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養老推廣“長者照護之家”,探索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制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也是率先開始探索養老服務的城市。為了解決老年護理服務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難,近期,上海市政府已要求發改委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抓緊研究建立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這是12月23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
2020年全市老年護理床位要占戶籍老人1.5%
上海副市長時光輝介紹,上海一直在探索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點的養老服務供給新路徑。2014年下半年起,上海開始推一種新的養老服務設施——“長者照護之家”,既能提供短期住養服務,又能提供日間照料服務,還能為居家養老提供專業服務和支撐。同時,上海也促進原居安養,使老人在不離開熟悉的社區環境的前提下享受專業化養老服務,也便于老人家屬和子女日常探望。
2015年,上海將建設20家“長者照護之家”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目前,全市已建成22家“長者照護之家”,主要利用社區現有公共設施或改造閑置物業建成,規模多在10-49張床位,也能夠連鎖化、規模化發展。2016年,全市將再增50家。
同時,上海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有一定規模的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醫療機構,2015年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新增50家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已經全部完成。到2017年,上海將實現15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均設置醫療機構;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養老機構提供服務支撐。今后,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要與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長者照護之家等社區托養機構全面簽約,到2020年,全市老年護理床位要占到戶籍老年人口的1.5%。
針對老年護理服務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難,時光輝透露,近期,上海市政府已要求發改委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參與,抓緊研究建立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他表示,從全世界的經驗來看,長期護理保險是一項較好的制度,能夠使老年人得到更好的服務,能夠形成更加穩定的市場預期,把各方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目前對這項制度的研究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和上海市人大的支持。
將出臺政策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
據了解,上海正在探索建立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體系,2014年起這項工作在徐匯全區和閔行、楊浦、普陀、浦東新區的部分街鎮先行試點,取得了積極進展。2015年下半年以來,上海以徐匯試點成果為模板,在全市各區縣全面推開。今后,所有新增的養老服務設施,無論通過新建還是存量調整設立,凡是提供基本養老公共服務的,老年人提出申請,都要經過統一需求評估,根據照護等級,匹配相應的服務類型。
時光輝還透露,由上海市發改委牽頭制定的《關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本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將于近期出臺。該《意見》明確,要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政府投資新建的養老機構、養老服務設施,實施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改革,積極推進“委托經營管理”。
該《意見》對當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面臨的土地、融資、稅收等問題,在現有法規政策允許的框架內,盡最大限度予以突破,比如:創新養老服務金融支持政策,鼓勵銀行開發適合養老服務機構的信貸產品,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養老服務貸款給予風險補償,積極開展債券品種創新,支持企業申請發行養老產業專項債券。同時,完善土地供應政策,企事業單位、個人對城鎮現有空閑的廠房、學校、社區用房等進行改造利用,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經規劃批準臨時改變建筑使用功能從事非營利性養老服務,且連續經營逾一年的,五年內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價,土地使用性質也可暫不變更;民間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可依法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此外,還將全面落實各項稅收優惠與養老服務機構優惠政策,如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全額免征、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減半收取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養老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等亦有優惠措施。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