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來這么多酷酷年輕人,都喜歡玩針織?
原創(chuàng) 分享生活靈感的 Voicer

在前不久的東京奧運會中,你可能沒注意跳水男子雙人十米跳臺的冠軍是誰,但你多半看到了英國跳水王子Tom Daley在觀眾席上專心編織的照片。
英俊男孩和可愛針織的反差,加上Daley能與記憶中邊看電視邊織毛衣的媽媽奶奶相媲美的嫻熟手法,讓社交媒體年輕人的目光一夜之間聚焦到針織上,直接給Daley早前專為他的針織作品開設(shè)的Instagram賬號增加了25萬粉絲。
除了感嘆這名27歲的新晉奧運冠軍的心靈手巧,人們還很好奇:他為什么喜歡針織,還有他織的到底是什么?


Daley可不是針織新手,早在2020年9月,他在專為自己的針織作品開設(shè)的Instagram賬號上就已經(jīng)po出了工藝十分成熟的作品。



@madewithlovebytomdaley上的早期作品
Daley喜歡色彩活潑的粗毛線,織法多樣五花八門,成品的精致完全可以和專業(yè)針織產(chǎn)品一較高下。
其實光看賬號的名字,你就能感覺到Daley在編織這些東西時抱著什么樣的心情:在他的作品中,有為4歲的兒子織的毛線帽、為朋友家的斗牛犬織的衣服、為母親的貓織的貓沙發(fā)、為親朋好友量身定制的毛衣,也有為自己織的開衫、背心甚至泳褲……












網(wǎng)友評論:可以給你的針織再發(fā)一塊金牌!
這些針織作品成了Daley向別人傳達愛意的媒介,不過除此之外,他喜愛針織還有一個關(guān)鍵原因:跳水壓力太大了,針織讓人感到身心放松。
最近,Daley織成了兩件與奧運有關(guān)的作品:一是一件精心設(shè)計的奧運元素白色開衫,二是一只用來收納那枚奧運金牌的保護套,一面圖案是英國國旗,另一面是日本國旗。


在發(fā)布這件毛衣的社交媒體頁面上,Daley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腦瘤慈善機構(gòu)籌款,以紀(jì)念因腦瘤去世的父親

可愛金牌套套
這位賢惠能干的跳水王子似乎大大勾起了年輕人對針織的興趣,不過,這早已不是年輕人第一次被“織毛衣”吸引了。Voicer又在社交媒體上挖出了3位熱愛針織創(chuàng)作的酷酷年輕人,速來看看吧!

長最酷的臉,做最可愛的毛衣
@ellaemhoff

乍一聽Ella Emhoff,你可能不知道是誰,但說起那個今年年初在美國總統(tǒng)就職典禮上,用一身無可挑剔的Miu Miu大衣驚艷全世界的副總統(tǒng)Kamala Harris的繼女,你一定能想起來。


上為總統(tǒng)就職典禮上身著Miu Miu的Ella Emhoff
下為Ella Emhoff作為模特出鏡Proenza Schouler大片
這個戴金絲邊眼鏡、一頭羊毛卷、有許多怪怪紋身,笑起來甜甜、冷著臉酷酷的紐約女孩,可絕不是空有外表。她是Parsons設(shè)計學(xué)院紡織專業(yè)學(xué)生,還是IMG旗下的模特,今年剛在紐約時裝周T臺上亮了相。
不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打開她的Instagram主頁,映入眼簾五彩繽紛的針織作品仿佛讓你咬了一大口Wes Anderson做的甜甜圈:Cool kids穿黑色早就過時了,自己織可可愛愛的毛衣穿才是最酷的!





不斷增長的關(guān)注度讓越來越多人被Ella的針織設(shè)計吸引,而她也不負(fù)眾望,真的發(fā)售了自己的5件作品,并且火速售罄。但贏得商業(yè)認(rèn)可以后,她并沒有立刻發(fā)售更多,而是像Daley一樣,用針織作品做慈善來幫助黑人跨性別群體。
我現(xiàn)在顯然有了更大的平臺,所以我很想做點好事,把我真正在意的東西分享給人們。需要幫助的人很多,既然有了這個機會,我就想伸出援手做點什么。


Ella設(shè)計的可愛針織包包和裙子?
許多人遺憾沒能買到Ella的針織設(shè)計,不過時尚品牌Batsheva已經(jīng)找來,與她推出了毛衫聯(lián)名系列。相信在未來,這個才華橫溢的時髦女孩還會繼續(xù)大放異彩!

