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看完《尋龍訣》,說說僵尸到底是個什么鬼?

欒保群
2015-12-21 18:58
來源:澎湃新聞
? 翻書黨 >
字號

【編者按】

根據天下霸唱的小說《鬼吹燈》改編的電影《尋龍訣》正在上映。電影里,黃渤扮演的王凱旋把一個黑驢蹄子塞進大粽子的嘴里,制服了它。所謂“粽子”就是墓穴里保存比較完好,沒有腐爛但已經尸變的尸體,也就是僵尸、惡鬼之類。用黑驢蹄子能制服僵尸?這應該是天下霸唱的獨創。但在文學中,僵尸并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澎湃新聞獲得授權摘錄欒保群所寫的《說僵》一文。

沒錯,這里要說的“僵”正是“僵尸”,但所以不在題目上標明,只是因為“僵尸”一詞實在過于含糊。從廣義上講,那僵尸是極平常的東西,只要人死了,血液凝固,就會僵硬,成為僵尸,古書中常說的“僵尸遍野”、“僵尸如麻”,即是此類,除了醫學研究者,想必沒有人會對這些有探討的興趣。至于狹義的,則是那種可能連醫學研究者都沒興趣的東西,卻是此處要說的。但這狹義的僵尸仍然是概念含糊,因為它本身就包括兩種性質不同的“異物”。

周作人在《文藝上的異物》一文中說:“在中國小說上出現的僵尸,計有兩種。一種是尸變,新死的人忽然‘感了實氣’,起來作怪,常把活人弄死,所以他的性質是很兇殘的。一種是普通的僵尸,據說是久殯不葬的死人所化,性質也是兇殘,又常被當作旱魃,能夠阻止天雨,但是一方面又有戀愛事件的傳說,性質上更帶了點溫暖的彩色了。中國的僵尸故事大抵很能感染恐怖的情緒,舍意義而論技工,卻是成功的了?!敝盟f僵尸分兩種,大抵本于紀昀,見于《閱微草堂筆記》卷十:

僵尸有二:其一新死未殮者,忽躍起搏人;其一久葬不腐者,變形如魑魅,夜或出游,逢人即攫?;蛟唬骸昂调杉创?。”莫能詳也。

其實紀昀所說的第一種僵尸,是指人初死后的尸體僵硬,這種僵本來是正?,F象,但個別的卻不幸為邪物所乘,跳起來作怪。好在作怪期間發生的一切,與尸主的靈魂并不相干。這個尸主在生前可能是一個很善良甚至很崇高的人,而在“它”折騰完別人再重新回到正常狀態之后,又依然是個規規矩矩的尸體,家屬和生前好友照樣要對他默哀致敬,甚至念上一篇漂亮的悼辭。也就是說,尸體的本主以及其靈魂對這場尸變的嚴重后果沒有任何責任,連三七開都無須的。這種東西之作怪不在于他的“僵”,而在于僵后之“變”。

而本文主要想說的是知堂講的“第二種”,但也不只是如他所說的“久殯不葬的死人所化”,更多的是“久葬不腐”的產物。這種東西在筆記小說,同時也在民間,有它特定的稱呼,就是一個字,“僵”;但往往附上一個前綴,如“毛僵”、“白僵”之類,而這些東西如果作祟,則也稱之為“走僵”。以上所述,就是本文題目只用一個“僵”字的緣由。

而不腐的僵尸,在還沒有“異化”為“僵”之前,是曾經有過很風光甚至可以稱為輝煌的歷史的。古代的人死了,那些闊人,特別是帝王之類,總想讓自己的尸首永存,求仙不得,退而求其“僵”,算是不能永遠“萬歲”下去的補償,用金用玉用水銀用云母用珠寶,用黃腸題湊,用金縷玉衣,目的只是讓尸體不腐,似乎如此就可以近似于永生了。而對于自己的仇敵,則想盡快地毀滅他的尸體,暴尸、戮尸、磔尸、銼尸、裂尸,有的碎尸萬段還不行,要焚尸揚灰。

