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復旦招生辦主任談新高考:想用綜合評價選拔5%最優秀學生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實習生 周曉卿
2016-01-26 10:20
來源:澎湃新聞
? 教育家 >
字號

上海高考從之前的3+1轉變為3+3。  圖片來自網絡

作為高考改革試點省份,上海將于2017年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另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六門學科任選三門參加高考(簡稱3+3)。

在正在舉行的2016年上海兩會上,針對高考改革這一熱點話題,上海市政協委員、復旦大學招生辦主任丁光宏在接受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高考從之前的3+1轉變為3+3,不能用簡單的應試思維認為是加重學生負擔。

“以前3+1的時候,如果加選物理,就只能是機械地刷分。現在改革了,還要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稱之為綜合評價,比如藝術愛好、體育愛好、公益活動等就占了考核的20%,如果綜合素質沒有做到,即使文化成績考到了,也不能被錄取。”丁光宏說,復旦想把每年錄取新生中最優秀的5%,通過綜合評價選拔出來。

根據《上海市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綜合素質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狀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修習課程及其學業成績、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身心健康信息、興趣愛好與個人特長等。

從3+1到3+3,新高考并非加重考生負擔

澎湃新聞:針對2017年上海新高考試點,有一種說法是雖然考試是3+3模式,雖然加選的三門科目可以任意選擇,但如果選物理和化學對高考錄取更有利。復旦大學在招生方面,對科目的選擇有沒有限制?

丁光宏:學校沒有規定一定要選什么科目,不過不同的專業可能有不同的加選科目限制,目前上海全市加選科目中選擇物理的學生有60%到70%,是最多的。在改革之前,選擇化學的學生更多。

澎湃新聞:作為復旦大學招生辦主任,你怎么看待上海高考從3+1模式到3+3模式的轉變?

丁光宏:以前是語數外之外再加一門,學生們容易形成定式,知識面不寬。以前在中學選了一門知識,但到大學可能就換了另一門知識作為專業,比如一個生物考生考進大學的化學系,大學是做研究的,如果學生沒有過化學的基本訓練,很難學好。

澎湃新聞:高考改革對學生而言有什么好處?

丁光宏:從頂層設計來說,有三個好處:一個是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知識,按照原來3+1模式,如果加一選了物理,化學就完全不學了;二是滿足了學生廣泛的興趣,高校的學習是分專業大類的,如果一個學生很喜歡物理,也很喜歡歷史,但是他將來想做理科方面的研究,那么他就可以在高中的時候學到廣泛的知識,選擇性更多;三是這樣的改革使學生可以兼顧高中到大學的學習銜接。

澎湃新聞:也有一種看法是3+3模式其實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本來只需要學4門課,現在需要學6門課,你怎么看?

丁光宏:這還是簡單的應試思維,如果我們把高考改革只理解成一次考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擔可能是加重,本來加選科目只用學一門,現在要學三門。但是我們不能片面理解高考改革,現在高校錄取學生要“兩依據一參考”,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有的孩子志向不在高水平大學,那對加選的三門成績要求并不高,或者有的孩子特別努力想沖一流名校,必須要做到學有所精,那么加選的科目對他而言也并不困難。以前3+1的時候,如果加選物理,就只能是機械地刷分。現在改革了,還要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我們稱之為綜合評價,比如藝術愛好、體育愛好、公益活動等就占了考核的20%,如果綜合素質沒有做到,即使文化成績考到了,也不能被錄取。

自主招生入圍看高考成績、錄取看面試

澎湃新聞:高校招生需要“兩根據一參考”,復旦是如何實踐的?

丁光宏:現在復旦是想把5%最優秀的學生通過綜合評價選拔出來。綜合評價錄取一方面凸顯了高考的權威性:一是確定面試人選,不是依據高校自己組織的筆試,而是以高考成績為標準,取1:1.5的人數比例;二是在最終的錄取環節,不是以高校面試作為主要依據,占主體部分的仍然是高考成績。另一方面把高校的自主權發揮出來,在達到基本高考成績的基礎上,可以把最適合復旦培養的學生選拔出來。

澎湃新聞:高考改革同樣也帶動了高校招生方式的改革,自主招生也在變革,如果分數不重要了,究竟哪個更重要?

丁光宏:自主招生已經回歸本源,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的比例不能超過5%,我們選拔學生,更多的是利用綜合評價。復旦錄取的學生,文化成績還是需要的,但我們統計過,高考成績相差20分的學生進入高校后的發展并沒有明顯差異,人才培養不是培養高分,而是提高學生處理事情的協調能力,還有作為精英在社會上起的引導作用。我有一位華人朋友,他的孩子在美國想沖刺“藤校”,學習同樣非常刻苦,體育和文藝特長都同時努力練習。

澎湃新聞:往年在高考后,各大名校之間會有爭奪高考狀元的現象,高考改革會不會改變這種現象?

丁光宏:這種現象在其他地區可能有,但上海基本上沒有,因為上海的考生志愿都是在考前填的,學校沒辦法搶。把志愿放在高考之前填,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去選學校。有人說把志愿放在高考前填報有風險,那就可以多一些學校的平行志愿在志愿表里,就可以避免爭奪高考狀元的情況發生了。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周县| 自治县| 长岭县| 苍南县| 乌拉特中旗| 什邡市| 怀远县| 板桥市| 新疆| 耒阳市| 梅河口市| 哈巴河县| 英山县| 博野县| 水富县| 嘉定区| 玛纳斯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阿坝| 河池市| 清河县| 栖霞市| 西畴县| 安新县| 抚松县| 关岭| 伊宁县| 南通市| 嘉善县| 九台市| 平顶山市| 大理市| 应用必备| 兰溪市| 萍乡市| 新化县| 尖扎县| 滦南县| 北辰区| 建德市|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