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粉紅女郎》爆火18年:世界上不存在無條件的愛,包括父母
原創 壹心理

笛子|作者
樸素的樹|編輯
朱德庸|圖源
你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愛情和婚姻嗎?
小時候我看《粉紅女郎》,最煩的角色就是劉若英扮演的“結婚狂”,覺得她滿腦子想著結婚,對男人過度付出,太沒有自我了。
現在我快30歲,重溫《粉紅女郎》,竟刷新了對“結婚狂”的印象。
有一幕是在婚禮當天,新郎逃婚。
她覺得給媽媽丟盡臉,走到家門口了也不敢回家,發誓要在三個月內找到男人結婚。
但她一直戀愛失敗,又一直不停地找。
像極了我身邊的朋友們,想結婚,但又不想將就。
一直在“滿足父母和社會的期待”和“做自己”的沖突里掙扎。
前段時間,壹心理和這部劇的原著《澀女郎》作者朱德庸先生聊了聊。
他說,我們都誤解了“結婚狂”。
在他看來,“結婚狂”是一個勇敢、并堅持自己想法的人。
她有一個強大而獨立的自我。
你呢?
你了解真實的你嗎?
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嗎?
你知道你為什么會變成今天的樣子嗎?
以下內容整理自壹心理與朱德庸的對話。


壹心理:為什么說我們都誤解了“結婚狂”?
朱德庸:一個女人敢于說“我就是要結婚”,這就是忠于她自己。
結婚是她自己要的,她并不受到任何社會傳統的影響。她一再地受挫,但是她一再地追求婚姻。
更重要的是,她是抱著一個很純粹的心理。
她要找的是一個她真正愛的人,在她追求婚姻的過程中,不包含任何雜質。
我覺得很多人結婚的想法或者期待,都不夠純粹。
很多人談戀愛就像挑貨品一樣:我今天要談戀愛的對象符不符合很多社會價值觀?符合的話,我才跟TA交往。
如果要談到婚姻,更是要把臺面上的東西都要攤出來:你的收入怎么樣?你有沒有房子?你有沒有車?有沒有一切符合社會價值的經濟基礎?
大部分人都在談一場沒有“愛”的戀愛。
我小的時候看到我們上一代的婚姻,老實說都是千瘡百孔,不堪一擊。
因為他們沒有婚姻最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純粹的愛。
婚姻本身就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維系婚姻需要非常大的力量,而只有純粹的愛情才能夠給予這個力量。
所以我覺得大家還是要回到一個很純粹的想法:今天我如果碰到一個人,我是真正喜歡這個人?我們的個性各方面的想法是契合的?還是我們只是符合了一般社會價值所認同的?這一點很重要。


壹心理:世界上有純粹的、無條件的愛嗎?
朱德庸:我以前常常跟人開玩笑說:愛情就像鬼,每個人都在談論它,但是沒有一個人真正看過鬼。
因為愛情本身就是非常抽象的。就因為它很抽象,所以必須要用你的心去感受它。
很多人會覺得愛情這么飄渺無影的,還是物質最實在。
其實,物質比精神更不可靠。
如果兩個人以物質條件作為結合在一起最重要的考量,當這個東西沒有了,他們之間還剩下什么?
現在的人太現實了,現實到已經沒有任何容得下內心去感受很多事物的空間。

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現代父母最大的一個錯誤,就是對于小孩的教育,小孩的愛情婚姻,甚至職業選擇,都是用父母這一代的觀念去幫他們做決定。其實父母這個時代是會過去的,孩子要經歷的是屬于他們的時代。
我最痛恨的一句話就是,千萬不要讓你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那是世界上最大的恐嚇語。
父母根本不應該太過度地干預小孩的選擇。
當然,小孩自己可能會選擇錯誤。
因為失敗的幾率是非常高的,但是你按照別人的選擇你也有可能失敗,你按照自己的選擇你也有可能失敗。
當你按照自己的選擇失敗的時候,你承受的是你自己所選擇的,在你生命中是可以承受這種失敗的,但是如果你是選擇了別人要你選擇的,當你失敗的時候你是難以平復的。
而且很多事情必須要通過不斷的選擇,不斷的錯誤,不斷的失敗,才能慢慢去學習到真正想走的一條路。


壹心理:人要背叛父母才能自我成長嗎?
朱德庸:我覺得“背叛”這個詞要修正一下。
孩子是一定要“背叛”父母的,但是我所謂的“背叛”不是負面的“背叛”,不是跟父母敵對或是作對。
而是“我可以選擇跟我父母期望完全不一樣的”,也許對父母來說這是這是“背叛”,但是對小孩來說,這是忠于自己。
我認為大多數父母的想法都是錯的,因為在我們的教育里面,永遠只有“我們”,而沒有“我”。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件事,“我們”是由“我”所組成的。沒有“我”,也就沒有“我們”了。
現在人類世界最大的麻煩,就是每個人都想做獅子,想做老虎,但是沒有人要做羊,也沒有人要做牛,做一些大自然里不夠兇猛或者不夠被重視的動物。
但他忽略了,你要一頭鹿去做一只老虎,它一定做得一塌糊涂,你要一匹馬去做獅子,它一定也做得一塌糊涂。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是放棄了自己的選擇,而去選擇了別人希望他所選擇的。
大家都會希望能夠符合社會價值的認同,但是這些東西未必是他自己能夠承受的。
我小時候是一個成績非常不好的小孩,我只喜歡畫畫。
在我小的時候,畫畫就相當于沒出息。那時所有的父母都會讓小孩去選擇理工科,如果你選擇了文科,大家就覺得你完蛋了。
但因為我很喜歡畫畫,當然也有一些陰錯陽差的命運安排,最重要的是我父親從來不禁止我畫畫,他讓我的天賦一直能夠維持下去。最后我一步一步地走,走到今天的我。
我并不是說我的成就有多大,而是說在我成長的過程里,我非常幸運地靠我父親的包容以及我自己的堅持,走出我自己要走的路。
所以我覺得每個人不管戀愛也好,決定婚姻也好,決定自己的事業也好,決定自己的人生也好,都必須要很純粹地忠于自己。
因為那些跟你講“你應該選擇怎么走、你該選擇怎么做”的人,他們最后都不會為你負責,甚至在你的生命中都不會再存在。