在這種社會觀念下,如果在挖掘墳墓時發現某人的尸體不腐甚至面容如生,那往往是因為尸主生前有什么德行或道行,所以這發現也就要作為值得艷羨的“美談”而為人所傳播,以至載入青史?!度畤呵铩酚幸欢斡涊d:“晉義熙九年,盜發故驃騎將軍卞壼墓,剖棺掠之,壼尸面如生,兩手悉拳,爪生達背?!保ā短接[》卷五百五十七引)這卞壼在東晉時做到尚書令,在朝廷中是地位僅次于司徒王導的大臣。他立朝忠正,在蘇峻造反時率兵出征而被殺。所以他的“尸面如生”,還有死后指甲的繼續生長,就是生為忠臣的靈應。再如《新五代史·閩世家》,記閩王曦為世子時,倔強難制,國相王倓每抑折之。后來王曦登位,而王倓已死,曦即命發冢戮其尸,開墓后王倓面貌如生,戮尸時血流被體。王倓的尸身不腐而寫于史冊,大約也是史臣認為和他的“正氣”相關。但如果把尸體是否“如生”來作為判斷忠義與否的標準,那也是很不穩妥的,否則評價人物,就不是蓋棺,而是開棺論定了。有名的忠臣史可法,死后不終朝而尸首即爛,而奸閹魏忠賢死后的尸首偏偏數年不朽,有人解釋說這是老天爺故意如此,為的是不讓忠臣有暴尸之辱,而讓奸閹等待開棺受戮尸之刑。(愛拍雍正爺馬屁的文人們對呂留良的尸身不腐也是做如此解釋的。精于用圣經賢傳來“格物”的筆桿子們很是巧舌如花,不管怎樣都能編造出既合于皇上的“天意”也能滿足自己“人欲”的理由的。)

與此相類的還有唐朝著名的忠臣顏真卿。他在作為天朝使臣勸諭叛鎮李希烈時,被李縊死。死后其尸殯而未葬。及至李希烈被平滅,“真卿家遷喪上京,啟殯視之。棺朽敗而尸形儼然,肌肉如生,手足柔軟,髭發青黑,握拳不開,爪透手背”,那影響則是“遠近驚異焉”。(《玉堂閑話》卷五)顏真卿尸身不腐,儒生們是愿意解釋為忠烈之氣所致的,但顏真卿還是一個修道者,所以道士們就此便造出了他成仙的傳說,尸體在舊棺木中是面貌“如生”,但再裝到新棺材中卻又不知不覺地消失了,原來他早已“尸解”成仙了。僵尸被認做尸解成仙的遺蛻,這樣的例子就太多了,如后漢時的鮑蓋,死后既葬三十年,忽然托夢于妻,言當復生。妻發棺,其尸如生,只是沒有氣息,而墓中所燃燈竟三十年未滅。(《寶慶四明志》卷十一引《輿地志》)。五代時后唐大將郭崇韜征四川(前蜀),至汶州,見古冢有尸如生,命以重禮葬之。夜夢尸主謂曰:“我已為太乙真人侍者。既能葬吾,可以免禍。”(見宋張商英《蜀梼杌》卷下。但郭崇韜平蜀之后卻被誣殺,這神仙跟班說的話一點兒也不算數。)

也許是此說使得僵尸帶了“仙氣”,于是而有僵尸之肉可以做藥物之說。此說最早見于南朝時的《異苑》,其書卷七載宋文帝義熙年間,漢末術士京房之墓為軍士所盜,其尸完具,當時以為“僵尸人肉,堪為藥”,于是軍士便你一刀我一刀地把這藥材分割了。人成了仙而遺蛻卻要被凌遲,這也是修仙者始料未及的。這一說法可能到了五代還為人所相信?!杜f五代史·朱瑾傳》中說到忠于楊氏的朱瑾自殺之后,權臣徐溫“以瑾尸暴之市中。時盛暑,肌肉累日不壞,至青蠅無敢輒泊”。于是“人有病者,或于暴尸處取土煎而服之,無不愈”。到了他被埋葬之后,“是時,民多病瘧,皆取其墓上土,以水服之,云病輒愈,更益新土,漸成高墳”。就因為朱瑾的尸首死后沒有立即腐朽,所以讓這塊墓地竟成了免費的藥鋪。

