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全面二孩“生育熱情不高”怎么破?南京政協委員紛紛支招

2016年元旦起,我國施行全面二孩政策。不過,不少女性卻對生育二胎有著諸多疑慮,比如:“70后”婦女擔心身體狀況下滑、存在“能不能生”的疑問,而“80后”、“90后”則叫苦“不敢生、生不起”。
這一現象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從正在召開的南京市政協會議上獲悉,多名政協委員不約而同地提及該話題,希望政府能出臺一系列配套支持方案,以解決育齡婦女生育二孩的后顧之憂。
開設“4點半課堂”
南京市政協委員、律師李曉霞表示,她身邊符合二孩政策的家庭中,八成的家庭對于生育二孩的熱情不高。
“特別是80后、90后的夫妻,從年齡上來看,是非常適合生育二孩的,但是都因為沒人帶孩子,所以他們也不急著、也不愿意再要一個小孩。”李曉霞說。
身為60后的李曉霞說,過去每個家庭都有好幾個孩子,企業、單位也都辦有托兒所,可以承擔兒托這樣的角色。但現在,夫婦雙方多在公司上班,家里的孩子只能請保姆或老人帶看,也正因為擔心“沒人帶孩子”,不少年輕夫婦沒有意愿再生一個。
李曉霞建議,可以由政府培育社會組織,在社區里面建立“4點半課堂”,通過開設興趣班來延遲放學時間。
南京市政協委員畢大容也認為,如果家庭生育“小二子”,第一個小孩可能正上小學 ,小學生普遍放學很早,下午四點左右正是“上班族”最忙碌的時候,分身乏術,卻要趕在這個時間段去學校接孩子。如果再生育二孩,夫妻的壓力就非常大。
“我建議,是否可以通過在課后開設興趣班的形式,培養孩子體育、音樂、舞蹈等方面的興趣、均衡素質教育,同時也能延遲家長接小孩時間。”畢大容說。
“70后”夫婦在猶豫要不要趕“末班車”
李曉霞委員說,80后、90后這一批已婚人士遇到的問題是“不敢生”,而對于“70后”夫婦群體二院,更大的擔心是“能不能生的問題”。因為,很多“70后”等大齡產婦自認為年齡已偏大,孕婦以及胎兒的疾病或生產的風險都在加大。
2015年11月份,國家衛計委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曾透露,現階段全國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夫婦有9000多萬,其中60%育齡婦女超過35歲。
南京市政協委員、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李萍說,對于“70后”家庭而言,從懷孕到順利分娩過程中,會出現保胎、孕期保健、早產等一系列問題。
李萍說,隨著大齡孕婦數量的增加,早產兒也越來越多,“去年,我們甚至搶救過二十五、六周,只有170克的嬰兒。只要家屬不放棄,我們都會搶救,去年的成功率100%。”
李萍表示,大齡孕婦的增多,也增加了婦幼保健院床位的負荷壓力。“不少大齡孕婦不好容易懷上孩子,不愿意離開婦幼保健院,有的長期占用婦幼保健院床位,導致婦幼保健院床位嚴重不足。”
她建議,如何設立激勵機制,通過雙向轉移的形式,讓市婦幼保健院與一、二級婦保院進行有效的資源置換,減輕壓力過分集中在市婦幼保健院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