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魔都與新城·松江|市鎮新生
澎湃新聞記者 王琳杰
字號
《魔都與新城·松江|市鎮新生》 視頻編導:姜昊玨 制片:王琳杰 攝影:姜昊玨、呂嘯 剪輯:姜昊玨 撰稿:王琳杰、姜昊玨 調色:江勇 后期:喬等一(實習) 民謠朗誦:李穆乾 片頭動畫:王亦赟 龔唯 海報設計:王璐瑤(11:08)
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廣富林已經是上海最重要的史前聚落之一,也逐步展現出城鎮的雛形。 廣富林遺址保存了自崧澤文化晚期至明清時期的完整年代序列,松江因此被譽為“上海之根”。
據考證,來自不同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在廣富林碰撞、融合。其中,陶鬶就體現了黃河流域龍山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結合,可以證實是跨文化融合的產物。
這里還發現了鑄造技術高超的青銅尊,也說明當時的松江地區手工業已十分發達。
不同歷史時期,松江地區的手工業發展水平都居于前列。明清時期,松江成為棉紡織中心,農戶家家紡紗,戶戶織布。棉紡織業發展程度極盛,“衣被天下,雖蘇杭不及也。” 還產生了專業的交易機構——牙行,成為當時市鎮經濟結構的中樞,人流、物流通達。當時的松江棉布不僅運輸到全國各地,而且還出口到海外,貿易繁榮。
松江布的盛名延續到今天。雖然現在人們已經鮮少使用松江土布,但是,它仍舊承載著松江地區的歷史記憶和文化美學。
“十四五”規劃中,松江新城的定位和功能進一步明晰,將堅持“科創、人文、生態”價值取向,充分運用歷史文化資源,加強G60科創走廊戰略引領作用,打造科技創新策源與高端產業引領的科創之城,建成綿厚歷史與新時代文明交相輝映的人文之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城。
責任編輯:田春玲
校對:張亮亮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