再一種僵尸不腐則是如前所說,因為得金玉云母諸寶物之氣的緣故,但那不腐的結果也仍不見佳。如《后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所載呂后及西漢諸后妃之尸,“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五所載吳孫休時,戍將于廣陵掘諸冢,有一大冢,似公侯之冢。破其棺,棺中有人,發已班白,衣冠鮮明,面體如生人。棺中云母厚尺許,以白玉璧三十枚藉尸。兩耳及孔鼻中,皆有黃金,如棗許大。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一“墓尸如生”條載盜發一宋時古墓,“破棺,無穢氣,顏色如生,口脂面澤,若初傅者。得金銀首飾器皿甚多”。清人俞樾《右臺仙館筆記》卷十六載,徽州大姓潘氏,為遷葬發棺,“尸臥棺中,容色如生,衣服亦未壞。視其棺和所題識,蓋已一百二十八年,而儼然如新死者。或曰:其中有寶珠,尸之不壞,職是故也。”近人劉成禺《世載堂雜憶》記孫殿英掘西太后陵,當時將棺蓋揭開,見霞光滿棺。俯視棺中,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長白毛寸馀;霞光均由棺內所獲珠寶中出。

此類記載見于舊籍者甚多,大抵帝王豪貴之家崇尚厚葬,多瘞金銀寶物,以圖不朽,那結果就是引來或私營或官營的盜墓者,正如孔老夫子所說,以寶玉殉葬,“譬之如暴骸中原也”(《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篇》),不僅寶物被掠,尸主也往往大受凌辱殘毀,甚而出現奸尸的虐行。除了前引赤眉一條外,干寶《搜神記》卷十五記有漢桓帝馮貴人死后七十馀年發冢被奸,《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十載唐玄宗華妃死后二十八年發冢被辱,就連漢高呂太后及慈禧老佛爺這樣的老太婆,都難逃此厄,可見只在小姐太太的牙床上滾一滾的心態要算是極溫雅蘊藉的了。元初惡髠楊璉真伽發南宋諸帝之陵,其中理宗最為厚葬,而其尸受辱也為史中帝王之最:

理宗之尸如生?;蛑^含珠有夜明者,遂倒懸其尸樹間,瀝取水銀,如此三日夜,竟失其首。或謂西番僧回回,其俗以得帝王髑髏,可以厭勝,致巨富,故盜去耳。(周密《癸辛雜識別集》)

由上可見,“僵尸”的存在由來已久,人們或把它入藥,或由它出寶,任人碎割和凌辱,他們自顧尚且不暇,哪里有什么作祟之說?當然,如果廣義地說僵尸作祟,也可以把一些女鬼出墓與生人幽媾的事牽合進來,如《搜神記》卷十六所記鍾繇事,有美婦人常來,后尋其跡,至一大冢,中有美婦,形體如生人。但這些其實都是一個普通女鬼與生人幽媾的故事,只是這個女鬼的尸體尚未腐爛而已,雖然此鬼不利于生人,但與后世那種窮兇極惡的僵尸完全不同。此類故事在清代以前并不少見,但都沒有特別強調鬼物的僵尸性質。所以我認為,僵尸作祟的故事出現得很晚,據我涉及的材料,這只不過是到了清朝才有的事。

清代的僵尸,也就是“僵”,從外形上就已經是恐怖的鬼物?!懊婵莺谌缗D,目眶深陷。”(袁枚《子不語》卷十三“僵尸求食”)這還是接近僵尸的本來面目,即是現在出土的“樓蘭美女”,估計其玉容也不過如此。但也有一說,道這干尸夜間出來作祟時,就變了模樣,于是而有了“僵尸夜肥晝瘦”之說:

俞蒼石先生云:凡僵尸夜出攫人者,貌多豐腴,與生人無異。晝開其棺,則枯瘦如人臘矣。焚之,有啾啾作聲者。(《子不語》卷二十四)

不知這位俞先生白天夜間考察過多少僵尸,竟能歸納出這個結論,反正這“一家之言”并未被人們所接受。在清人筆記中,人們談到的僵尸,形象全無可恭維之處,而其中大多都是全身生出不同顏色的“毛”,如《子不語》卷二十二“僵尸抱韋馱”:遍身白毛,如反穿銀鼠套者,面上皆滿,兩眼深黑,中有綠眼,光閃閃然。《閱微草堂筆記》卷七說是“白毛遍體,目赤如丹砂,指如曲鉤,齒露唇外如利刃”。更有甚者,僵尸索性就是厲鬼和飛天夜叉了。戴蓮芬《鸝砭軒質言》卷二“僵尸三則”中說一僵形如披發頭陀,面目猙獰,齒巉巉如鋸,持小兒足大嚼。《子不語》卷十二“飛僵”中云山中出一僵,能飛行空中,食人小兒。

