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從“頂流”到撲街,可惜了這國產綜藝

2021-08-24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原創 馬香玉 獨立魚電影

戀愛綜藝這把火,在內娛燒得正旺。

尤其是素人戀綜,近兩年呈井噴式增長。

這股風潮,還得從騰訊的《心動的信號》說起。

節目形式看點很足:

4男4女同居1個月,任意發展CP;

觀察室里的明星嘉賓,分析他們的日常相處,猜CP、磕CP。

愛情、推理、帥哥美女,各種吸睛元素一應俱全。

于是,第一季開播,便當選年度熱綜。

第二季評分不降反升,成為流量口碑雙收的范例。

播放量10億+,豆瓣專組成員10萬+,時不時喜提微博熱搜……

坐實了這系列在國產戀綜里的頂流地位。

然而,好景不長。

從第三季開始,口碑、人氣斷崖式下跌。

一下從準8分綜藝,淪為不及格綜藝。

到了前不久開播的第四季,撲街已成定局。

究竟發生了什么?

今天香玉就來和大家聊一聊——

《心動的信號》

回顧四季節目,不難發現。

《心動》的問題,放在整個國產戀綜里,也很有普適性。

香玉總結了四點,挨個說道說道。

01

人設內卷,不接地氣

《心動》的嘉賓門檻,卷到可怕。

第一季的起點已經很高了。

有哥大畢業的證券白領、富二代賽車手、華裔模特。

但同時也有相對接地氣的,上戲學生、室內設計師。

到了第二季,嘉賓們的學歷開始亮瞎人眼。

除了一位嘉賓畢業于中傳,其余全是海歸。

職業從潮玩設計師、制片人到人力資源總監,怎么高端怎么來。

第四季,履歷就更夸張了。

嘉賓人均公司創始人。

其中一個還等著繼承家族企業。

在他們面前,大廠海外游戲運營都成了「條件墊底」。

總之,這些素人非富即貴,全員精英。

這種散發著優越感的戀愛游戲,難免給觀眾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

素人戀綜,本該貼近現實。

沒想到,卻越拍越像《小時代》。

02

背調不力,嘉賓翻車

眾所周知,《心動》是從第三季開始拉胯的。

當時的男4還沒來得及出場,就流出大量黑料:

喜歡約炮,還在朋友圈發不雅照。

鬧上熱搜后,節目組立馬割席。

最終,男4的鏡頭全被刪去。

連帶與他互動最多的女4,幾乎沒有任何露臉機會。

本來這節目一共就只有8位嘉賓,結果一下就相當于少了2位。

節目組只能硬生生刪掉一條雙向奔赴的感情線。

將主要篇幅放在一女兩男的「三角戀」上。

但觀眾并不買賬,豆瓣評分僅4.8,系列最低分。

即使節目順利播完,也不代表萬事大吉。

錄制時,大家都會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但鏡頭之外,個別人品堪憂的男嘉賓就露餡了。

在第一季里,有一對熱度很高的CP。

向天歌X劉澤煊。

女方是哥大畢業的白富美;

男方是富二代賽車手。

節目期間,男方對女方一見鐘情。

從來不和其他女生曖昧,只獨寵一人。

約會時為她包下一整個熱氣球。

還每天早起送她去上班,風雨無阻。

本季結尾,兩人牽手成功。

可令人猝不及防的轉折來了——

節目結束當天,男方發了一條微博,表示兩人的牽手只是節目效果。

這還不算完。

兩年后,在《心動3》播出期間。

男方居然又跳出來公開內涵女方。

類似的事件,還在《心動2》的天意CP上重蹈覆轍。

張天X陳奕辰。

女方是制片人;

男方是已簽約經紀公司的在校學生。

兩人下節目后成了真情侶。

但之后的相處中,因為產生了一些不快。

男方未經女方同意,把偷錄的音頻發到網上,里面聊到了女方曾經有過幾個「炮友」。

事件一出,女方立馬發布了分手聲明,并對「炮友」一說做了澄清。

面對微博的一片罵聲,男方只能公開道歉。

但字里行間還是陰陽怪氣。

CP塌房,嘉賓翻車,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

不僅挫傷了節目的可信度,更傷了觀眾的心。

心碎次數太多,觀眾又怎么敢再付出真情實感?

