幸好最后我還是通過考試和面試成功上岸。事實上,殯儀館的崗位和大家印象中直接接觸遺體的“遺體整容師”、“火化師”不同,也有一些文職崗位,比如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工勤技能崗等等。我最終考入的就是殯儀館管理崗位,主要是負責行政管理工作,還會負責一些購銷業務。
在收入方面,這幾天殯儀館搬遺體“日班800元/天”、“夜班1600元/天”的圖很火。但這些都是外包公司發的招聘信息,和我們沒關系,這些工作也不是長久的,就是個日結工作。我們的工資自然沒有這么高,只是保持在事業單位的中等偏上水平,但關鍵勝在穩定。

圖 / 殯儀館招工圖片
來源 / 網絡
現在我在這里上班也快滿原定的5年服務期了,但我不會選擇離開,畢竟現在跳出去再回來就沒可能了。這幾年招聘的要求越來越高不說,編制也在逐步取消,管理崗是一個蘿卜一個坑,而一線崗位基本都招的合同工。
對于現在這份工作,我挑不出什么過錯,只不過別人在得知我在殯儀館上班后,都會有意遠離我。也因此,我媽拜托周圍親友幫忙給我介紹相親對象的時候,對方一聽我在殯儀館工作,好些親友都不往下接話。
我爸媽雖然覺得我有一份編制工作,挺滿意的,但也著急我的婚姻大事,畢竟在老一輩印象中干這行的太過“晦氣”,基本沒人愿意為在殯儀館工作的我介紹對象。
但我覺得這是大部分人的刻板印象而已,先不論我并非一線崗位從業者,即便我在一線崗位工作,我也覺得能給予每位逝者最后的尊嚴,這份工作是值得被尊重而不是被另眼看待的。關于我的婚姻大事,我只希望我另一半是一個真正理解殯葬這一行的人,所以我也不太著急。
考進畜牧站
每天給老鄉的雞、鴨、羊看病
李元丨29歲 畜牧員
高考報志愿的時候,因為“學業不精”,我被調劑到了動物醫學專業,未來一眼望得到頭,就是大家口中的“獸醫”。
現在城市里的人們可能覺得寵物醫生很好,每天跟可愛的動物打交道,可能工資還很高。但事實上我們身在其中完全不這么想,全班12個人,畢業之后有一半的人選擇了考研考博甚至出國深造,還有家境富裕的直接在家鄉開了寵物醫院。
但是我對專業十分抵觸,所以畢業后沒有選擇繼續深造,同時也沒有條件去自己開一家寵物醫院,考公似乎成了唯一的“捷徑”。
當時恰好我們家有人聽說,隔壁市農業局的畜牧站有了空缺,父母也希望我回去,我就立刻報名參與了考試。
不過,在同學眼里,畜牧員并不是什么好工作。每天做的事,就是和鄉下的豬、牛、羊、雞、狗打交道,這在我們同學看來,是我們專業最沒得選擇的選擇。而身邊的朋友也這么認為,“在外面上了大學,去鄉下給豬看病去了。”
但我并不這么想,在我看來,只要能夠成功上岸,什么工作都是好工作。

