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段日子險企舉牌上市公司歡,現在上市公司圍獵保險牌照忙

前段日子險企舉牌上市公司歡,現在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圍獵”保險公司牌照。
歐菲光(002456)于1月17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樂視網(300104)、新沃資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世茂股份(600823)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發起設立財險公司,暫定名為新沃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登記機關核準為準,簡稱“新沃財險”)。
公告顯示,新沃財險注冊資本擬定為10億元,擬注冊地址為大連市,范圍包括機動車輛保險、企業/家庭財產保險、貨運保險、責任保險、信用保證保險、短期健康/意外傷害保險等業務。
歐菲光表示,公司此次投資參與設立財險公司,將充分利用公司在車聯網產品和技術方面的成熟經驗與領先優勢,結合財險公司豐富的客戶資源與市場優勢,推動公司車聯網業務更快更好的落地,幫助公司在智能汽車領域實現產品銷售和運維服務一體化的提供能力。
據公開資料,從2015年年初至今,來自金融、房地產、通信、網絡傳媒等行業的上市公司紛紛通過直接控股或間接參股的形式介入保險公司業務,通過產業融合擴展公司的金融版圖。平安證券去年12月中旬統計,目前踏入或擬踏入保險行業的上市公司至少有44家之多。
近日又有不少上市公司,包括積成電子、中國中車、遼寧成大等通過參股、收購、籌建等方式進駐保險行業,除去想要通過提前布局搶占保險領域發展藍海以外,也有不少看中保險公司較為特殊的經營投資結構,擬將此打造成為融資平臺。
據記者觀察,控股保險牌照的訴求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公司原有業務與保險業務屬于產業上下游,能夠幫助上市公司業務繼續延伸;二是本身已具備其他類金融牌照,在追求金融全牌照的路徑上縱橫捭闔;第三種則是傳統企業面臨轉型、推動自身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華泰證券分析師張騄看來,歐菲光設立新沃財險屬于上述第一種情況。
而業內人分析,直接申請保險公司牌照的難度較大,但對于大型金控集團來說可以借道收購獲得。
比如同時擁有華夏人壽、天安財險、天安人壽三大保險平臺的“明天系”,其通過華資實業于2015年9月發起巨額定增,以每股9.14元、總計不超過316.8億元的價格,對華夏人壽進行增資,成為其控股股東。
又或是法人股大王劉益謙利用旗下天茂集團對國華人壽進行定增,最終實現合并財務報表。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保險“新國十條”內容的相繼落實,保險業市場化道路得到延伸,不僅成立或者控股一家險企變得更“容易”,險企資金運營投資范圍擴展也為成為不少大佬涉足險企的主要理由。
其中較為知名的要屬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他曾多次明確表示要學習“巴菲特模式”,即通過保險企業收到的保費——“浮存金”作為投資本金,開展廣泛投資以獲利。
對于復星旗下復星保德信公司這類險企來說,浮存金就相當于公司現金流的一部分(并且是很大的一部分),只要險企能夠在指定時期內償還這筆債務,就可用該筆資金進行投資;不僅如此,如果險企未來的賠付和相關費用低于收取的保費,公司還能獲取額外的承保利潤。也就是說,除去企業的必要開支后,險企的投資資金成本有可能為零、甚至為負。
根據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保險行業總資產120794.25億元,資金運用余額108537.8億元,較年初增長16.31%。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