這樣恐怖而兇殘的僵尸在清代以前的筆記小說中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而據說這些僵之兇惡還有等級之分,其區別可由毛的顏色看出,而因毛的顏色不同,則又有“白僵”、“紅僵”之稱。徐崑《遯齋偶筆》卷下“僵尸”條所述幾具僵尸全是“白僵”,俞鳳翰《高辛硯齋雜著》說得更為具體:

窗外立一人,面白,身火赤,向內嬉笑。忽躍入,徑至仆榻,伸手入帳,捩其頭拔出吸腦有聲,腦盡擲去頭,復探手攫腸胃,仍躍去……某術士頗神符篆,聞之曰,此紅僵也,幸面尚白,否則震霆不能誅矣。

這是說白僵是紅僵的初級階段,已經兇厲如此,而自白而紅,則僵尸的兇厲就隨著增加,以致天上派下的雷神都無可奈何。《子不語》卷九“掘冢奇報”中列舉了幾種僵尸,其中有紫僵而無紅僵,大約是同物而異名,或者是紅得發紫而又有向更高段位發展的過渡狀態。那更高的一級即是“綠僵”。《子不語》卷十中有“綠毛怪”一條,還有《右臺仙館筆記》卷四、李慶辰《醉茶志怪》卷二“旱魃”條,都有綠僵的記錄。赤目如火,遍體綠毛,那形象已經相當恐怖,但細想起來,城隍廟或三節會上泥塑以及人扮的鬼差也并不比它差多少,綠僵的可怖仍然沒超出人的想像范圍。又有“黑僵”,但在《子不語》卷二“秦中墓道”中稱作“黑兇”,這大約是西北人的叫法:

秦中土地極厚,有掘三五丈而未及泉者。鳳翔以西,其俗:人死不即葬,多暴露之,俟其血肉化盡,然后葬埋,否則有“發兇”之說。尸未消化而葬者,一得地氣,三月之后,遍體生毛,白者號白兇,黑者號黑兇,便入人家為孽。

所謂白、紅、綠、黑,很明顯是面部與身上的顏色,但都不是指皮膚,而是指身上的毛。 所以袁枚說的“毛僵”應是概指諸種毛色之僵,以與無毛之僵相區別。因為還有不少故事中的僵是無毛的,無毛之僵明顯道行尚淺,還不足以為孽。但除了上述諸毛僵之外,竟然還有生鳥羽的“飛僵”?!队遗_仙館筆記》卷四記一僵云“上半身生獸毛,下半身生鳥羽”,《子不語》卷十二更有“飛僵”一條,說“能飛行空中,食人小兒”。除此之外,僵又有自重而輕分為“游尸、伏尸、不化骨三種”之說(袁枚《續子不語》卷五),有“干麂子”之說(《續子不語》卷四),這些愈演愈“厲”的東西都是清初不足百年所獨有的產物,這確實讓人很難理解其緣由所在。但綜合來看,諸僵雖然都被寫得極為獰惡可怖,但與其他惡鬼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那身上的“毛”,而諸僵的身世之謎大約也就在此處可以解開。

我對自己掌握的材料大致分析了一下,這些“記錄”的作者除了《醉茶志怪》的李慶辰是天津一帶人之外,基本上都是南方人,而且關于僵尸的故事,僅有不足十條是出于北方,絕大多數都是出于南方,而且尤以江南的南京、揚州及太湖周邊地區為多。這些地方低下潮濕,節令一入梅,衣物特別是與皮革有關的東西生“毛”的事是司空見慣。其實就是北方,到了淫雨或者溽暑時節,也照例會出現這種現象,所以我們那里就有“這天兒悶得快讓人長毛了”的話。那么,僵尸會不會生毛呢?如樓蘭美女一般的干尸是沒什么希望了,可是新葬而未腐的尸體卻極可能在地下生“毛”。我沒有這方面的實踐,自然沒能親眼見到,只能想當然了,但明以至清代的人卻是肯定出過不少具有這方面實踐經驗的人才的。也就是說,從明代開始,民間有一種堂而皇之的掘墓之風,而且所掘的正是新葬之墓!