值得慶幸的是,雖然我的專業在找工作上并不占優,但畜牧行業的編制由于專業限制,對我這種專業對口的人來說,在筆試面試環節都有很大優勢。事實也證明這個選擇非常正確,相比其他崗位地激烈競爭,當年我可以說非常輕松地戰勝了其他競爭對手,成功上崗,成為了縣城下轄鄉鎮畜牧站的一名畜牧員。
最開始,考公是我的“庇護所”。考上之后,我也的確得到了編制的“鐵飯碗”,而且由于很少有老鄉會上門來跟我們畜牧所求助,所以我也每天過上了“朝八晚五”的清閑工作生活。
然而有一次高中同學聚會,看著酒桌上光鮮靚麗、在大城市打拼的同學們,我突然不敢說出我的工作,畢竟大學學“獸醫”已經被很多人嘲笑過了,有同學問我我也打著哈哈說自己在家考了公務員。
但隨著“扶貧工作”落到每個部門的頭上,“朝八晚五”被打破,我也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并逐漸跟自己和解了。在扶貧工作要求下,我需要每天“下鄉”,并且負責禽家畜的發放,帶領村子的貧困戶通過農戶養殖“脫貧”。
一開始我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負責的事情有多重要。直到有一天,老鄉突然來到畜牧站,一臉焦急地問我:家里的雞鴨突然生病了,有的老鄉家里的雞鴨已經死了很多只了,怎么辦?對于很多老鄉來說,這可能是他們今年最大的一筆收入。而當時正值雞鴨養得半大,馬上就可以收獲的時候。此時出問題,可能意味著之前的辛苦和努力都白費了。
于是我開始挨家挨戶上門給動物看病、配藥,甚至拿出了大學期末備考的勁頭,每天往返縣里的畜牧局和老鄉家里,去跟站里的老同志請教經驗,看書學習知識。
所幸,這次家禽疫病很快得到遏制,面對老鄉們淳樸地道謝,我突然感受到了“獸醫”工作的價值,以及我這個專業對于農戶養殖扶貧的重要性。我開始更加積極地學習,并根據我們那的地區特色,跟領導申請在我負責的村子里進行了科學養羊的試點。
試點工作開始之后,半年多時間我幾乎住在了村子里,每天操心的都是這一百多頭羊,最終的成果確實還可以,雖然平攤下來每位養殖戶們拿不到多少錢,但重要的是,這給了他們看到了自己脫貧的希望。而我的試點,在后續也得到了全鎮推廣,雖然我跟同事們都更忙了,但是覺得過得無比充實。
前年我還被評為鄉里的“扶貧標兵”,跟其他同事一起在縣里受到了表彰。原本我抵觸不已的“獸醫”專業,竟然有一天能起到這么大的作用,突然覺得一切都有價值。
考到冷門的老干局
老干部們爭相給我介紹對象
李翠佳丨25歲 公務員
我是2019年“上岸”的。當時我剛大學畢業,不知道做什么好,于是在一家團建公司做活動運營的實習生。偶然間看到事業單位招聘,翻來翻去只有一個老干局的崗位可以報,于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名并參加了考試,但沒想到最后竟然考上了。
我入編以后,我的同學都很驚訝,在他們看來,老干局的工作,天天和老人打交道,會讓自己都變成“老人”,失去年輕人的朝氣。而實際上,在工作以后,每次同學聚會,我確實也很難和那些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同學聊到一起,他們說的那些潮流話題,我基本上跟不上節奏。
老干局是一個清閑單位,主要負責離退休干部工作政策的制定和宏觀指導,包括落實離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發揮離退休干部的作用等。
說得通俗易懂些,就是照顧好老干部的老年生活。所以我的工作也非常瑣碎,每天早上9點到單位,開始處理老干部來信來訪,還有一些文字編寫、生活管理之類的工作。另外比較值得一提的就是宣傳老干部發表的詩集、書法、繪畫、攝影作品,以及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老年人趣味運動會等。

我身邊有同樣考進公務員系統的同學,他們在發改委、住建部工作,對時事侃侃而談,做的工作在周圍人看來,“干的都是大事”。而我每天工作思考的重點就是“下周的趣味運動會選什么項目才不會扭到老干部的腰”,心里的落差其實非常大。有時候活動策劃得好也會受到表揚。但這又有什么意義呢?總歸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
但我的家里人并不這么認為,自從我考上之后,他們就覺得我拿到了“鐵飯碗”,以后不僅吃穿不愁甚至連男朋友都不用著急,肯定會有人主動找上門。
事實也證明了我爸媽的先見之明。只是“男朋友會有人主動找上門”并不是因為我的公務員身份是相親市場上的“香餑餑”,而是單位負責的退休干部們會給積極我介紹對象。到這里兩年,老干局里的王阿姨、張奶奶都給我介紹過對象。上上星期李叔叔還給我說他兒子長得帥,能掙錢……但我來這兒真不是來找男朋友的啊。
我雖然不想成為女強人,但也想在事業上有一番作為。但目前的職位并不能讓我實現這種理想。只是如果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肯定就是違背了父母的意愿。現在的我,真的很矛盾。
當了圖書管理員
不是在當搬運工就是在打掃衛生
淼淼 | 28歲 圖書管理員
我是在做了兩年幼師之后,選擇走進體制內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幼師太累了,而且還要面對很多提出和教學無關要求的家長,實在難以忍受。
再找工作的我目標很明確,就是要考進體制內,每天喝茶看報。也是在這個時候,我一個叔叔和我說,我們這邊的圖書館(區級)在公開招聘,而據其了解到的信息,招聘的崗位大概率是童書區的管理。
我當時一聽就覺得這個職位太適合我了,每天就只需要坐在電腦前錄入借書、還書,愜意得很。不過,我身邊的朋友聽我要考圖書管理員,都表示很不理解,“這不是大爺大媽們干的活嗎?”
但我并不在乎他們的看法,在我看來,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只需要天天呆在空調房里,又清閑又舒服。考上之后,我才知道,這和我當初對這個職位的想象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事實上是瑣碎事情不斷的崗位,清閑完全不搭邊。
我們這個圖書館是分級比較明確的,所以我也就只負責兒童讀物,包括嬰幼兒繪本、小學生課外讀物等。每天的工作就是白天需要和來借書、讀書的家長和孩子溝通書的擺放位置,還要囑咐他們從哪拿的再放回哪里。

