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半年兩“爆”背后,新麗傳媒的“影視雙驅”效率公式

撰文:EW | 胡嵐 金佳
審核:EW | 岳 鴻(上海)
支持:東西文娛影視組
導 讀
回顧上半年的劇集市場,IP改編和現實題材依然是不可回避的關鍵詞。
在這兩條熱門賽道皆有玩家加速入局的情況下,新麗傳媒依然發揮穩定,在不同賽道拿出了爆款佳作。不管是論熱度,還是口碑,年初的《贅婿》創下愛奇藝史上熱度值最快破萬劇集記錄;到年中的《叛逆者》在播出期間連續21天拿下云合數據電視劇有效播放榜的第一,豆瓣評分8.3分。
劇集的熱度也反饋到財務表現上,根據昨天新麗傳媒母公司閱文集團公布的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閱文集團總收入同比增長33.2%至43.4億元,非國際通用會計準則下(Non-IFRS)的歸母凈利潤6.65億元,同比增長30倍。其中,包含影視業務的版權運營及其他收入板塊同比增長124.5%至18.0億元。
后續儲備方面,從此前騰訊影業、新麗傳媒和閱文影視三駕馬車發布會中公布的70多部作品的片單中,包括東方故事、青春能量等多個類型片單中,新麗都將有新的作品呈現。
其中外界尤為關注的是,《贅婿》傳來第二季正式啟動的消息。在如今影視劇系列化開發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的當下,可以說銜接緊密。 作為騰訊和閱文深度布局影視業務的“三駕馬車”以來,繼《慶余年》之后第二部設定為系列化、季播的方式來呈現的作品,《贅婿》從開機到上線只用了8個月,并且在后續接檔上更有節奏感。在前不久上線的網絡大電影《贅婿之吉興高照》中,新麗便采用番外的方式嘗試打造“贅婿宇宙”,無論從故事上還是形式上都在用更多元化的方式,去探索、升維IP價值。
與此同時,兼顧劇集、電影等不同內容形態的落地,新麗的“觸網”速度也突破著外界對其以往的認知,這和不少傳統的影視公司很不一樣。
這也呼應著今年6月閱文年度發布會上,大閱文影視板塊定位,即影視是“大閱文”IP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是IP走向破圈,走向符號化的必經之路。作為“三駕馬車”影視聯合生產體系中的重要影視制作主體,新麗在其擅長的領域將繼續強化其優勢。
就影視行業來看,因為外部環境和疫情等原因,這幾年經歷了一個較長的調整期,期間在務實的布局和踏實的創作中,新麗正走出自己的新曲線。
新麗的片單儲備
現實題材當道,根據“人民文學獎”得主畀愚同名小說改編,周游執導,朱一龍、童瑤、王志文、王陽、朱珠領銜主演的《叛逆者》已于6月底正式收官,后續新麗多部儲備的現實題材大作,也頗具看點。
在之前的“三駕馬車”發布會上,“時代旋律三部曲”中的劇集作品《人世間》整體亮相。該劇由雷佳音、辛柏青、殷桃、薩日娜、張凱麗、王陽主演,出品方包括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騰訊影業、愛奇藝、新麗傳媒等,目前該項目也已殺青。
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此前曾在發布會上透露,“在《人世間》這個項目上,梁曉聲老師賦予了思想高度和深度。編劇王海鸰精心打磨劇本近三年。這個組合使得該劇有了一個極為優秀的劇本,因此吸引了這么多的優秀演員和一線主創加盟。”而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片中心新媒體副主任張雪梅表示,這部劇的屬性本就和央視的氣質天然契合,總臺將會聯合制作方共同打磨該劇,推動嚴肅文學改編的影視劇走強。