這就引出另一個惡劣風俗的話題,即“僵尸化為旱魃”之說。旱魃之為物,其來甚遠?!墩f文解字》:魃,旱鬼也。段注:“魃,旱神也。此言旱鬼,以字從鬼也,神鬼統言之則一也?!边@旱鬼或旱神古代有數種說法,為人熟知的一為黃帝時的天女“女魃”,二為《神異經·南荒經》所說的:“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裸形,目在頂,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钡押调膳c人的尸體牽扯到一起,則起于明代北方的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那里每遇亢旱,人們便指新葬尸骸為旱魃,必聚眾發掘,磔爛以禱,名曰“打旱骨樁”。(明黃瑋《蓬窗類記》卷二) 但并不是所有的尸骸全是旱魃,只有生了白毛的“毛僵”才是正身。千里赤旱原來都是墳里那個家伙在搗鬼,自然應該把它找出來除掉的。但是新葬之墳有的是,要想排查,卻不像敲開門查戶口那么簡便,所以必須要請專業人士,也就是鄉村里的巫師術士之類,由他們縮小搜查范圍。明于慎行《榖山筆麈》卷十四記有一法,是在深夜用火去照那些墳墓,如果某墳墓上有光焰,里面即是毛僵。但各地的巫師們風格和手段并不一致,明謝肇淛《五雜俎》所記的則是另外一種,即只挖新死小兒之墳。這也許是因為傳說中的旱魃只有二三尺高,正與小兒體形相稱,但更主要的原因,也許是掘小兒墳要比掘人家父母的墳所受到的抵制要小得多。但抵制總還是要有的,一開始肯定要進行說服教育,讓主人以大局為重,而且申明,那里面的尸體已經為旱魃所借用,與貴公子或千金并無關系,所以也不會對貴家族的聲望有不良影響,更不會記入檔案等等,可是如果對方冥頑不化,便不能長久地“溫良恭儉讓”了,那時往往會釀成武斗,再造出一些新的尸體:

燕、齊之地,四五月間,常苦不雨,土人謂有魃鬼在地中,必掘出,鞭而焚之,方雨。魃既不可得,而人家有小兒新死者,輒指為魃,率眾發掘,其家人極力拒敵,常有叢毆至死者。時時形之訟牘間,真可笑也?。ā段咫s俎》卷一)

但如果只挖小兒墳,還算對打擊面有所“節制”,如果小兒墳挖完,旱情還沒有緩和,群情“激憤”起來,后果就會更為嚴重。凡是新葬之墳就要“有棗沒棗打三竿”,不挖出一個生毛的家伙就不歇手。而且更糟糕的是,如果掘墳掘上了癮,從中嘗到了甜頭,就是找到了一個毛僵也不肯罷休,那結果就可能是新葬之墳無一幸免,而墓中殉葬的東西自然也就不翼而飛了。因為那時就已經有人發現,在這“打旱骨樁”運動中的一些勇敢分子其實夾雜著私心,不僅僅是假公濟私,撈些財物,而且正如《蓬窗類記》所指出的:奸詐往往借禳旱為名以報私仇。這些勇敢分子很具鼓動性,扇風點火,推波助瀾,往往一下子就糾集千百人,面對這些胸懷義憤而身攜鐵器的人流,誰要是敢攖其鋒芒,非把自己變成“旱骨樁”不可。于是到了弘治年間,都御史屠滽專門為此事上疏,奏請嚴行禁止,“置作俑者于法,諸為從者,悉隸邊地戍籍(也就是常說的“充軍發配”了),由是其風稍戢?!彼^“稍戢”,只是一句體面話,其實就是根本不能制止。

不管是發橫財也好,泄私憤也好,但從名義上說,這些愚民的暴行卻有一個正當的理由,那就是“抗旱”。這種暴力抗旱雖然受到官府的禁止,但對于被旱情逼紅了眼的農民們,這些禁令往往成為一紙具文,弘治年間綱紀尚存,也不過是“其風稍戢”而已。于是有些地方的官府施行一種有條件的放任政策,如閑齋氏《夜譚隨錄》卷二所記為北京郊外事,官府規定,民間如果掘出了毛僵,必須申報官府,驗明正身之后方能焚燒。這種“約束”就等于承認了打旱骨樁的合法性。帝輦之下,尚且如此,可以想像,在法制混亂的明朝后期,那種掘墳抗旱不斷升級的局面怎么能得到控制呢?明末農民大起義的一個原因是連年大旱,我想,在各地小股起事之初,總有一些是以打旱骨樁來開場的吧。