03

明星嘉賓,表現參差

《心動4》被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作為觀察嘉賓的明星們表現不佳。

比如新加入的Angelababy,輸出不了什么有效觀點。

大家在分析感情線時,她說:

「他們不是我的CP,我不方便說話?!?/p>

還時常「口不擇言」,帶素人的節奏。

看到女嘉賓在和男嘉賓聊天時不小心流鼻血,她脫口而出:

「為什么每一次都這么巧?安排都安排不了?!?/p>

郭麒麟的情商也相當堪憂。

每當女嘉賓馮成成出場時,他總是習慣惡意揣測:

「我感覺成成這個,好像是成心這么說的?!?/p>

而評論其他嘉賓的相處模式時,他的表述經常帶有偏見色彩。

沒有把女嘉賓當作獨立個體看待:

「就是總裁身邊的小笨蛋……」

對于觀察嘉賓的選擇,口碑最好的《心動2》其實早就有了成功經驗。

嘉賓最好選擇有互動感的,擅于共情的。

比如楊丞琳,楊超越,宋茜。

她們都有自己心儀的CP。

每期里的對話和分析,就像CP粉在磕糖。

很能調動觀眾的參與感。

還有思想比較獨立的,比如鄭愷。

他不太容易被其他嘉賓帶節奏。

雖然輸出的信息不算深奧,但至少都在點子上。

在告白之夜前,他說:

「大家不要忽略一點,在這個小屋里面,只要節目沒有結束,公平的和任何人進行接觸,并沒有誰和誰一定組成了組合了?!?/p>

這相當于先打預防針。

避免輿論風氣太極端,中傷素人。

其實,明星的鏡頭不需要太多。

重在捕捉細節,言之有物,能代表大部分觀眾的心聲。

不然容易喧賓奪主,破壞觀眾的沉浸式觀影體驗。

04

情節刻意,制造噱頭

為了保證節目效果,綜藝都會提前安排好大致的劇本,這無可厚非。

但從《心動3》開始,節目組就走上了歪路——

利用各種刻意橋段,強行制造噱頭。

比如女嘉賓姚沐希,明顯拿的是女主劇本。

一出場就吸引了3位男嘉賓的注意。(因為男4的鏡頭被剪了)

自我介紹時直接說,家在外灘。

之后,有兩位男嘉賓向姚沐希發起了攻勢。

從此,節目的日常,就是兩人為她爭風吃醋。

其中,男1是她的忠實舔狗。

早上為她做專屬意面,而其他女嘉賓只能啃餅干。

這讓雙方都尷尬得吃不下去。

和其他女嘉賓相處時,男1為了維持專一人設。

干脆全程冷臉,連起碼的尊重都沒有。

還陰陽怪氣地說:

「是誰不都得開開心心地玩嗎?」

搞得對方全程無語,強顏歡笑。

回家后,他還向姚沐希邀功:你看我都沒有對別的女生好。

而姚沐希則在兩個追求者間搖擺不定,一邊內疚一邊享受。

最后婉拒了男1,選擇了更正常的男2。

這一季也因此被網友戲稱為《希希公主和她的兩位男仆》。

為了節目效果,節目組對嘉賓們提了要求:

不允許提前鎖定心意對象;

也不能明確拒絕。

很明顯,這都是為了制造更多話題、更吸引眼球的看點。

甚至,節目組還通過剪輯編排出了一個爭議名場面:

男3與兩位女嘉賓共處一室時,卻只給姚沐希蓋了毯子。

給觀眾留下了不體貼、低情商的惡劣印象,甚至招來了網暴。

但事實是,他問過兩個人,而另一個女嘉賓表示不需要。

如果說之前三季只是假。

那到了《心動4》,就是假得離譜了。

男1馬子佳喜提霸道總裁劇本。

26歲的他,是深圳聯銀匯金信息資訊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他父親名下有15家企業,主營的公司注冊資金2億。

