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上海六千多個舊衣回收箱的利益鏈:以公益為名每月或獲利百萬

澎湃新聞記者 查樂
2016-01-27 11:36
來源:澎湃新聞
? 浦江頭條 >
字號

【引言】

近年來,在上海的不少居民小區內,出現了諸如“大熊貓”、“綠房子”之類的廢舊衣物回收箱,不少市民都會將自己不再需要的二手衣物放進回收箱,這些回收箱往往還打著“公益”或“政府實事項目”的旗號。在采訪中,大部分市民表示,“把自己不需要的衣物拿出來扔到回收箱里是市政府倡導垃圾分類的一種方式,這些衣服扔到里面也比較放心,不會被其他人胡亂利用。”

不過,事實并非如此,其中有些箱體已經被走街串巷收垃圾的小販承包,導致舊衣物直接流向二手市場或焚燒爐,不僅傳播疾病、污染環境,還跟政府倡導的垃圾分類背道而馳。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經過連日暗訪,發現廢舊衣物回收箱存在諸多問題:一個連廠房都沒有的公司如何成為廢舊衣物回收公司?為何有些小區同時放著兩個不同公司的回收箱?有些箱子印著“市政府項目”字樣,遭到相關部門否認……

1月21日,由上海市民提供的一份空白項目合作協議和2張發票,揭開了廢舊衣物回收領域一些鮮為人知的“領域”。

上海虹口區一住宅小區內的熊貓廢舊衣服回收箱。高劍平 澎湃資料

亂象一:小販的秘密:每個箱體月租60元,最多可賺90元

兩家公司其實是一家

浦東新區唐陸公路福易家超市對面的小路上,車輛一過塵土飛揚,污水直接排進河內,發出陣陣刺鼻的味道。一個占地幾百平米的簡易廠房內,曹某某正把收購而來的廢舊衣物卸下車。這邊一堆牛仔,那邊一堆毛衣,幾個婦女忙活著將夏季衣物和秋冬季衣物分類,孩子們在旁邊跑來奔去,偶爾拿起舊衣物做道具,扮演電視劇中的人物。給廢舊衣物分類讓他們把工作和家庭生活綁在了一起。

曹某某只是租下這個倉庫的五名承租人之一,五人均來自河南,彼此間非親即故,來滬已十多個年頭。曹某某算子承父業,他的父親曹某至今還活躍在收購廢舊衣物的第一線。

多年來的合作讓他們彼此間有種默契:從不對外人談起這些舊衣物的來源,即使有人上門談合作,他們對舊衣物的來源也三緘其口,不得已就稱“來自廢品收購站”。對于舊衣物的流向也只是輕描淡寫地告知,“好點的就出口,其余賣給原料加工廠。”

然而,他們極力隱藏的秘密,卻隨著市民提供的一份空白項目合作協議和2張發票浮出水面。

該協議甲方為上海萬容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文中寫有:甲方將其廢舊衣物電子廢棄回收箱的回收功能使用權以元/只/月的價格租給乙方。租金每季度支付一次(先付租金后使用)乙方有權回收箱體內居民投放的任何廢舊物資,收的物資歸乙方所有。乙方需向甲方支付箱體押金1000元/只。

另外,一張交款單位為曹某(楊浦)的收據,在收款是由上注明:69個衣物回收箱租金。時間是從2014年9月20日到當年的11月19日。支付方式為現金,共計8280元。蓋章單位為上海超仁圣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另一張是19個衣物回收箱租金的收據,交款單位和收款單位的公章均同上。

1月21日,提供線索的市民告知,上海超仁圣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上海萬容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下文稱萬容公司)其實是一家,曹某即為曹某某的父親。

沒有廠房的回收公司

1月22日,澎湃新聞記者以租賃萬容公司在滬的所有箱體為名,約見了公司物流總監孫寶中。

早上10點,外高橋自貿區華京路418號門前有些冷清,見面后,孫寶中上下打量記者一會后,明確告知:“我們公司箱體不出租,既然來了就進公司看看。“

進門后,前臺墻壁上卻張貼的是上海超仁圣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字樣,“萬容公司在二樓,跟超仁圣公司其實是一家。”孫寶中說。

從前臺左側小門進入,穿過一個空曠地毛坯房間后,來到一間約60平的展示廳,廳內有一臺簡易的分揀機器和若干袋打包好的廢舊衣物。

澎湃新聞記者再度表明來意,愿以每年2000元的價格租下萬容公司的在滬箱體,并告知因為中東難民潮,手頭急需大量二手衣物處理,由于公司所在地天津庫存不足,故來上海尋找貨源。