從當日發布的《人世間》到近期熱播的《叛逆者》來看,在“三駕馬車”向現實題材的整體布局中,新麗正成為現實題材創作與制作的擔當。
新麗在主旋律、現實題材的創作上一直不斷誕生社會效益、藝術價值兼顧的頭部作品。新麗曾造就了口碑佳作《白鹿原》,證明了其在嚴肅文學改編上的實力。而此次操刀茅盾文學獎作品《人世間》也是順應題材趨勢之舉。
現實題材之外,新麗在IP影視化創作的方法復用也更為嫻熟。可以說,《慶余年》與《贅婿》的雙雙系列化以及《大奉打更人》進入開發序列,從一定程度上說明,新麗在男頻大IP的改編層面已經具備了相對成熟的開發方式,并具備一定的可復制性。
季播形式被更多項目復用,則預示著未來的IP將會逐步走出單一快速開發的困局,通過世界觀與故事線的季播拆解,配合影視化規律逐步在多形態領域釋放頭部IP的長生命周期的內容勢能。
根據央視報道顯示,網絡文學的原創IP以豐富的內容儲備、多元的敘事品類以及較低的創作成本優勢,成為數字文化產業、特別是影視劇的活水之源。網絡文學發揮了源頭和核心作用,拉動影視、動漫、游戲、有聲閱讀等下游產業總產值超過了萬億元。業內人士指出,網絡文學IP 全產業鏈的開發是一種趨勢。
在這方面,新麗在季播化的策略之外,也在IP改編上也在嘗試用更多元的形式結合,放大IP價值。比如日前上線的《贅婿之吉興高照》,新麗就在網絡電影層面將與贅婿IP聯動,將起到搭建電視劇《贅婿》第一季、第二季之間的橋梁,維持熱度,賦能“贅婿宇宙”的作用。而這部制作優良、又有IP熱度加持的網大,在愛奇藝上映五天,票房分賬已過千萬。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贅婿之吉興高照》之外,新麗在網絡電影層面也有積極參與,其中不乏已經較為成熟的IP,比如《西游降魔篇之驅魔人》。這些相對短周期的網絡電影產品,可以以較低成本和投資風險,與長劇集產品形成補充共同孵化IP,探索劇集市場新增量。
在電影領域,新麗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李茂換太子》《精忠岳飛》也出現在片單中。作為國內少有的劇集、電影雙驅動的影視公司,新麗在電影領域的布局早已有之。從2012年陳凱歌導演的《搜索》到剛剛過去春節檔的《你好,李煥英》,類型布局涉及都市、古裝、懸疑乃至動畫電影等。
整體來看,70部+的片單中,新麗無論在數量還是重大項目上,都較為顯性。除了近期收官的《叛逆者》之外,新麗操刀的《縱有疾風起》《風起隴西》《雪中悍刀行》《人世間》等項目也將陸續與觀眾見面。
互聯網融合下的影視效率提升
可以看到,在影視市場的整體進化中,新麗作為一家日益融入騰訊互聯網生態的老牌影視公司,在保有其較為成熟的制作能力之外,展現出更大的效率提升。
回溯其歷史,以2018年融入閱文為界,可以清晰地看到新麗的轉變。
作為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國內較早一批電視劇公司之一,這些年,新麗傳媒出品的《懸崖》《北京愛情故事》《父母愛情》《我的父親母親》《虎媽貓爸》《風箏》《我的前半生》《如懿傳》等劇將新麗品牌覆蓋至諜戰懸疑劇、年代劇、都市情感劇等多個類型劇領域,多部電視劇引發社會的情緒共鳴與熱議。

