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吳曉波:遇見2015,今天的中國是一個特別有趣的商業國家
本文根據吳曉波頻道年終秀現場演講整理。


在2015年,中國改革的倒逼特征,仍然非常明顯,股市通過一場外科手術結束了暴跌暴漲,而種種制度性的利好也在危機中被釋放出來。

它的背后是什么呢?其實是我們的實體經濟企業家對自我的一次理性拷問。
實體經濟在2015年經歷了重大挫折,企業家們第一次非常謙虛地思考,互聯網和消費升級對我們意味著什么。所以,2015年其實是中國實體經濟“互聯網+”開始的一年,也是中國中高端制造業開始進行自我革命的一年。

從2014年7月份開始,每個月大概有100家P2P公司成立,到現在累積總數已經超過3800多家,貸款余額8000億左右,400萬中國消費者參與其中。P2P在2015年的狂飆式發展是一個現象級事件,它說明一個非常僵硬、長期被國有資本控制的金融體系遭受到了3000多家大大小小民營機構的沖擊。同時,因為監管的缺失,它也是2015年最混亂、亟待制度性建設的行業。

第一,由于整個政府對資產泡沫的內在需求性以及股票市場大規模跌蕩,房地產特別是中心城市房地產重新成為中國中產階級投資的重要戰場,中心城市不動產投資性價值在2015年被重新發掘。

第三,相當長的時間里面,中國實體經濟、資本市場起起伏伏,但有一個數據一直在穩定增長,就是城市土地出讓金價格。今年下半年不動產上漲,一方面是居民投資的避險性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政府有力推動的結果。

O2O領域從三年前開始出現大規模戰爭,到今年我們看到了快的與滴滴合并,攜程與去哪兒合并,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趕集與58合并,這些百億級并購說明“互聯網+信息服務”和O2O領域已經進入行業的成熟期,互聯網對傳統服務行業的戰爭,不再會有大的商業機會誕生。



中國現在每年有260萬80后、90后創業,今年全國舉辦了30萬場創業沙龍,還有1000多個城市的3200個創業空間,中國仍然是一個創業天堂。
同時我們還看到一些值得擔憂的事情,每年幾百萬年輕人構筑中國創業長城,但效率不是很高。有機構在廣東調研,發現廣東大學生創業,70%在送外賣;另外社科院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三年內的失敗率達到了97%。這兩個數據說明,未來幾年如何提高創業者的創業效率,是值得關注的話題。



還有一個問題在2015年也被認認真真端到了臺面上,這是所有人,包括政府、學界、中小企業、甚至阿里騰訊自己都要思考的,那就是如何面對壟斷的誕生。

怎么來完成這次轉型,是2015年非常重要的話題,今年吳曉波頻道在深圳、上海、佛山各舉辦了千人級的轉型之戰課程。我們請到一些傳統行業出身的企業家,開洗衣店的、做家居的、開百貨店的等等,他們在兩年內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轉型,我們把他們叫做轉型家。這種交流在2015年剛剛開始,在未來的五年內,每一個傳統企業的當家人都要讓自己變成一個轉型家。

今天的中國是一個特別有趣的商業國家,我們的錢和投資主權掌握在60后、70后手上,創業主權掌握在80后手上,消費主權掌握在90后手上,娛樂主權掌握在00后手上。這是“五世同堂,各得其樂”的年代,消費的層次非常豐富,變革的可能性變得非常不確定性。
本文發表于微信訂閱號“吳曉波頻道”,原標題為“吳曉波:遇見2015(演講整理)”。澎湃新聞“翻書黨”經授權轉載吳曉波頻道所有吳曉波專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