在約半個小時的交談后,孫寶中漸漸放松警惕,在一個墻角處告知真相:并非不想租給記者,而是公司大部分箱體已經租賃給他人,盡管對記者開出的價格非常滿意,但是冒然收回恐怕對方會故意破壞箱體。“他們經常去收舊衣物,居委會認識他們,你再進去恐怕也不容易。”

“可以從他們手中收回,我加雙倍價錢,雙方都不會傷了和氣。”記者表示,如果可行的話需要先看下廠房的庫存。

孫寶中說:“不瞞你說,我們沒有廠房,自己手中也只有少部分箱體,留著捐給政府做慈善的。”

在記者的一再抬價下,孫寶中表示,他只是老板的弟弟,要跟老板商量下才能最終拍板。

上海工商網企業信息查詢網上顯示,上海超仁圣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是倪建桃,登記機關是浦東新區市場監督局,成立時間是2004年6月17日。

上海萬容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為孫小紅,登記機關也是浦東新區市場監督局,成立時間是2012年3年16日。

有市民提供一張名片顯示,作為上海超仁圣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倪建桃,同時還是上海萬容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總裁辦副總經理。

當天記者以調查廢舊衣物回收箱分布情況為名,曾采訪浦東新區金橋城管市容協調科,一名陳姓工作人員稱,其轄區內分別安置有緣源公司和超仁圣公司的箱體。記者追問,超仁圣公司是否是萬容公司時,對方表示是一家公司。

記者在和曹某某短信交流中證實,萬容公司收據上交款人曹某的確是曹某某的父親。

“兩筆賬”撥開迷霧

為何對廢舊衣物來源和流向避而不談呢?萬容公司又為什么把箱體租賃給走街串巷的撿破爛小販呢?

面對疑惑,一業內資深人士給記者算了兩筆賬。

按照上海目前箱體的情況來看,一個箱體月均能收取廢舊衣物80公斤。其中,夏季綜合類衣物符合出口的約15%,秋冬衣物綜合類約5%,紡織原料資源化利用約25%,余下為化纖和混紡的廢舊衣物。

夏季綜合類衣物1噸在6500元左右,秋冬衣物1噸約2000元,資源化做成紡織原料的均價約2800元一噸,其他化纖和混紡的均價為200元一噸。

按此計算下來,一個箱體按照合法的盈利方式每月約可獲利150元。

該人士補充解釋,目前在國內,廢舊衣物流向只能有三個方向,一是出口部分國家,二是幫困濟貧(不能產生經濟效益),三是資源化利用。所謂廢舊衣物合法的盈利模式,即用于出口和資源化利用。

從萬容公司開給曹某的收據上可知,萬容公司每個箱體月租金為60元,這就意味著老曹每個箱體每月有90元可賺,還需從中支付人工、場地以及車輛費用。

一條李維斯八成新的牛仔褲在二手市場能賣到200元左右,比分類后出口或資源化利用賺錢快得多,還省事。不過,廢舊衣物在我國是嚴謹流入二手市場的。”該人士說,另外,廢舊衣物也不能用于燃料,盡管煤炭的熱值和廢舊衣物的熱值相當,約5000大卡左右。目前普通煤炭每噸600元,遠高于200元一噸的化纖和混紡類價格。“政府主導廢舊衣物回收的目的是資源化無害化,如果流向二手市場或用于焚燒的話,就跟其目的相悖了。”該人士說,廢舊衣物極容易傳播疾病、污染環境,而混紡織物里的化纖焚燒時產生的二噁英極易讓呼吸系統和中樞神經致癌。

“個人的貪婪在利益面前容易被放大,這就是為什么在我國廢舊二手衣物的收購項目總是由政府牽頭,交給資質完善的專業公司來處理,而不是轉手交給收購廢舊物品的小攤販,一旦交給小販廢舊衣物流向就會失控。”該人士說。

該人士表示,按照每個箱體每月收取80公斤廢舊衣物來算,根據經驗,公司至少要有1000個箱體的投放量,才能扭虧為盈。

該人士又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家正規運作的廢舊衣物回收公司場地費一年40萬元,人工80萬元,社保18萬元,油費20萬元,以及其他18萬元,總計年支出約176萬元。按照每個箱體每月150元盈利來算,1000個箱體每月15萬元,一年約盈利180萬元,除去幫困濟貧等公益捐贈外,差不多略有盈余。

這就意味著,一家廢舊衣物回收公司如果箱體不足1000個一定會虧損,如果想從中獲利,就不得不砍掉支出的大頭,如人工、場地等費用。萬容公司表示,在滬全部箱體有700多個。

市民將舊衣投入回收箱。雍凱 澎湃資料

亂象二:廢舊衣物回收公司真面目:有的“掛羊頭賣狗肉”