區別于其他相對專注于電視劇單一品類的公司,新麗從創立之初就提出影劇協同發展,早在2008年成立新麗電影時,就在精準宣發等多重打法之下誕生了不少爆款,近年來更是貢獻了如《失戀33天》《悟空傳》《夏洛特煩惱》《情圣》《來電狂想》《妖貓傳》《你好,李煥英》等眾多新麗出品的知名電影。
并且,在近年的網劇崛起熱潮中,新麗也積極順應變化,2016年由新麗制作出品的首部網劇《余罪》在愛奇藝上線即成當時爆款,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家在臺網均有較高市占率的劇集公司。
可見,從電視劇到電影再到網劇,新麗始終在積極拓展自己的邊界,不斷延展自身的可能性。
伴隨著這一時期電視劇行業的高速發展,劇集市場精品化,國內電視劇公司優勝劣汰加劇。
在這一過程中,一直對作品品質有初心、有敬畏的新麗傳媒總能把握創作風向,即使在IP改編的熱潮中,新麗也并未跟風唯流量論、唯IP的粗暴邏輯,而是依然回歸內容為王的核心策略。這讓專注于內容的新麗這幾年的出現總是和年度爆款聯系在一起,給外界留下新麗出品和精品爆款之間的強關聯標簽。
這也奠定了新麗融入閱文生態的基本盤。很多業內人士習慣用幾部大劇和一個名詞來勾勒這三年以來新麗的發展軌跡:2018年8月開播的《如懿傳》、2019年底的爆款《慶余年》2020年的《流金歲月》、2021年的《贅婿》,以及2020年10月正式對外亮相的IP影視化“三駕馬車”(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
以2018年的融入為新起點,新麗積極探索將其在嚴肅文學領域改編的經驗與網文結合,逐步摸索并建立一套適用于網文IP的開發改編方式。
新麗長期秉持著“劇作高水準、表演高水準、制作高水準”的三高作品生產法則,與頭部編劇王倦、李瀟、秦雯、陳彤、常江等保持著長期穩定合作。在多年的發展中,新麗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劇本創作模式,從項目開發到編劇約稿到創作執行,新麗傳媒為合作編劇配備了專業的劇本策劃和編輯團隊,以集團化的方式作戰。
這種嚴格而專業的生產模式,帶來了極強的“撬動效應”,讓新麗的作品往往不乏好編劇和名導戲骨,一部劇能聚集到既有實力又有市場的主創陣容,而優秀的主演也都奉獻了不俗的演技,從而形成“精品好劇”生產的良性循壞。
從嚴肅文學改編到網文IP改編,底層邏輯上的相通性讓這種融合進展較為順利,并交出了前述的成績單。
作為大閱文生態里的“影視放大器”,新麗在劇本源頭天然承接閱文大量的IP資源,同時借助自身建立起來的立體的臺網發行渠道,新麗不僅為網文改編影視內容提供了主流化窗口,還將優質內容鏈接到主流播出平臺,實現了跟主流觀眾的對話。這種上下游的反哺機制,也進一步放大了網文影視化的勢能。

以制作工業化打造“中國好故事”
近年來,隨著外部政策環境監管,以及意外發生的疫情影響等因素,影視行業仍處于持續調整期,行業迎來新一輪的格局重塑。
不過,這種調整也猶如硬幣的一體兩面,在帶來行業出清的同時,也促使電視劇市場的藝人片酬等要素價格趨于合理,從而讓影視公司可以更專注于內容創作,促進內容價值的回歸。
對于影視公司而言,隨著年輕受眾的觀看渠道的轉移,以及臺網關系的變遷,如何在原來B端為主導的價格購銷體系中尋找新的增長點,如何把握善變的年輕受眾的觀看習慣的變化,無不考驗著劇集公司的自我迭代能力。
積極的一面的是,受眾和創作群體的年輕化,也給了行業更多的創新動力。比如隨著用戶付費習慣的養成,用戶更愿意直接為好內容買單,上半年三大視頻平臺會員規模重回增長即為佐證;而分眾化時代加速到來,圈層用戶對內容越來越挑剔,但同時也更積極為好內容安利,從而加速好內容的出圈,比如《贅婿》的男頻IP改編就實現了“破圈”效應進而引發全民討論;而近年來《慶余年》《贅婿》等熱播劇紛紛被海外購買版權,也意味著海外市場的增長前景可觀,國劇的“大航海時代”剛剛開啟。
身處國內影視公司“集團化”的關鍵節點,頭部影視公司如華策影視、光線傳媒們正加速構建自己的護城河。對于融入閱文生態的新麗傳媒而言,在精品化、多元化、系列化的長期戰略布局下,背靠龐大的IP庫,新麗正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
顯然,隨著網文在全球范圍內逐步風靡,對于新麗而言,更大的優勢在于,以較為成熟的制作能力承接大閱文IP產業鏈中的頭部IP影視化制作,構建類似海外漫威之于迪士尼的內容生產架構,用制作工業化助力創意生態化,打造享譽全球的中國好故事。
對于早在十多年前就積極布局全球發行的新麗來說,國際化并非是全新市場。新麗此前在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北美及港臺均有著較為完整的發行體系,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個與迪士尼有電視發行長期伙伴關系的制作公司。近年來隨著國內新媒體平臺加大海外落地,新麗傳媒也不斷細分市場,與各大網站積極配合,共同尋找《斗羅大陸》《斗破蒼穹》《慶余年》《贅婿》等大IP作品走出去的新方法。

隨著IP競爭已經成為全球文化競爭的常態。身處中國文化輸出的長期趨勢中,正努力講好“中國故事”的新麗傳媒也就具備更長線的價值。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