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國ISIS制藥公司更名,還有哪些企業與極端組織重名?
有著27年歷史的美國制藥公司伊西絲藥品公司(Isis Pharmaceuticals)近日作出改名決定,原因是公司名稱“ISIS”恰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重名。
這一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卡爾斯巴德的制藥公司市值約70.9億美元,以研制生產一系列能治療諸如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乃至神經障礙和癌癥等罕見疾病的藥物聞名。當初這家公司成立時,其名字取自古埃及神話中主管生育和繁殖的女神伊西絲(Isis),沒想到27年后卻與近年興起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重名。

而由于公司的股票交易代碼也一直使用“ISIS”,從今年5月開始,盡管全美股市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伊西絲公司的股價依舊一路下跌達6.95%;雖然其股票普遍被全美多家權威證券公司認定為良好以上,然而重名帶來的煩惱卻不是專家的意見就能消除的。特別是在“11·13”巴黎系列恐怖襲擊后,伊西絲公司的股價更是應聲下跌4%;公司發言人韋德·沃克表示,在“伊斯蘭國”宣稱制造了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之后,公司改名的事情就被列為擺在眼前的“大問題”。
于是伊西斯公司終于做出決定,從12月22日起,公司名稱將正式變更為伊奧妮絲制藥公司(Ionis Pharmaceuticals),公司股票交易代碼也從“ISIS”變為“IONS”。
盡管伊西斯公司很多高層就此事接受采訪時大都避談“伊斯蘭國”,但公司首席運營官Lynne Parshall對此事的表態仍然很明確,“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今年一大半時間我們都在討論改名的事情。我們的目標是研制出能夠救死扶傷的藥物,我們也為自己在新藥物開發上的成就而驕傲。所以當我們希望人們談起我們公司時,他們想到的是這些成就,而不是別的不吉利的事情。”

伊西絲公司畢竟是大公司,重名最多也就是破財而已。而就在巴黎恐襲事件后不久的11月17日中午,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附近的一家已經開業35年,當年同樣是以古埃及女神伊西絲命名的圖書禮品店直接被人砸爛了商店招牌。據《紐約郵報》19日報道,這已是過去一年來的第五次了。
更多遭受重名影響的還是個人。僅僅在美國,去年就有396名新生兒取名為“伊西絲”,對于那些長大了的“伊西絲”們(其中大多是女性)來說,近來遭遇到的不便越來越多。據《紐約時報》11月20日報道,住在舊金山的女工程師伊西絲·安查麗就突然發現,因為名字問題,自己的臉書賬號被凍結了。盡管臉書后來對她道歉并恢復了賬號,但在更多的線下場合,更多的“伊西絲”們面對“你對你的名字怎么看”的問題時依舊感到有些尷尬。

在歐洲甚至是法國,這樣的例子也不少。2015年5月,法國南部城市圖盧茲附近一所英文縮寫名為ISIS的工學院在加拿大定購了一批衛星設備用于研究實驗。結果這批貨物被加拿大海關盯上,他們看到收貨人一欄赫然寫著ISIS,懷疑是“伊斯蘭國”下的訂單,于是攔截這批貨物。學校經過反復溝通和說明,終于在兩個月后收到了貨物。當時由于暴恐襲擊事件還未發生,該校事后還曾表示,雖然重名事件很煩惱,但還沒打算改名字。
2013年,比利時一家巧克力公司將巧克力品牌從“Italo Suisse”(意大利瑞典)改名成ISIS,結果第二年該公司產品銷量下滑,逼著公司不得不在今年再次改名,改用公司所有者的姓氏利貝爾特命名;在最近熱播的英劇《唐頓莊園》中,莊園男主人約翰·貝茨的愛犬“Isis”據稱也是因為這一原因被編劇提前“寫死”。

而在中國,一家位于深圳龍崗區的名為“ISIS”的服裝店門臉照片不久前也在網上熱傳。店主陳女士稱,2年前她開店的時候,不知道有“伊斯蘭國”這個組織,取名ISIS是由中文“意思意思”發音而來。但深圳警方對此顯然不能就這么“意思意思”,還好警方在調查后表示,未發現店主與恐怖組織有關。為了不引起誤會和傳言,陳女士已將招牌自行拆除,目前還在考慮店鋪的新名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