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一高校被曝規定學生不賣檸檬不給畢業,校方稱嚴重失實

一高校讓學生幫企業賣檸檬,賣一箱給“辛苦費”6元,不賣沒有學分不能畢業?
2015年1月7日,新浪認證微博“四川高校新鮮事兒”發布網友爆料稱,四川傳媒學院傳播與經貿系要求學生幫忙售賣檸檬,賣20箱可獲2分創新學分,沒有創新學分不能畢業。
對此,四川傳媒學院當日發布聲明辟謠,稱“不賣檸檬不給畢業”為嚴重失實消息,事實是市場營銷專業為本專業學生提供的自愿專業實踐活動。
網曝:學生紛紛在微信朋友圈刷頻賣檸檬
根據網友爆料,四川傳媒學院傳播與經貿系近日向學生發文稱,已與成都郫縣團結鎮寶華村聯合提供營銷策劃實踐,學生幫后者售賣該村特產“寶華檸檬”,即可獲得創新學分2分。
爆料網友同時提供了一份微信截圖,發布者疑似為學院輔導員。微信內容稱,學生售賣20箱檸檬即可獲得2分創新學分。微信同時稱:“沒有2分創新學分沒法畢業,這是獲得創新學分的有效途徑”。
網友提供的網絡截圖顯示,四川傳媒學院傳播與經貿系學生近日在朋友圈紛紛刷屏賣起了檸檬。有學生在賣檸檬消息前,還加上了“我內心也是崩潰的,為了學分不得不加入刷屏大軍”“賣檸檬,不賣不能畢業”的前綴。
該事一經曝光,立即在微博引起熱議。有網友指出,學校此舉相當于變相“賣學分”,用免費勞動力搞創收,“如果學生自身用錢買了自己所要銷售的檸檬是否意味著我們高校的學分也是明碼標價的呢?”
不過,也有認證消息為“四川傳媒學院”的網友評論稱,賣檸檬并非學院強制行為,自己班級就未參與此項活動。

校方:為自愿專業實踐活動
1月7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paper.cn)接連電話聯系四川傳媒學院新聞中心和該校傳播與外貿學院求證此事,但無人接聽。
當日16時16分,四川傳媒學院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了辟謠聲明回應此事。
聲明稱:“我院傳播與經貿系要求學生推銷檸檬,并與學分和畢業掛鉤。經查實,該消息嚴重失實。事實是該系市場營銷專業為支持新農村建設,為本專業學生提供的自愿專業實踐活動。我院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辦學,不可能做出有違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請廣大同學和社會各界不要聽信傳言。”
四川傳媒學院官網資料顯示,該校為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以傳媒專業為主的綜合性傳媒大學。學院位處成都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現有校園面積2200畝,在校學生二萬余人,本、專科專業各40個。
高校屢被曝以“不畢業”讓學生為企業打工
從全體去富士康打工到賣洗衣液,澎湃新聞發現,高校的另類實踐已并非第一次受到質疑。
2015年12月19日,人民網曝光,某高校期末考試50分的考試內容是賣出100袋洗衣液,后經學生舉報,校方取消了該項考試作業。
2015年12月16日,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多名大一新生向澎湃新聞投訴,學校要求他們寒假去旅游景區西嶺雪山實習兩個月,每個月給1200元,整個寒假不能回家,不去實習的人就拿不到畢業證。之后該校旅游管理系主任李老師回應稱,學校并未作出強制規定,學生可以自己找實習,但要寫申請,不低于30個工作日,審核合格就可獲兩個學分。該系主任還表示,“學校有很多學生是農村的,能利用假期的時間掙點錢也是很好的。”
據東方早報的報道,2012年9月6日,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淮安廣播電視大學等多個高校的學生被校方通知,必須到當地的富士康實習兩個月,否則便無法修到足夠的學分畢業,后江蘇省教育廳出面澄清稱,校方并未以無法畢業威脅學生,并且令與制造專業無關的學生即刻從工廠返回學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