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黃浦區將社區文化中心交專業機構托管,定期評估是否續約

在上海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居民們擁有一座五層樓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內設24個功能室,居民們只要支付公益性費用,就可以享受到專業的評彈演出、社區影院、社區健康房等服務。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記者日前從黃浦區了解到,該區鼓勵各個基層街道按照自身實際,尋找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發展的最佳方案,在社區文化中心嘗試引入了托管模式,將這些具有專業性的場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交由有經驗專業運營機構來管理,培育出一批具有專業水準的社區文化項目。
實行三種運營管理模式
黃浦區透露,通過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運行管理的實施辦法》等規范性文件,該區開始嘗試鼓勵各個街道按照自身實際,尋找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發展的最佳方案,專業機構托管的模式開始在2015年陸續走入社區。
目前,黃浦區各街道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在運營管理上有完全托管、部分托管和街道直管等三種模式。
打浦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瑞金二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淮海中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五里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采用了完全托管模式。其中,瑞金二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委托浦江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對中心開展一體化運營;打浦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在運營管理過程中選擇上海華愛社區服務管理中心作為運營機構;淮海中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委托上海興越公共文化管理服務中心進行管理;五里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引進上海左鄰右舍文化傳媒公司參與建設與管理。
半淞園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老西門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則采用了部分托管模式。半淞園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和社區圖書館、街道辦事處在同一棟樓,整棟樓的物業管理委托給晟新物業公司;半淞園路和老西門兩家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百姓健身房項目均委托給星之健體育健身俱樂部管理運營。
其余的南京東路街道、外灘街道、小東門街道、豫園街道幾個街道的社區文化中心整體由街道管理部門直接管理,但在一些體現自身特色的重要活動上,也引入了社會力量來舉辦。
為居民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
黃浦區表示,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在引入社會力量尤其是專業資源后,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種類和專業層次得到很大的提升,為所在社區的居民提供了更加豐富立體的文化產品。
打浦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通過租賃原上海采礦機械廠廠房,于2005年由市、區和街道累計投資1600萬元建設,2008年經區社團局注冊為民辦非企業。現在,街道通過委托具有專業資質的民辦非盈利機構來管理中心,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運作、市民參與”的社區公共文化管理服務的新模式。目前,中心共有38間根據群眾需要設立的不同類型的活動室,集文化娛樂、健身休閑、教育培訓、展覽展示、網絡信息、學生社區實踐和區域化黨員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
2015年,五里橋街通過公開招標,先后引進了上海左鄰右舍文化傳媒公司、星之健體育健身俱樂部、上海名師培訓中心等一批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社區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針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不同時段推出的“約見名師”、“白領午間一小時”、“公益早教”、“周末大家一起來”等活動,在項目設計、專業水準和服務質量上,更好地滿足了居民多元文化需求,很受居民的歡迎。
2015年1月至今,瑞金二路街道街道委托浦江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對中心開展一體化運營,每年由街道財政支付運作經費132萬元。與上海百視通數字院線有限公司合作的社區影院、與上海星之健身俱樂部有限公司合作的社區百姓健身房以及與區教育局合作的社區學校,通過公益性收費,完全覆蓋了項目管理成本。
街道財政每年投入1634萬元
黃浦區還探索確立了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街道財政每年向文化中心投入共計1634萬元,平均每個街道160余萬元。此外,還設立了黃浦區公益性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每年投入約150萬元用于文化中心“一街一品”建設。設立資源配送專項資金,每年投入265萬元,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公益文化服務、公共文化項目。結合市民文化節等重大節慶活動,設置專項配套資金100萬元,鼓勵社區草根組織和民間達人參與基層文化建設,扶持民間文化社團、民非文化企業等社會力量進入社區公共文化領域。
同時,黃浦區還建立了區財政預算目標管理考核績效評估制度,由區財政、區審計等單位聯合第三方專業評估公司,對基層文化建設預算項目進行年度績效考核,同時還指導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參加每兩年一次的評估考核和居民滿意度測評。例如,打浦橋街道街道每半年召集各方代表對中心運行管理情況進行一次審議、評估。評議結果直接與項目取舍掛鉤,與被委托方的項目管理費、獎勵費和能否續簽掛鉤。
在此基礎上,社區公共文化發展的專業化運營模式也開始被推廣到到黃浦區區級文化品牌的建設上來,上海城市草坪音樂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活動、“書香思南 人文中軸”閱讀推廣平臺、老碼頭爵士樂等一系列文化品牌也開始試點吸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打造。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