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騰訊小米360等六大互聯網公司聯名呼吁運營商打擊流量劫持

12月25日,中國6家互聯網公司通過一紙聲明集體向電信運營商喊話:請嚴格打擊流量劫持!
騰訊、奇虎360、小米科技、新浪微博、美團大眾點評、今日頭條等六家互聯網公司共同發表聲明,抵制流量劫持等違法行為,暗示運營商監管不力,呼吁對方嚴格打擊,并保留進一步采取聯合行動的可能。
6家互聯網公司主要針對的是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流量劫持。聲明直指,流量劫持和偷賣流量中,已有多項證據直接指向某些機構,涉嫌違反《電信條例》等中國法律。
什么是流量劫持?如果你被強制訪問某些網頁,如果你在App內瀏覽網頁時出現彈窗,那么你很有可能遭到流量劫持。
以微信為例。曾有用戶反映,其在使用中國移動網絡時,查看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文章時,在頁面底部始終懸掛著類似狗皮膏藥的廣告,廣告內容則是訂購該運營商的流量加油包。
微信內部人士稱,這種運營商在底層安插的“狗皮膏藥”,網絡內容提供商也無法刪除。
美團方面也表示,解決流量劫持問題,目前抵制應對方法很有限。后續會使用https(超文本傳輸安全協議)來做一定的防止,但也不能最終根治。

有網友質疑:“用移動4G,時不時能在網頁里或者內嵌網頁的App里看到這個界面。頁面右下角經常出一個移動的圖標,點開就是這個界面。 難道是移動劫持了我的網絡鏈接,直接往頁面內容里注入的?移動也太過份了吧?”
目前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流量劫持主要分為兩類:
1、域名劫持。表現為在用戶正常聯網狀態下(如3G、4G和WiFi等狀態),目標域名會被惡意地錯誤解析到其他IP地址上,造成用戶無法正常使用服務。
2、數據劫持。對于返回的內容,會在其中強行插入彈窗或嵌入式廣告等其他內容,干擾用戶的正常使用,對用戶體驗構成極大傷害。
流量劫持不僅讓用戶受損,也讓相關互聯網公司的商譽和利益被嚴重傷害。同時,劫持流量者提供的信息服務,完全脫離監管,可能傳播詐騙、色情等低俗甚至嚴重違法信息。
發出聲明公司中的一名不愿具名的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該公司這個月流量劫持情況尤為嚴重。上個月,關于流量劫持的用戶投訴率是10%,而現在這個數字達到了50%。
微博和美團相關人士也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流量劫持的情況比較明顯,時有發生。第三方監測數據表明,包括三大運營商在內,美團大眾點評網流量的1%到2%都會發生劫持。
據中國網12月22日報道,工信部數據顯示,2015年底,境內被DNS(域名解析服務器)劫持的網站數量繼續攀升。2015年10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0%,達到歷史高峰。
工信部稱,經查證,電信運營商再陷“DNS劫持門”。
所謂電信DNS劫持,是指電信運營商對其所管轄區域的DNS服務器做了某些明顯違背互聯網規范的行為,有時運營商個別人員在利益誘惑下,也會在其所控制的范圍內操作此事。
今年5月,百度曾聯合重慶警方破獲了一起特大DNS流量劫持案,兩名犯罪嫌疑人均為重慶電信正式職工,他們利用職務之便,通過技術手段非法劫持流量,與私營廣告主串通謀取私利并損害用戶利益,不到半年時間涉案金額即高達150余萬元。
除了DNS劫持外,還有ARP攻擊、DHCP釣魚、WIFI偽熱點、WLAN偽基站等,都可以實現流量劫持。流量劫持可能是運營商所為,也可能是某家網站競爭對手所為。
“流量劫持和垃圾短信一樣,是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的情況,因為利益驅使,運營商沒有動力去攔截?!彬v訊內部人士稱。
聲明稱,“打擊包括流量劫持在內的違法行為,不僅關乎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也是包括運營商在內的所有游戲參與者的義務和責任?!?/p>
作為應對,六家公司在對惡意劫持做技術識別和攔截之外,正向有關監管部門報案。
小米方面向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表示,“我們都是受損者,在這個方面訴求一致,希望更多公司站出來維護權益。”
據悉,聲明發出后幾個小時內,幾家互聯網公司主動找上門,希望加入聲明者的名單。
截至發稿,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三大電信運營商對此尚無回應。
我們六家公司(今日頭條、美團大眾點評網、360、騰訊、微博、小米科技),在此聯合表達共同訴求:呼吁有關運營商嚴格打擊流量劫持問題,重視互聯網公司被流量劫持,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
進一步說明,目前的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流量劫持方式主要分為兩類:
1、域名劫持,表現為在用戶正常聯網狀態下(如3G、4G和WiFi等狀態),目標域名會被惡意地錯誤解析到其他IP地址上,造成用戶無法正常使用服務。
2、數據劫持,對于返回的內容,會在其中強行插入彈窗或嵌入式廣告等其他內容,干擾用戶的正常使用,對用戶體驗構成極大傷害。
放任流量劫持將帶來以下嚴重后果:首先,遵守市場規則的公司不能得到褒獎,商譽和利益被嚴重傷害,而違法違規者卻受到鼓勵;其次,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意味著和我們之間形成嚴格的服務契約,流量被劫持,等于用戶不能得到約定服務,從而導致利益受到損害;第三點,也是最讓人憂慮的地方在于,我們提供的信息服務,都是依照國家法律,并在有關職能部門監管下完成,而劫持流量者提供的信息服務,完全脫離監管,甚至可能傳播詐騙、色情等低俗甚至嚴重違法信息,如任由非法劫持泛濫,將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上述兩類劫持和偷賣流量等行為,已有多項證據直接指向某些機構。鑒于劫持行為已涉嫌違反中國法律,如《電信條例》等,因此,我們在對惡意劫持做技術識別和攔截之外,也向有關監管部門報案。
我們發表聯合聲明,是為引起全社會重視,我們不排除視事態發展,進一步采取聯合行動的可能。
最后,我們再次呼吁,打擊包括流量劫持在內的違法行為,不僅關乎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也是包括運營商在內的所有游戲參與者的義務和責任。我們期待社會各界充分重視問題的嚴重性,采取共同措施抑制劫持,共同打造一個健康、誠信、有序的市場環境。
特此聲明!
聯合聲明企業(按漢語拼音首寫字母排序)
今日頭條、美團大眾點評網、360、騰訊、微博、小米科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