全市至少6500個回收箱

早在上海世博會期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環資司、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部門已對廢舊紡織品(衣物)綜合利用等情況進行考察調研。

2010年9月25日上海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十五個部門聯合推進生活垃圾分類促進源頭減量的實施意見》(滬府辦發62號)文件,當年12月15日就廢舊衣物回收利用開始在居民住宅小區進行試點;2011年5月15日起推進至全市的試點工作;2012年2月27日上海市政府召開實施2012~2014年環境保護和建設三年環保行動計劃,為了解決不斷增多的生活垃圾對環境的壓力,上海市政府將“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收集”建設項目和“廢舊衣物回收利用”循環經濟和生產建設項目同時列入第五輪三年環保行動計劃。“廢舊服裝回收利用”首次被列入“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專項建設項目計劃中,希望通過兩個項目的建設實現生活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的目標。

從2010年以后,上海陸續出現一些從事廢舊衣物回收的公司,目前比較知名的有四家:分別是上海緣源實業有限公司(下文稱緣源公司)、上海榮灝紡織品有限公司(下文稱榮灝公司)、上海萬容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下文稱萬容公司)和上海綠圣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稱綠圣公司,該公司曾以多家政府部門主辦為名在南京路步行街世紀廣場放置回收箱,而被市綠化市容局約談,后來該公司口頭道歉。)

緣源公司箱體目前約有2050個,分布于除寶山之外的上海所有區縣;榮灝公司箱體約有2700多個,分布于除崇明、普陀、奉賢之外的上海所有區縣;萬容公司箱體約有700個,主要分布于浦東、楊浦、閔行、徐匯和寶山;綠圣公司箱體不到1100個,分布在除崇明、奉賢、松江、楊浦、虹口以外的區縣。

經營范圍不同但做相同生意

記者在上海工商網企業信息查詢網上查詢相關信息后發現,緣源公司經營范圍是衣物整理歸類后的調劑;榮灝的經營范圍是生產、加工紡織品、服裝、箱包、鞋帽、服飾輔料、電腦繡花,衣物整理歸類(除洗滌),從事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萬容經營范圍是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和循環利用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以下限分支機構經營: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紡織品的加工(未取得許可證不得從事經營活動),附設分支機構;綠圣公司經營范圍則是紡織原料及產品(除棉花收購)、服裝服飾的銷售。

四家公司的經營范圍不同,為何均從事廢舊衣物回收工作呢?記者帶著疑問分別采訪了青浦區和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對此,青浦市場監督管理局張科長稱,緣源公司和榮灝公司的經營范圍雖然表述不一樣,但是意思是一樣的,根據他們從事的業務來看基本符合其經營范圍。

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稱,從萬容公司的經營范圍來看,屬科技發展、科技服務行業,跟廢舊衣物回收根本就是兩回事,屬于不同行業。綠圣公司從事的業務基本符合其經營范圍。

誰來監管廢舊衣物回收?

記者還發現,緣源公司箱體“大熊貓”肚子上寫著“上海市人民政府‘廢舊服裝回收利用’項目”,項目組長單位是上海市發改委、經信委、建交委和環保局;榮灝公司箱體“綠房子”上寫有“上海市政府實施環保項目”;萬容公司箱體“藍房子”上寫著“上海市人民政府實事項目”。

就這些項目的立項情況,記者分別采訪三家公司,緣源公司表示他們的項目是由市發改委立項的;榮灝和萬容公司表示,他們的項目是由市綠化市容局廢舊物管理處立項。三家公司均表示,每月他們都需要上交回收衣物量的數據表給廢舊物管理處。

市發改委對此不予回應,要求記者采訪廢舊衣物回收的主管部門市綠化市容局。市綠化市容局則明確表示,并沒有對榮灝和萬容公司的項目進行立項,同時強調,市綠化市容局只是垃圾分類的主管部門。

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4號)第四條明確規定:市綠化市容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的組織推進、指導和監督管理。市商務行政管理部門負責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回收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根據14號令,廢舊衣物回收的主管單位應該是商委,那么對于上海目前從事廢舊衣物回收公司是否在商委備案?對這些公司的指導和監管中,商委做了哪些工作?以及幾家公司宣稱是政府項目,商委是否知情等問題,至記者截稿前,仍沒接到對方的回復。

亂象三:衣物回收箱箱體投放由誰負責:都稱有官方背景

暗戰:“大熊貓”被封口

1月23日,家住浦東新區靈山路中星景園的張小姐帶著5歲的女兒去喂“大熊貓”(二手舊衣物回收箱),卻發現“大熊貓”的嘴巴被第五大道居委會貼了通知封住了。通知上寫道:為方便衣服分類整理,居民的廢舊衣物請先捐到居委。

