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云榜看IP開發

1月6日,閱文集團與福布斯聯合發布了“2015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云榜”(以下簡稱“榜單”)。和以往作家富豪榜不同的是,這一榜單的排名標準不是作者收入,而是來自網絡正版原創文學付費用戶的投票。1月6日,“2015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云榜”的桂冠由耳根的《我欲封天》和蘇小暖的《邪王追妻》摘得;男作家忘語和女作家葉非夜獲得“2015年度人氣作家”;男作家全金屬彈殼和女作家北川云上錦獲得“2015年度新銳作家”。

付費用戶“投出”的原創文學榜
“榜單”從何而來?閱文方面表示,它是以統計主流正版付費用戶在全年中為作品投出的月票總數為基礎,評選出位于前十的男生作品和女生作品。據悉,月票用戶也是原創文學最具代表性、最具消費能力、作品擁躉程度最高的群體,因此閱文認為作品的月票得數可以直接體現作品的真實價值量,以及作品的粉絲影響力。
閱文集團方面還稱,之所以與福布斯聯手,是將閱文的平臺優勢與福布斯的榜單調研、評測、傳播能力相融合,以打造國內首份原創文學權威榜單。
當晚公布的還有“2015年度原創作品改編獎”。在過去一年里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尋龍訣》、《瑯琊榜》、《擇天記》、《莽荒紀》及《盜墓筆記》分別獲得電影、電視劇、動畫、游戲、網絡劇五大領域的“最佳改編獎”。而閱文當下最年輕的網絡白金作家“亂”則憑借電子競技小說《誰與爭鋒》獲得“2015年度最具改編潛力作品獎”。值得注意的是,為他們頒獎的是蘇童、劉震云、阿來、麥家等傳統作家前輩。
“從公司來說,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是一脈相承的。我仍然說好書是最關鍵的,無論它來自于何方,無論作者的背景、經歷怎么樣。”閱文集團CEO吳文輝如是說。

榜單背后的“IP開發之問”
對于設立“榜單”的初衷,吳文輝說:“對讀者來說,如何看到哪些作品被讀者推薦得最多、追得最厲害?對IP開發方來說,怎么知道哪些作品是最具粉絲號召力、IP價值潛力最大的?這正是我們推出中國原創文學風云榜的初衷所在。”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直譯成中文就是“知識產權”,目前國內最常見的IP是把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在閱文集團看來,這份原創文學榜單同時也是原創文學IP價值的綜合盤點。榜單最大的作用或許在于,中國原創文學作品價值有了一份能被量化的參考體系。
截至2014年底,一共有114部網絡小說被購買影視版權,有90部計劃被拍成電視劇,24部被拍成電影。而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里,《盜墓筆記》、《花千骨》、《瑯琊榜》、《鬼吹燈》等改編自原創小說的影視劇皆是熱門話題。于是很多人說,2015年,可謂中國的IP元年。
然而,伴隨著IP熱,“改編不紅”、“胡亂改編”、“好IP被糟蹋了”等說法也不絕于耳。據中國新聞網2015年報道,還有影視公司忙于“孵化”IP,即把之前寫完的劇本改編成小說,再出版連載并偽造出“火爆”的樣子。
對此,吳文輝坦言,IP熱席卷文化產業的同時也帶來了急功近利的負面效果,“有很多廠商,陷入了盲目的境地,覺得無IP不產品,這并不良好。因為即使是一個好的IP,如果不用心開發它,拿來之后一樣不會出很好的產品”。
至于目前針對IP的另一大質疑——“IP同質化”,吳文輝回應稱“任何時候都免不了泡沫和浮華”:“特別在這個時代,最終大浪淘沙會剩下真正的黃金。我不擔心同質化的問題,我相信最終用戶會做出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會把不好的東西淘汰掉。你可能很難想起三年前的一部電影,一旦想起來,那就是非常好的經典。”

據閱文披露,集團目前擁有400萬原創作家、約1000萬部作品,占據了包括《步步驚心》《致青春》《盜墓筆記》《鬼吹燈》《裸婚時代》《瑯琊榜》等網文改編作品的90%市場份額。然而在去年福布斯中國原創文學風云榜的發布會上,閱文CEO吳文輝依然說“我們的IP價值體系還沒能與這個時代同步”。
“目前IP只是處于萌發的狀態,很多人都看到了它潛在的價值,但是我相信,IP未來還有十倍、百倍的空間。”面對媒體,吳文輝說,“現在中國在IP開發上處于一非常早期的階段,大家對IP的應用非常簡單——直接改編成一部劇,或者直接做成一個游戲。閱文是現在中國最大的原創IP擁有者,以后會扎根于IP的深度開發和衍生中去,而不局限于IP被轉讓、售賣,被這樣平庸的使用。”
而具體如何實現“IP的深度開發”?吳文輝回應澎湃新聞:“從一堆文字到最終的產品有很多路要走,可以先改編成劇本,先畫出插畫形象,先做一些游戲腳本的色定。而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制定一種標準,讓游戲商、影視商、網劇商和出版商坐在一起,按照統一的標準來開發IP,最終形成對一個IP的群體放大效應。”
吳文輝舉例坐擁鋼鐵俠、金剛狼等超級英雄的漫威公司。漫威從2000年開始將旗下的超級英雄IP電影化,讓漫畫造就的經典形象在電影的形式下重獲新生,電影《復仇者聯盟》還讓拿下當年的全球票房冠軍。“對于我們來說開發價值可能就是這樣。不是簡單地賣,簡單地改造,而是改造后疊加,最后團聚、升級,這是我們對于IP的新定義。”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