整個人仿佛是從國產都市愛情劇里走出來的,連出場鏡頭都有內味兒了。

明面上,馬子佳第一天就對女2一見鐘情。

立了好幾期深情人設。

不僅約會時全程拎包,還來了個暖暖的擁抱。

但當對方鼓起勇氣請他約會時,他卻沉默不語。

原來,暗地里,他早就臨陣倒戈,中意了女4。

甚至在女2發出邀請后的幾分鐘內。

立馬轉頭向新歡發出約會邀請。

第二天。

得知消息的女2當場愣住,無語到懷疑人生。

觀察室里也是鴉雀無聲。

AB淚灑現場,明星們的各種微表情混剪,將節目的戲劇效果拉滿。

這一季基本可以總結為《馬霸總和他的兩個備胎》。

真情實感追節目的觀眾,當然會義憤填膺地將他定性為渣男。

還給他取了個外號:「馬書桓」。

七夕當天,涌進他的微博評論區罵了幾萬條。

甚至有部分極端的CP粉,為了支持女2,給女4潑臟水、P遺照,無所不用其極。

但冷靜下來就會發現,節目里的情節經不起推敲。

馬子佳的選擇莫名其妙,更像為了反轉而反轉,為渣而渣。

在一片罵聲當中,節目賺取了流量,目的也就達成了。

可是,這早已悖離戀愛綜藝的初衷。

觀眾看戀綜,不是為了濫俗偶像劇般的撕X橋段。

也不只是為了磕CP。

更是想從真實的素人身上,學到待人接物以及戀愛的小技巧。

在《心動1》里。

向天歌說自己很喜歡劉澤煊的摩托車。

結果對方立馬當著其他嘉賓的面送她。

向天歌當時沒有拒絕,但私下里找到他。

很嚴肅地表示自己并不愿意占男方便宜。

后來也送了他一把價格差不多的吉他。

兩人處于曖昧期,公然拒絕有傷和氣。

但這件事的處理非常到位。

既沒有讓劉澤煊在其他人面前丟臉。

同時又體現了向天歌的教養和禮貌。

而在《心動2》里。

趙琦君在和楊凱雯第一次約會時,給她買了一個可愛的兔八哥單肩包。

價格雖然不貴,但是非常能戳中楊凱雯的少女心。

此時兩人才剛認識,也處于曖昧期。

這樣的禮物既不增加對方的心理負擔;

又能感受到送禮人的用心。

兩人最終牽手成功,而且至今仍然在一起。

被CP粉稱為「戀綜天花板」。

正是這些鮮活、平實的細節,最能打動人心。

他們的試探、心動、曖昧、乃至矛盾,對觀眾來說都是真實可感的,絕不懸浮。

同時,觀察嘉賓的分析,也激發我們進一步去思考親密關系中的種種現象。

但現在,它已經徹底變味了。

變成了二代們的狂歡,海王海后的團建。

徒有浮夸的人設、刺激的情節,卻丟失了最可貴的真情實感。

而這,也是值得警醒的普遍問題。

國產戀愛綜藝,是該回溯本心了。

不要到最后,淪為一門生意。

全文完。

原標題:《從「頂流」到撲街,可惜了這國產綜藝》

閱讀原文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新县| 贵定县| 钟祥市| 吉木萨尔县| 禹城市| 隆昌县| 喀喇沁旗| 乐安县| 泰顺县| 历史| 罗甸县| 泸西县| 高碑店市| 正宁县| 盘山县| 正阳县| 九龙县| 房山区| 青冈县| 开阳县| 禄劝| 松阳县| 阳高县| 榆树市| 滁州市| 鱼台县| 吉木萨尔县| 原阳县| 天等县| 南陵县| 芜湖市| 台中市| 门源| 香港 | 太康县| 革吉县| 阿巴嘎旗| 桓台县| 绥江县| 镇远县| 玉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