張小姐致電居委會,被告知就是為了方便衣服分類整理,只要七八成新的衣服,內衣不要。他們只負責收取,其余一概不知。

“大熊貓”所屬的緣源公司稱:“我們沒有通知居委會這樣做,既然是廢舊衣物回收,是沒有所謂只要幾成新,更沒有不要何種衣物這樣的說法的。”

“如果小朋友真想投‘大熊貓’,可以把通知撕了。” 第五大道居委會表示,不過這張小姐更為難,“明明旁邊還有個‘綠房子’,但女兒就是想投給‘大熊貓’,我既要尊重女兒的想法也不能草率地撕去通知,畢竟她這個年齡還以大人的舉動為榜樣。”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小區門口的確放置著緣源公司的“大熊貓”和榮灝公司的“綠房子”。

“這兩家是不是存在競爭才導致‘大熊貓’被封口?”張小姐問。事實上,三家公司的戰火早已經拉開。

榮灝公司負責人許先生稱,一般情況是小區內有一家箱體,他們就會選擇避開,不過實際上還是存在一個小區放幾家箱體的情況,不可避免地存在正面沖突。

“街道推薦啥就裝啥”

一從業人員直言不諱:“投放箱體越多,公司就越賺錢,高檔小區能投放進去回收率更高衣物質量更好,搶占‘高地’是必須的。”

那么這個“高地”如何搶占呢?

榮灝公司負責人許先生稱,到一個區投放箱體,先是跟區綠化市容局溝通,再跟街道,最后跟居委會溝通。

緣源公司負責人楊先生投放箱體的途徑跟許先生略有差別,他先是跟區政府溝通,再跟街道,最后跟居委會溝通。“主要是有些區的綠化市容只認某個公司,不過在投放過程中也的確得到了不少區綠化市容的大力幫助,如靜安、虹口。”

投放一個箱體需要溝通至少三家部門,那么最終決定權是在哪個部門呢?

記者在浦東新區的滬新小區、滬一小區和蘭城小區內發現萬容公司的“藍房子”,滬一小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徐先生稱,這些“藍房子”是滬東新村街道投放進小區的。隨著線索追問,滬東街道稱是金橋城管市容協調科推薦安裝的,金橋城管則稱聽從浦東新區垃圾分類推進辦意見,浦東新區推進辦則表示是由市綠化市容管理局口頭推薦的。

博興路465弄一支弄和二支弄內分別被放置了“藍房子”和“大熊貓”,兩個小區屬于一個居委會管理。

“分別安裝兩家箱體存在什么樣的考慮?或是有何依據嗎?”面對記者的詢問,該小區居委會工作人員說,“沒啥依據,上面(街道)推薦什么就安裝什么。”

據知情人透露,這些箱體投放可不是隨意投放的,有些區只認一家公司的箱體,其它公司不認。

緣源公司負責人就表示,曾一度想在閔行大量投放箱體,結果該區綠化市容局只認萬容。

記者致電閔行綠化市容局,一工作人員表示,在閔行投放的箱體只有榮灝公司一家,都是市綠化市容局推薦過來的。“有公文嗎?”記者問。“沒有,都是口頭推薦的。”該工作人員表示。

但實際上,在走訪過程中,閔行區三家廢舊物回收公司的箱體均有進駐,比如愛廬世紀新苑有三個緣源公司的箱體,金蓮新城內有兩個,君臨天下也有兩個,而廣潤苑和畹町路假日風景萬科均投放的是萬容箱體,蓮花南路1111弄則是榮灝箱體。

緣源公司負責人說:“他們(閔行區綠化市容局)不認我們公司的,能夠進駐這幾個小區,是因為小區居委會主動聯系我們的。我們是市政項目,他們還是很認可的。”

從目前的箱體分布情況來看,閔行市容綠化部門對箱體分布情況并不完全知情。浦東新區牡丹社區旗下有八九個小區,但是該社區居委會一名工作人員也不清楚小區內投放的是誰家的箱體。

對于投放箱體一事,市綠化市容管理局表示,這是公司自主行為,絕對不會也從來沒有以行政方式推薦過哪家公司。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日土县| 志丹县| 色达县| 城步| 崇州市| 甘肃省| 达日县| 新源县| 新平| 河东区| 沧源| 广河县| 西畴县| 出国| 河西区| 宕昌县| 南召县| 新津县| 盐城市| 南丹县| 西平县| 铜陵市| 和龙市| 榆社县| 凤山市| 宝兴县| 潢川县| 汾阳市| 嘉黎县| 崇义县| 化德县| 扶绥县| 馆陶县| 简阳市| 托克托县| 开远市| 鸡东县| 腾冲县| 阿拉尔市| 金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