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習近平首提“中沙能源合作共同體”:為中東發展注入正能量
1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專機離開北京,開啟新一年的“中東之行”。
據了解,此次習近平的中東之行將在三個地方停留,分別是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朗。出發前,習近平在沙特《利雅得報》發表題為《做共同發展的好伙伴》的署名文章引發廣泛關注。
在文章中,習近平提出中沙兩國要攜手做“四好伙伴”。尤其是在能源合作方面,習近平提出雙方應該擴大雙邊貿易規模,打造長期穩定的中沙能源合作共同體。
這也是習近平首次提出“中沙能源合作共同體”這一概念。習近平在沙特受到了超高規格接待。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殷罡對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所謂‘共同體’,就是中國需要沙特的石油,沙特需要中國的市場。這是雙方在過去十幾年的交往中逐漸形成的共識?!?nbsp;
從《BP能源年鑒》的數據上就可以看出兩國在能源合作上的巨大潛力。沙特的石油儲量、產量、出口量等各項指標穩居第一,在世界石油市場的中心位置無可撼動。中國則是全球原油進口第一大國,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將自己的能源供應多樣化。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沙特一直是中國原油進口第一來源。殷罡表示,“從能源安全的長期考慮,油價低是進口的好機會?!?/p>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能源合作共同體是中沙兩國能源合作的一個新階段。它不同于FTA等形式的合作,共同體意味著,兩國會加強緊密合作,解決能源貿易過程中不必要的阻礙,應對國際油價的劇烈波動。同時,共同體意味著,雙方可以有更多、更靈活的合作方式,比如成立聯合公司,第三方合作公司,讓能源生產、消費、物流運輸甚至是技術上的合作都變成可能。
“對于中國來說,與沙特的合作,更多的是發展一種能源管理和相互見的對話機制,能和沙特形成類似OPEC,IEA這樣的對話平臺,讓消費者和生產者在同一個平臺上對話。”陳鳳英說。
有分析師認為,對于沙特的能源公司來說,上游原油勘探和開采能力俱佳的他們,對中國的煉化業務以及其他下游業務更感興趣。而對于中國的石油服務公司來說,可以在公共用水以及污水處理等方面展開合作。
除此之外,習近平的核心外交政策,“一帶一路”的關鍵是在亞洲以及周邊地區投資并建立基礎設施,共同發展。此次中國出訪沙特是中東地區舉足輕重的國家,與他們的合作能創造新的經濟和就業增長點,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抗風險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