但你又不能過多的和他們強調圖書擺放這個問題,因為會起爭執。有一次我記得有個媽媽帶著四五歲的兒子過來。按照年齡他們應該去繪本區,可是這個小男孩兒非要去高年級的課外讀物區,拿了很多本書放在桌子上。我見狀就上前和他講道理,誰知孩子媽媽在圖書館大聲和我嚷嚷,說我和一個孩子較勁。我當時真的很無奈,但我又不能和她吵。
除此之外,有很多人不太會用圖書管理的檢索系統,這個時候我們還需要去充當免費的培訓師,告訴他們這個系統應該怎么用可以更方便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書。
但不管怎么說,這些還都是和書關系比較緊密的工作,相對來說很符合圖書管理員的氣質,但卻不是管理員的全部工作。圖書管理員還要負責搬運新書、清理自己負責區域的衛生,包括擦桌子、掃地。如果碰上“讀書月”或讀書活動,還要會寫宣傳稿、做簡單的海報。
這么說吧,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圖書管理員這個工作是外界對編制內工作輕松無壓力誤解最大的崗位。不過,我還是會堅持,畢竟,有編制確實挺香的。
為了“上岸”
考入薪資減半的應急管理局
莉莉丨28歲 某市應急管理局科員
大學畢業那年,費了千辛萬苦,我才考入了一家國企單位。
說“千辛萬苦”,一是因為我大學學的是地質工程類專業,本就不好找工作;二是在應聘時,因為是國企所以競爭也很激烈,我能成功獲聘,也全是因為之前招的男生,因工作環境艱苦臨陣脫逃、爽約了,才把我補上的。
國企跟我的專業相匹配,也是地質領域的。于是工作之后,跑野外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工程項目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幾乎全年在外漂泊。如果工程項目所在地風景優美還好,如果在荒郊野嶺,待幾個月,感覺真是生不如死。
很快一年半后,我就被一眼望到頭、枯燥且辛苦的工作折磨得有些精神抑郁,再加上部門同事之間競爭有點激烈,精神壓力較大,我向單位遞交了辭職信。辭職后,我消沉了一段時間,那段時間我一直在思索,何去何從。作為地質專業本科生,想要真正做出成就,還是需要考研、讀博士,但我本身對這個專業不感興趣,并沒有繼續深造的動力。于是,在家人的建議下,我決定考公務員。

遺憾的是,第一年準備工作經驗不足,再加上專業限制,崗位選擇有限,綜合考試沒過。第二年,我把目標調低,選擇了西北老家市區的應急管理局事業編,還報了專業輔導機構,最終我順利通過考試,進入市應急管理局工作。
應急管理局屬于比較冷門的系統,被人調侃為“背鍋局”,與環保、城管、市監一起并稱“四大法王”,主要負責、應對一些突發、緊急事件,并采取相應措施挽回損失,涉及工作比較多,比如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等,很多人不愿意考這個“倒霉”系統。
而且在家人看來,應急管理的工作,肯定需要隨時待命,以處理突發的應急情況。“這個工作是不是很危險?你一個女孩子去這樣的崗位,合適嗎?”
但實際上,應急管理局忙碌情況分部門,也分所在地域。安全生產科室的同事可能需要經常外出檢查,各種報表、文件、值班,沒有節假日非常忙碌。但我所在的科室比較清閑,領導也比較照顧女生。
雖然在應急管理局,相比于之前單位的薪資,基本上減少了一半。但事業編穩定,坐辦公室比較多,不用經常跑野外。對于我而言,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歸宿”,對于這個結果我很滿意。更重要的是,我也有更多的時間提升自己,我打算跨專業再修一個研究生學歷,閑暇時磨練出一技之長。
調解員不是和稀泥,也可以很專業
李夢 | 28歲 基層司法所調解員
我是名心理學專業研究生,2018年考進了基層司法所,成了人民調解戰線上的一名“新兵”。
之所以選擇進入體制內,主要是不想讓父母太操心。所以當時看到有司法所招聘心理學崗位的時候,我特別開心,想著可以將自己所學專業與工作有機結合,既滿足了父母的期許,又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專業。
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我真正考進司法所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一盆盆冷水澆了下來。由于年紀小,調解對象經常對我產生質疑。“小姑娘,你都沒結婚怎么懂夫妻關系?”“這樣的事,你都沒經歷過,你懂什么?”面對調解對象無理的質疑,盡管我很生氣卻無力反駁。
而且,由于缺乏實戰經驗,面對一些瑣碎的矛盾時,我經常手足無措,毫無能力應對。經常性的都是我自信滿滿的前去調解,最后被懟的啞口無言,然后由我師父一個人完成。因為這個,我哭過很多次。
“鄰居把垃圾倒在我家門口”、“樓上走路吵到我休息了”……瑣碎的家長里短引發的矛盾糾紛,僅靠解讀法律條文來化解,根本行不通,這令我十分沮喪。有時調解進行到一半,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突然情緒失控,單純的口角之爭,搞不好就會演變成全武行,這時的我卻手足無措。