但古人是憑借哪樣的觀念做依據,把僵尸與旱魃這素無往來的二位拉到一起的呢?從《農政全書》和《天工開物》之類的書中自然是找不到其間因緣的,這只能從記錄了一些民間巫術的筆記中去搜索。明代之前從來沒有這方面的記錄,但卻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原來在宋代時就有一種說法,認為僵尸是很能“吸水”的。《夷堅乙志》卷五“劉子昂”條中說到和州知府劉子昂為一鬼物所祟,便請來一個道士除妖。道士經過分析,認為作祟的是尸妖,而且就在府衙之內。但內外衙那么大的地方,總不能整個兒地大揭蓋兒吧,而道士則自有“探測”之術。他命人挑了幾十擔水,傾瀉在院中,其一隅方五六尺許,水至即干,掘下去,果然是一具“僵而不損”的尸體。

但道士的這一高見,在宋代卻只用于拿妖作怪,正如不龜手藥僅用于“洴澼洸”,真是埋沒了知識和技術,以后竟然失傳了。但到了明代,也許是鄉村知識分子“格物致知”的能力大有提高,也許是他們從古書以及日常生活的經驗中得到了啟發,于是就恍然:僵尸所以能不腐,而且生有白毛,就需要保持尸內的水分,這樣就可以把它們想像成一個吸水的怪物。而人們的聯想能力高不可測,居然能想像出這一個僵尸能把方圓幾百里天上地下的水都吸干。而如果把這旱魃砸爛,那么它所吸收的那些水分就會得到釋放,于是而油然生云,沛然作雨了。

但明代被誣陷為“旱骨樁”的諸位僵尸,也只不過生有白毛而已,并沒有任何可怖可駭之處,而在被掘、打、砸、燒的全過程中,他們至多不過是吱吱地“叫”上幾聲,從來沒有任何反抗,更不用說為厲為祟了。所以到明代為止,僵尸的表現仍然可以說相當紳士的。但不幸的是,到了清代的南方,這些僵尸的性質就發生了向惡的轉化,變成前面所介紹的形形色色的毛僵。

北方打旱骨樁的故事肯定傳到了南方,但南方似乎并沒有把它作為抗旱經驗運用,從記載中也找不到這方面的實例。這自然與江南比北方較少干旱有關。周作人說僵尸“常被當作旱魃,能夠阻止天雨”,讓人感到諸僵在南方好像更有益于防洪防澇似的。當然江南也沒有挖墳掘墓尋找旱魃,讓他們像天女魃制止蚩尤的大風雨那樣做抗澇的功臣,但至少把諸僵的致旱惡跡給忽略了??墒沁@一“忽略”并不是對諸僵的寬容,北方僵尸為人們所掘除,是把他們當成旱魃的寄生物,而南方的毛僵作祟,則是尸體本身的行為,這實際上加重了諸僵的犯罪情節,把他們由不知情的從犯變成了主犯。北方的僵尸只是躺在棺材中在附體的旱魃指使下制造旱情,而南方的僵尸則是跳出棺材,做起殺人越貨的恐怖分子勾當了。(聲明一下,以上所說的南方、北方,只是取其大致,并不絕對。)

僵尸要想跳出棺材,要有一個起碼的條件,就是棺材蓋能夠掀開,那就需要或者是墳塋失修而棺木外露,或者是周作人所說的“久殯不葬”,棺材就擺在地上,對僵尸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門朝上開的活動房子。

