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算法周刊·數字化轉型|千尋位置:數字時代基礎設施時空智能
遠在數萬公里高空的北斗導航衛星,融合互聯網、云計算、機器學習、大數據、5G等技術,形成的時空智能能力正在賦能城市經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到港口碼頭的集裝箱卡車、電網高壓輸電線、橋梁大壩,小到道路智慧錐桶、垃圾分類鐺鐺車等,過去六年,上海時空智能基礎設施企業——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下稱“千尋位置”)研發全球最大規模的商用衛星增強系統,并將這樣的時空智能能力帶入各行各業,見證了包括上海在內的全國各大城市、各領域、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事關上海發展全局和長遠的重大戰略,當前上海市正圍繞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治理數字化三大領域深入推進各項工作。
以智能網聯汽車為例,智能網聯汽車與自動駕駛已成為建設智慧交通的重要助推器。今年3月發布的《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報告 (2020年)》顯示,上海自2018年3月開放測試道路,截至2020年底,上海累計開放243條559.87公里測試道路,測試道路里程數位居全國前列。
2020年,在上海洋山港和深水港物流園之間,集成千尋位置智能駕駛高精度定位服務FindAUTO的15臺上汽智能重卡,幾乎全靠自動駕駛完成了全年2萬只集裝箱的運輸任務。
集合千尋位置FindAUTO服務后,上汽智能重卡能在15秒內一次性停到最方便吊裝集裝箱的位置,誤差不超過3厘米,實現高效裝卸。同時,得益于車載感知系統和智能路側設施的持續改造,卡車自動駕駛時的時速可達到61.8公里,相比2019年提升了6%,實現高效運貨。
再比如,去年10月,哈啰出行在上海首個規范定點停車管理示范區在上海寶山濱江上線。哈啰結合北斗技術推出首款在非封閉區域內的定制單車,這也是哈啰高精度規范定點停車技術首次在上海落地推廣。
哈啰高精度規范定點停車技術依托千尋位置提供的北斗高精度時空智能服務,讓共享單車和共享助力車對空間形成更高分辨率的感知能力,定位精度可達到亞米級。基于車輛實時亞米級定位能力和高精度電子圍欄匹配,可實現車輛在指定位置正常落鎖。
在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物理世界正在變成由數據驅動的數字世界,時間和空間標簽越來越重要。以時空網為基礎的時空智能和人工智能、5G、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將城市物理世界映射成雙向映射、動態交融和實時連接的數字孿生城市。
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CEO陳金培曾在不少場合講過,數字城市必須有三張網:互聯網、計算網、時空網。就像在工業時代水電煤成為基礎設施一樣,未來的智能城市里,時空智能會和云計算等成為數字時代的基礎設施。
同樣是數字城市中的基礎設施,他覺得計算網和時空網都要有足夠的開放性,去適應不同行業。但與云計算的落地相比,時空智能服務的落地更復雜,對終端的依賴性更強。
陳金培曾對包括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在內的媒體表示,對于像千尋位置這樣提供精準時空智能服務的企業來說,很重要的工作是催生各種各樣新的智能終端,集成時空智能服務。“我們離終端更近,而且不同終端的服務是有差異的。”
與此同時,疫情之后,城市數字化的進程急劇加速,陳金培認為,城市級的時空智能操作系統建設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意義更重要。時空智能操作系統“昆侖鏡”能在廣域、統一的時空基準之上提供高精準的實時定位、高清晰的動態地圖和高準確的時間同步能力。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為了更好地讓沿街的商戶知道收運分類垃圾的“鐺鐺車”具體什么時候會到自家門口,千尋位置基于“昆侖鏡”做了“在線鐺鐺車”項目,周邊垃圾收運車輛的數量和位置、每輛收運車的顏色及相應的收運類別都能一目了然。
在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時空智能賦能監測系統,化解危房險情。危房監測管理云平臺通過集成千尋位置提供的FindMM后處理毫米級定位服務,可以敏銳捕捉危舊房屋的沉降變化,發現房屋傾斜超限、裂縫超限,并發出數據變化超限預警,提醒開化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人員做好相應準備。
這改變了以往人工監測危房缺乏專業技能或必要儀器設備的困局,比起聘請專業檢測機構定期巡檢,成本更低,時效性強,數據也連續。目前,該平臺的應用范圍已經覆蓋杭州、寧波、嘉興等9個地市近30個區縣。
在重慶,千尋位置幫助重慶市區內9000輛公交車擁有車道級定位能力。將GPS定位終端升級為北斗高精度定位終端,公交車定位誤差大幅度降低,最終軌跡精度不超過一根車道線的寬度。城市管理者可以更好監管車輛超速、賴站、越線等駕駛行為,而市民可以獲得公交車更精確的到站時間。
除此之外,“昆侖鏡”還在浙江紹興上虞區、安徽省銅陵市、重慶市長壽區等地有落地。目前,千尋位置在中國全境范圍內構筑了一張實現“厘米級定位、毫米級感知、納秒級授時”的時空網,賦能智慧城市、智能汽車、智能手機、智慧交通、城市治理等眾多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全球用戶超過9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