這些經歷讓我一度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這項工作。甚至有一次,一場糾紛發生在殯儀館,因為要調解糾紛,我直面了冰冷的尸體,那次我直接被嚇病了。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為了一個“編制”就這樣過完職業生涯。
就在我內心充滿糾結的時候,一次失獨糾紛調解,終于使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那次的調解對象是一位剛失去兒子的母親,她緊緊環抱著孩子留下的娃娃一言不發,我走了過去,坐在她身邊,同樣也沒有說話。10分鐘過去了,這位母親開始自言自語,并主動拿出手機,給我看兒子的照片,“你看,這是我兒子,特別可愛……”她自顧自地說著,而我始終安靜地聽著。過了一會,她突然問我:“你是心理咨詢師嗎?”“我是學心理的,你怎么知道?”“因為你給我的感覺不一樣。”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逐漸找到了感覺,運用心理學中的技巧,讓當事人家屬打開了緊閉的心扉,與當事人建立了信任關系。其實在工作中,不止一次有人問我:“你學歷這么高,卻來基層司法所當調解員,不覺得屈才嗎?”“調解這種家長里短、婆婆媽媽的事,你們讀書人搞得定嗎?”
技術含量低、日常瑣碎,是大家對調解工作的刻板印象,熱心腸、和稀泥、和事佬是大家對調解員的刻板印象,而我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行動向他們證明了,調解工作也可以很專業。
想方設法考上獄警
相親時對方問我有無心理疾病
楊光丨28歲 監獄獄警
獄警這個職業,對于大家來說可能比較神秘和陌生。
我是2015年考上我們市某監獄獄警的。當年我大四,父母堅持讓我考體制內,但我的大學成績不能算好,對政治理論課也不感興趣,即使聽從了父母的建議去考,也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我買了號稱“包過”的考公輔導。
這所考公機構在搜遍了整個市所有的公務員崗位,否定了民警、電視臺主持人、綠化管理等崗位之后,給我選擇了獄警。實際上,我對獄警的工作也并不熟悉,和很多人一樣,在我看來,這個崗位天天和罪犯在一起,工作時間長,強度也大,并不是什么好的選擇。
但這個崗位還是很火的。我記得我考那一年,考錄比是80:1,這在我們那個三線城市還是很激烈的。最后,在機構的輔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我順利通過了考試,成為了一名獄警。
成為一名獄警后,我才知道,這份工作真的太機械了,時間長不說,節奏也非常緊張,基本沒有太多自己的時間。
最近某些明星被抓,也帶動了大家對監獄的關注。之前就有一個監獄作息時間表流傳在網絡。另外大家對監獄的了解可能更多來源于電影。其實相較于電影中的混亂和刺激,實際上的監獄是非常機械的,一切都是鐘表式的、安排好的,除了擰緊發條(加班)就是再擰緊。
我們的時間就是完全按照既定的時間表來的,我們工作的機械式,從那個監獄作息時間表也可一窺。
當然,這個工作也并不全無是處,我的工作崗位就是在監獄內執勤,巡視、監管犯人勞改、思想學習教育等內容,比較雜但也不算累。同時獄警的福利待遇蠻好的,各種補貼不少。

最大的問題還是心理上的——失眠,以及長時間的加班、倒班,沒時間陪家人。
印象最深刻還是我相親的兩個對象,相親的過程中她們一直問我“有沒有什么心理疾病”、“一周有幾天可以陪她們”。我解釋,我們也是很正常的,內部也會有很多娛樂活動。她們的父母表示滿意,畢竟是公務員加警察。但她們好像似乎很難接受。
自然我目前還是單身。也許只要還待在這個崗位上,這個問題和偏見就會一直跟隨著我們。
*題圖來自于視覺中國。文中安妮、嚴晃、李元、李翠佳、莉莉、淼淼、李夢、楊光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你會為了編制去考取旁人不理解的崗位嗎?
原標題:《為了考編,年輕人去殯儀館上班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