早自六朝以前,南方就有人死之后棺木長期厝置不葬的陋俗,此俗雖然北方少見,但也始終存在著。這一陋俗受到了中原南遷人士的非議,那大多數的言論是來自儒家的“孝道”,而在幽冥文化中的反應,則是出現了“不葬之咎,尸化為妖”之說(梁·任昉《述異記》上)。如果尸體不及時葬埋,長期厝置,那東西就會變成妖怪。這說法自然是反對“久殯不葬”的,但并沒有說這尸妖是“僵尸”。六朝至明末的一千多年,南方北方都沒有出現因久殯不葬而僵尸作祟的故事,即使那厝棺中尸體已經化為枯骨吧,讓它成精成怪的鬼故事也極為少見。試想一下,不孝子把老爹老媽的棺材就扔在露天地里,這二老已經夠可憐了,再讓他變成尸妖,實在讓人于心不忍。而且不孝子往往是自小嬌慣的結果,那二老就是成了妖,可能也只會到別人家里鬧事,不孝子是不會替他的二老承擔任何責任的。既然這樣的尸妖對不孝子沒有任何教育意義,也就沒有去編派它的必要了。但另外一種反對“久殯不葬”的鬼故事卻有不少,多是由冥府出面懲罰不孝之子的,如宋人江休復《醴泉筆錄》卷上記故三司副使陳洎卒后,附靈于婢子云:“本當得為貴神,只因生不葬父母,今謫作賤鬼?!焙檫~《夷堅甲志》卷七“羅鞏陰譴”條載,羅鞏科舉屢不得意,向神祈問前程,有神見夢曰:“你父母久死不葬,已得罪陰間,趕快回老家吧,還問什么前程!”只是到了明清之際,這種懲罰愈形嚴厲,便偶爾出現直接由亡者的鬼魂懲罰其子的故事了。如清初人董含《蓴鄉贅筆》卷下“濮孝廉”條,即是未能得到安葬的父母施報于其子,竟不惜令其橫死,那怨恨是夠刻骨了。但盡管如此,編故事的人還是不忍心讓這些不能入土為安的可憐鬼魂化為厲鬼或尸妖,所以“不葬之咎,尸化為妖”的說法一直難于得到鬼故事的支持。

可是到了清代,大約是受到“毛僵”故事的啟發吧,人們便進一步做了發揮,拋掉“親死不葬”這一道德化的主題,只在“尸化為妖”上做文章,于是大批的僵尸之妖便從厝置不葬的棺材里出現了:《遯齋偶筆》卷下“僵尸”條云“一客宿逆旅,空院三楹,其一楹乃停櫬(棺材)所也?!遍e齋氏《夜譚隨錄》卷二“尸變”條云“樓下臨叢葬處古冢累累,不止十百,更有未葬而甃厝于茂草間者凡十馀柩?!庇狲P翰《高辛硯齋雜記》:“沈夢巖因事寓西湖上某寺,寺旁屋數十楹,為歷來厝棺之所?!庇狎浴秹魪S雜著》卷九“端公”條云“鄰人女卒,力不能葬,寄棺于剎?!薄蹲硬徽Z》卷二十二“僵尸抱韋馱”條所記亦為佛寺中厝棺。《右臺仙館筆記》卷四云:“金陵自遭兵燹后,往往于城中住屋內掘得棺木,蓋皆亂中渴葬者?!币陨线@些都是產生僵尸的厝棺。雖然還有一些故事中的毛僵產生于圮毀的墳塋中,但厝棺中的僵尸無疑更引人注意,這不能不說其中隱藏著編故事人的用心,那就是為“不葬之咎,尸化為妖”制造證據。所以故事最后還是要回到道德的主題上。知堂認為僵尸故事“舍意義而論技工,卻是成功的”,似以為無“意義”可言,這未免有些武斷。但燕人紀昀說的“久葬不腐”到越人知堂的嘴里卻改成“久殯不葬”,便不能不讓人佩服他直覺的準確。

周作人說僵尸故事中“一方面又有戀愛事件的傳說,性質上更帶了點溫暖的彩色了”,我讀的書無法與知堂相比,所以沒發現什么引人綺膩遐思的僵尸戀愛故事。但僵尸故事編到后來,卻也不全是猙獰恐怖,也加進了不少人性化的內容,卻是事實。比如僵尸開店,僵尸會親家,僵尸愛財之類的故事,就有雖不可親但也可笑的一面。而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僵尸中竟然出現了專門制止同類作惡的僵尸之神“朱八相公”。 這倒是有些“溫暖的彩色”,甚至是“希望的曙光”了。

(本文選自《捫虱談鬼錄》,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吉首市| 马山县| 长白| 湘乡市| 藁城市| 千阳县| 麻江县| 晋城| 淮滨县| 石家庄市| 津市市| 东乡族自治县| 陇南市| 佳木斯市| 凤凰县| 兖州市| 板桥市| 运城市| 南靖县| 泉州市| 邵东县| 长寿区| 申扎县| 同仁县| 慈利县| 永泰县| 鱼台县| 临汾市| 铁岭市| 张家口市| 治县。| 内乡县| 孟州市| 宜黄县| 祁门县| 上饶县| 晋州市| 古丈县| 民和|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