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環保部通報9月份群眾舉報案件處理情況,化工企業被舉報最多
12月25日,環保部通報“12369”環保舉報熱線2015年9月群眾舉報案件處理情況,其中,受理舉報數量前三的省為江蘇、河南、遼寧,分別為14件、7件、6件;化工業則是被舉報最多的企業類型,以25件舉報居首。
通報稱,經各地環保部門現場調查處理,受理的73件群眾舉報中,54件舉報確實存在環境違法問題。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其中有18件被查出涉及違法生產、違法建設、違規處置固廢等問題,占環境問題的三分之一。
通報情況顯示,舉報類型最多的是化工業,其次為金屬冶煉加工業,再次為非金屬礦產加工業;存在污染問題的案件中,大氣污染排名首位,其次為噪聲和水污染。
環保部介紹,這些企業因污染物處理不到位、管理不善、設備故障等原因,污染物不能穩定達標排放,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目前,各地環保部門已對查實的環境違法行為依法進行了處理,采取責令涉事企業限期整改、停產治理、處以罰款、補辦環評手續、現場糾正、取締關閉等多種措施,且已得到較好落實。及時消除了污染問題。
澎湃新聞注意到,在被公布的各省被舉報案件中,浙江省紹興市新昌制藥廠被作為典型案例進行通報。
2015年9月9日,環境保護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浙江省紹興市新昌制藥廠生產時產生酸臭異味,影響周圍群眾生活。浙江省環保部門檢查后發現,新昌制藥廠內污染防治設施較為完善規范,群眾反映的酸臭味是由于發酵車間部分產品因氣溫升高,細菌活性增強出現染菌情況,導致發酵渣在板框壓濾操作時產生偶發性異味。
目前,紹興市新昌縣環保局責令該廠對發酵車間進行整改,加裝密閉式高壓板框等設備,盡早調試并投入運行,減少對周邊的影響。
澎湃新聞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新昌制藥廠近幾年來在生產安全以及環保方面的問題屢屢被曝光。人民日報《民生周刊》2013年曾報道,新昌制藥廠是典型的原料藥企,使用原料種類多且數量大、利用率低,從而產生的‘三廢’量大。據浙江當地媒體報道,2011年4月10日,新昌制藥廠一個車間里曾發生工業氣體泄漏,30名工人因中毒而住院。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