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拒不向父母道歉,江蘇一對夫妻被列入失信“黑名單”

兒子擅自把父母壘砌的灶臺拆了,兒媳奪下婆婆吃飯的飯碗摔了……江蘇沭陽一對七旬老夫妻一氣之下將兒子兒媳告上法院,要求被告賠禮道歉,法院判決這對夫妻向老人賠禮道歉后,這對夫妻卻一直置之不理。近日,江蘇省沭陽法院“執行曝光臺”向社會公布了一批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這對中年夫妻因拒不執行法院作出的“向老人道歉”的判決而名列榜首。

事件回放
兒子婚后離開家16年之久,回來后“矛盾重重”
現年70歲的仲某某和67歲的呂某某有兩個兒子,仲某軍是老夫妻的二兒子,宋某梅與仲某軍系夫妻關系。仲某軍雖然是仲某某老夫妻的兒子,但自從兒子和宋某梅結婚后,就離開了這個家庭,時間長達16年之久。
仲某某說,大概在兩三年前,兒子回來了,“說是帶小孩回來念書的,我幫他們交電費有兩三個月了,后來我發現他們用電浪費很大,我就不幫他們交電費了。”仲某某說,自己不交電費后,電被電工斷了,“他們就著急了,就打電話叫我回來。就因為這事情打脅迫電話給我叫我回來。”
因為配電箱在老人的屋里,老人的兒媳宋某梅連打了三次電話,讓老人回家修電,但老人一直不予理睬。“第三次打電話的時候,他叫我去告他,我說你不來家,我就把門撬了,把衣服和被子燒掉。但后來門鎖被我撬掉了,衣服和被子也抱出來了,但是沒有燒。”宋某梅說。
此外,因為拆遷,仲某某的大孫子在沭陽讀書,于是他就在沭陽縣城租屋住,也照顧一下孫子。“我花錢支了灶臺,還沒有用,他們就把我的灶臺拆了,說是主屋不能支灶臺。”
仲某某老夫妻倆和兒子兒媳的矛盾加深了。2014年11月,宋某梅在公婆吃飯的時候,以公婆用其家里的碗為由,奪了婆婆的飯碗并摔掉。
首次判決
兒子應賠償老夫妻650元灶臺錢
因為灶臺被拆,再加上宅基地糾紛,仲某某夫婦將兒子告上法庭,要求兒子返還宅基地,并賠償自己灶臺損失650元以及其它各項損失合計9871元。
仲某某夫婦訴稱,他們因為原有的宅基地拆遷安置,獲得了建房憑證。而二兒子夫婦想在該宅基地上建樓房,經過協商,雙方訂立口頭協議,樓房建好后給自己和老伴一間房屋,房子建成后,兒子夫婦如諾兌現。自己此后在此樓房上支出各種款項合計9221元。因為二兒子夫婦侵犯了自己和老伴對房屋的使用權,將他們花650元新壘的灶臺摧毀,故要求兒子賠償各項損失。
法院在受理后,三次開庭審理,于2015年7月27日作出判決,判決老人的二兒子賠償老夫妻倆650元灶臺費。
二次判決
夫妻倆要向老人“賠禮道歉”
在第一次起訴的同時,仲某某和老伴就兒子夫婦的“不孝”行為要求兒子、媳婦向自己賠禮道歉。
在法庭上,仲某某和老伴列舉了兒子、兒媳的種種“不孝”行為,稱自2010年5月起至今,二兒子夫婦先后六次傷害了他們:第一次是2010年5月,仲某軍扒了他們的灶臺;第二次是仲某軍于2013年11月9日晚上砸爛他們的鍋碗瓢盆;第三次是兒媳宋某梅于2014年11月14日摔飯碗;第四次是宋某梅于2013年12月25日晚上打脅迫電話,威脅燒掉他們的被子、衣服;第五次是兒媳宋某梅于2014年1月3日早上將他們居住房屋的門鎖擅自換掉;第六次是兒子仲某軍于2015年1月24日對他們進行謾罵,諸如“奶個×,媽個×,你現在要是死了,我就把你推到火葬場燒掉”之類的話。
此外,仲某某夫婦稱,兒子瞞著他們經公證處公證辦理了“倒插門”的手續,于1999年正月到其岳父母家居住,至今已有十六年之久,對他們未盡到贍養義務。故要求兒子、兒媳以書面形式向自己和老伴賠禮道歉。
法院審理認為,仲某某、呂某某均年老體弱,仲某軍應當履行對仲某某、呂某某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宋某梅作為仲某軍的配偶應當協助仲某軍履行贍養義務。但仲某軍、宋某梅實施的上述行為未盡到上述贍養義務,反而侵害了仲某某、呂某某的人格權利,已造成了仲某某、呂某某精神損害,故仲某某、呂某某要求仲某軍、宋某梅分別就其上述侵權行為賠禮道歉的訴訟請求,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據此,2015年7月28日,在第一次判決下達一天之后,法院依法判決仲某軍、宋某梅向仲某某、呂某某賠禮道歉。
有啥影響
上了黑名單,貸款也辦不了了
在法庭開庭審理時,宋某梅表示,不會向仲某某夫婦倆道歉,“因為原告(仲某某)對他自己父母也不尊重,所以仲某軍是跟原告學的。”
在法院判決生效后,仲某軍、宋某梅拒絕執行判決。仲某某夫婦申請執行后,執行法官經多次勸說無效,法院遂將仲某軍、宋某梅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向社會公布。
據了解,在宿遷,凡是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的企業,將會受到信用懲戒,逐步會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受到限制。對于個人來說,將通過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等,壓縮其生存空間,在個人貸款、就業等方面會受到影響,產生相應的威懾力。進了“黑名單”,不僅在全國范圍內會被限制乘坐飛機、高鐵等高消費行為,而且去銀行辦理貸款、銀行卡等業務也會受阻。
法院同時提醒社會公眾,在與該被執行人交往時持謹慎態度,規避交易風險,并對被曝光的被執行人監督舉報。(文中人均為化名)
失信“黑名單”能管住“不孝”嗎?
說起失信“黑名單”,我們腦海里第一時間浮現的應該是“老賴”,那些惡意欠錢不還者和企業,一旦上了“黑名單”,就意味著坐不了飛機,乘不了高鐵,辦不了貸款,可謂是“寸步難行”。顯然,“黑名單”是對付“老賴”的殺手锏。
而這次上“黑名單”的主人公有些新鮮,這對沭陽的夫妻,欠的不是錢,而是一句道歉。因為拒絕向父母道歉,被法院打入了失信“黑名單”。
我們當然樂見沭陽法院這樣的嘗試,這種“首吃螃蟹”之舉,能讓所有人意識到,如果不孝順老人又不悔改,對法院的判決置若罔聞,就會被“拉黑”從而無法立足。這顯然有助于弘揚孝道觀念,在全社會形成懲惡揚善的風氣。
那么,失信“黑名單”也能成為懲治不孝的“殺手锏”嗎?恐怕暫時還不能給出肯定的答案。短時間看,迫于輿論的壓力和信用制度的懲戒,這對夫妻可能會低頭向老人道歉,但這種道歉是不是發自真心、究竟能維持多久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更糟糕的情形是,夫妻倆表面上不會有過激的舉動,但私下了動輒使用“冷暴力”,這也許更讓老人受不了。
要真正讓老人得到精神慰藉,在“黑名單”之外,我們還需要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給這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以保障,為孝道“托底”。
道德約束,法律保障,政策兜底,三者形成合力,才有望從根本上“治不孝”。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