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浙江經濟標桿榜單“風云浙商”揭幕,入選企業家皆屬實體行業

1月15日晚,作為觀察浙商群體發展走向標桿性榜單的2015年度“風云浙商”評選結果揭幕。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在互聯網新經濟強省浙江,今年入選的十位企業家,他們的主業無一例外均為實業。
這是2003年首屆“風云浙商”評選至今少見的——此前的12次年度榜單,幾乎每年都有從事互聯網新經濟的優秀企業家入選。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首屆即當選“風云浙商”,曾四次上榜;2014年度的榜單中,阿里巴巴合伙人團隊獲得群體獎。
“雖然都是實體企業,但當選浙商涉及的行業既有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先進制造業,也有大健康、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充分反映了浙商發展‘新未來’的大趨勢。”評選組委會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
一年一度的“風云浙商”評選被譽為“浙商第一榜”,由浙江省廣電集團主辦,省工商聯、省商務廳、省經濟合作交流辦公室等協辦,本屆的主題是“經濟新常態,浙商新未來”。
“這份顯得有些特殊的榜單,恰是當前經濟背景下,浙江在大力發展互聯網經濟的同時,高度重視實體并將其作為浙江經濟最堅實基礎的折射。”“風云浙商”專家評委、浙江省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胡宏偉說。
將今年的榜單稍加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到十位入選浙商以及他們身后龐大的浙商群體,無懼風雨坎坷,堅毅疾行,他們始終深深植根于實體經濟的豐厚土壤。
他們當中有老當益壯的:出生于1950年代的西子聯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水福、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水榮,年過花甲仍奮戰在企業轉型一線,創業創新,從傳統制造業向高端、上游拓展。
有以堅韌的工匠精神扎根小行業創出大大一片天的:健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茂義、圣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倪良正,一位專心做棉襪,做成了全球最大;一位是國內最大的辦公家具生產企業掌門人,卻始終秉持當年做木匠時的赤子之心,幾十年如一日。
有巾幗不讓須眉的:賽麗正宏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夏賽麗,從房地產開發轉型至綠色能源產業,是浙江130萬名女企業家中的佼佼者。
有身患小兒麻痹癥,身殘志堅,仍敢想敢闖的:曾在2004年承包朝鮮當時最大百貨商場的中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昌飚,作為走出去的浙商,在遼寧商業地產領域樹立了諸多“第一”。
有曾深陷低谷再次出發的: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方平,經銷過低壓電器,十年前再次創業,選擇了高科技醫療器械領域的人工耳蝸,打破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也大幅降低聽力障礙者的治療成本。
還有創造快遞業多個“第一”的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喻渭蛟、引領中藥材產業革命的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焱、“浙商回歸”的領頭羊耀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詹耀良——無一不是堅守實業的浙商典范。
評選組委會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堅守絕不意味著“死守”,上榜的“風云浙商”并非是只顧埋頭前行、故步自封的“苦行僧”。浙江省省長李強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時所說的“浙江人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的獨特精神”,以及敏銳的商業嗅覺,在他們身上愈發鮮明。在當下互聯網經濟、創業創新的浪潮中,這些堅守實業的浙商同樣是追逐時代的“弄潮兒”。
他們玩得轉“互聯網+”。圓通與阿里巴巴合作,業務量居全國第一,并成為繼順豐之后國內第二家自有貨運飛機的快遞公司;健盛集團出資億元設立浙江健盛之家捷銷有限公司,建設針織類消費品聯合銷售平臺;圣奧集團早早開出天貓旗艦店,多渠道銷售辦公家具;正向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領域進發的中旭集團,去年聯合全國26家浙江商會成立了以千億資產為支撐的金融產品信息交易綜合服務平臺,為在外浙商企業提供零傭金、低利率的融資服務。
轉型升級和高新科技領域的開疆拓土,他們也推進得風生水起。在高端裝備制造業耕耘多年的王水福,旗下的西子航空是中國商飛C919大飛機全國9家機體結構供應商中唯一的民企,使西子集團從傳統制造業進入航空制造業,也標志著浙江制造從“低小散”走向“高精尖”;積極響應國家對節能環保、低碳經濟的號召及對綠色GDP的倡導,賽麗正宏集團投資4.5億元建造浙江舟山衢山風力發電廠,成為省發改委批復的第一個風力發電項目和省重點工程。
“新常態下,浙商正俯下身深耕實業、昂起頭借風翱翔。”胡宏偉說:“這一份既彰顯浙商特色與實力、又足以眺望浙江經濟未來的榜單,已經告訴我們:中國最具活力的浙商群體過去為什么能贏,明天為什么還會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