壹心理: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該如何做自己?
朱德庸:這是從小就要學習的,父母自己本身就要先學習。
父母在小孩成長的過程里面,常常要跟他說:
你想要做什么?你喜歡的是什么?
你要尊重你自己,然后按照你所希望的去過你這一生。
只要父母在小孩小的時候跟他這樣講,這個小孩在他成長的過程里,自然就會開始獨立去思考:這是不是我要學的?這個是不是我想要的?
我08年出了一本書叫《絕對小孩》,在里面我把世界分成兩個世界,就是“大人世界”跟“小孩世界”。
大人就拼命地把小孩從他的“小孩世界”里面拉出來,讓他趕快進到大人的世界里面,讓他去學習各種技能,讓他以后可以發大財,過很好的生活。
那個時候我就跟大家說,大人一定要尊重小孩的選擇。
我們最悲哀的就是,我們父母從來沒有教我們這些。
為什么我們的父母沒有教我們這些?因為他們的上一代也沒有教我們父母。
所以我們這一代是極度掙扎的,在成長的過程里,想辦法去尊重我們自己的選擇。而這還只是一小部分人的覺醒,大部分人都還是依循了父母。
我們這些少數想辦法為我們自己而活的人,才有機會教我們的下一代。
像我對我小孩的教育很簡單,我一切讓他決定。
我只教他一個,你要尊重自己,然后尊重別人。
你尊重你自己,你就會選擇你所要選擇的。你尊重別人,你也會讓別人去選擇他所要選擇的。
我是畫畫的人,但我從來不教我小孩畫畫,因為他有沒有畫畫的天賦,我根本不知道。
我沒有權力去影響他,因為他爸爸會畫畫,所以就教他畫畫,其實最有可能害了他一輩子。
除非他跑來跟我說:“你可不可以教我畫畫?”
否則我絕不教他畫畫。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很獨特的個體。
我們常常講說地球只有一個,其實“我也只有一個”對不對?
我們既然要愛護只有唯一的一個地球,我們更沒有理由不要愛護,只有唯一的一個我啊。


壹心理:為什么強調童年的力量?
朱德庸:童年的力量,就是你未來長大之后真正支撐你的力量。
其實一個人在成為大人之后,他一切的能量都來自于小時候。
我永遠相信人是帶著天賦來到這個世間的,每一個人都是,只不過這個天賦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的天賦是可以做大事,有的人天賦就是好好過日子的。
天賦不管是大是小,都是人來到這個世間之后,賴以為為生的最重要的技能跟天賦。
只是在他成長的過程里,這個天賦都被大人剝削或者被改變。所以我們拋棄了我們的天賦,去學習、或者去從事一個我們完全陌生的事情。
所以我為什么說童年的力量是最大的,因為童年是一個最純粹的你,還沒有受到污染的你,你所有的想法,你的個性,你對事情的感覺,都在小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
比如說,為什么現代人不快樂?
你一定要常常回憶你的童年,想一想你小時候是什么樣的一個人,你就會發覺你現在已經變成另外一個人了,而這個人就是讓你不快樂最重要的原因。
我覺得每一個小孩都充滿了創造力,是在成長的過程里面,這些創造力都被剝奪掉了,我們的內心已經完全被毒化被污染了,這是很可惜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回到很純粹的童年,重新去認知我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寫在最后
在采訪過程中,朱德庸一直用溫和而堅定的話語,一遍遍地告訴我們:
要忠于自己純粹的內心。
尊重自己的選擇。
然后為自己負責。
如此,才能真正活出你想要的人生。
在采訪的最后,我們問了一個問題:你的婚姻對你的創作影響大嗎?
朱德庸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大啊。
在他看來,他和妻子既是伙伴,也是玩伴,一起經歷了他事業發展碰到所有的困難。
他與妻子的相遇也十分純粹而浪漫。
妻子以前是報社主編,有一次找他約稿。
他開門進到餐廳,只看到她的側面,內心的聲音就一直在說:就是她了。
你說有沒有風險?當然有。
但他覺得不重要。
“就算是錯了都沒關系,因為至少是你自己選擇的。”
僅僅交往幾個月,他們就決定結婚,他完全沒有征求父母的同意,只是回家說了一聲。
而且結婚不擺婚宴,也不拍結婚照。
“結婚全世界只牽涉到兩個人,就是你跟另外一半,其他人都不關你們的事,也不關他們的事。
當我跟別人說,你要尊重自己內心的感覺,我不是在唱高調,也不是在唬別人,我自己這一輩子就是在照著這個方法做的。”
愿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純粹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