毛衣將我與全世界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
@lilbittylivie

還記得去年那件引發(fā)全球年輕人織毛衣狂潮的JW Anderson奶奶風(fēng)花格拼接毛線開衫嗎?開啟這一潮流的,不是Harry Styles也不是Jonathan Anderson,而是22歲的TikTok博主Liv Huffman。


上為身穿JW Anderson的Harry Styles
下為Liv Huffman
Liv的主業(yè)并不是針織,也不是服裝設(shè)計,而是化妝。讓這位尤其擅長華麗特效妝容的洛杉磯女孩開始織毛衣的契機是:好喜歡Harry Styles這件毛衣,但JW Anderson的真貨賣1890美金,還是自己織件“假的”吧!
雖然“手藝一般般”,但正值疫情隔離期間,Liv說干就干,織了一件簡化版的JW Anderson“仿品”,并將制作過程發(fā)上TikTok,沒想到收獲了400多萬觀看量和100多萬點贊。

??點擊學(xué)習(xí),即刻擁有Harry Styles同款
但已經(jīng)愛上針織的Liv并沒有到此為止,而是做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她邀請全世界的粉絲參與進來,一起制作一件花格毛衫。
她租下一個郵箱,請粉絲將自己織好的花格寄給她,只要大小是4 x 4英寸,紗線粗細(xì)、材質(zhì)、顏色、花紋都不限。而人們的熱情令她震驚:她迅速收到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東、亞洲和歐洲)超過500片形態(tài)各異的針織花格,這些材料最后被她做成了一件開衫、一條褲子和一只托特包。


這幾件由全世界共同完成的五彩斑斕的針織作品,在糟糕的2020年里撫慰了Liv,也撫慰了每一個見證它們誕生的人
盡管被時裝媒體爭相報道,連Jonathan Anderson本人都轉(zhuǎn)發(fā)了她的視頻,Liv卻并沒有轉(zhuǎn)行的意圖。對她來說,在隔離期間得以和全世界的人溝通交流,才是這個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起的針織項目最可貴的地方。
這就是我對TikTok最愛的一點:你可以與人互動,跟很多很多人連結(jié)在一起。


越來越多人隨Liv Huffman加入DIY行列后,JW Anderson公布了這件毛衣的官方針織教程
2020年11月20日,倫敦V&A博物館宣布收藏JW Anderson的花格毛衣。而Anderson請求Liv將她那件開衫也捐出,Liv同意了。作為交換,Anderson送了一件真的JW Anderson給她!

毛線是自由的,我的靈魂也是
@eeeednaaaa

打開Lindsey Smith的Instagram主頁,除了被色彩鮮艷、織法粗曠的毛線帽、圍巾、手套、crop top毛衣驚艷,你可能還會被鍋里煮的彩色人頭嚇到——噢不是人頭,是正在用顏料染色的羊毛毛線!










煮煮曬曬??
這個在社交媒體上化名為EDNA的加拿大女孩,在多年前用邊邊角角的碎毛線織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一頂有點搞怪又有點可愛的Balaclava盔帽。而這也成了她日后創(chuàng)作中的標(biāo)志性單品。




看似粗礪,實則軟綿綿
除了針織本身,Lindsey同樣熱愛的是羊毛:她所有作品毛線的顏色都是自己親手染的。對她來說,針織創(chuàng)作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確定性,從最初染色到最后織成成品,Lindsey從不預(yù)設(shè)結(jié)果,而是讓一切自然發(fā)生。
我喜歡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把貌似沖突的這兩者放到一起,然后看最終的顏色會多么活潑鮮艷!我從不使用圖樣,也不預(yù)先計劃,所以我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除了介紹作品,Lindsey鮮少在Instagram上說話,互聯(lián)網(wǎng)上也幾乎找不到她的信息。她在個人簡介里簡短地寫著:“Cardigans are a state of mind.”這個身材健康、靈魂自由的女孩,正在用羊毛、染料和鉤針編織出一個屬于她自己的多彩世界。

羊毛有線公司
@GXGfashion


對新世代的年輕人來說,針織早已不再是保守老氣的象征,而可以是表達自我、盡情生活、與世界連接在一起的媒介。
所以今年秋冬,中國時尚品牌GXG新開了一家“羊毛有線公司”,還請來著名針織設(shè)計師支晨和羊毛產(chǎn)業(yè)的全球權(quán)威機構(gòu)The Wool Company,和年輕人一起“玩毛線”,力求用有趣設(shè)計和年輕態(tài)度,顛覆大家對毛衫的刻板印象!



在GXG“羊毛有線公司”上班是什么體驗?
說到喜歡玩毛線的年輕人,就不得不提ZI II CI IEN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支晨。
這個畢業(yè)于倫敦時裝學(xué)院、專注于針織設(shè)計的90后中國女孩,被稱為“神奇針織造夢師”。她追求針織技術(shù)上的突破,用技術(shù)創(chuàng)新不斷拓寬針織設(shè)計的邊界。與此同時,她又熱愛藝術(shù);如何用輕松有趣的設(shè)計語言為日常穿著的針織毛衫注入藝術(shù)理念、模糊藝術(shù)與生活的分界,是她設(shè)計時思考的主要問題。

針織設(shè)計師支晨




David Hockney《82 portraits and 1 still-life》
這次加入GXG“羊毛有線公司”,支晨就以人人都愛的可愛爺爺David Hockney的畫冊《82 portraits and 1 still-life》為靈感,做出了一個像David Hockney的作品一樣隨性自由、溫暖活潑的針織系列。







GXG x ZI II CI IEN
除了參考畫作中的顏色搭配和人物狀態(tài),支晨還特別設(shè)計了一句slogan“still-alive”,用Hockney式的手寫字體刺繡在毛衣的袖口或口袋上,作為當(dāng)代年輕人自嘲又俏皮的人生宣言:生活挺難的,我也挺累的,不過還活著呢。
撰文 - yjy
原標(biāo)題:《原來這么多酷酷年輕人,都喜歡玩針織?》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gòu)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gòu)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