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陰“一把手”周鐵根擬任徐州市長,蘇南干部繼續“北上”

12月15日,江蘇省委組織部發布30名省管干部任前公示。澎湃新聞(www.kxwhcb.com)注意到,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周鐵根,擬推薦為徐州市市長。
江陰位于全國“百強縣”前列,是蘇南板塊中的經濟增長極和明星城市。53歲的周鐵根此次從蘇南調往蘇北重鎮徐州,將于另一位原蘇南干部、59歲的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搭班共治徐州。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周鐵根若順利接棒徐州市長,他將擁有同時在蘇南、蘇中、蘇北等城市擔任地方領導的干部。如此豐富的施政經歷,在江蘇官場上仍屬少見。
主政如東,破解“有海無港”尷尬
公開資料顯示,周鐵根,1962年11月生,江蘇南通人,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
周鐵根曾長期扎根家鄉南通工作。1986年,周鐵根進入南通市公安局政治處工作。1987年,他進入南通市委研究室,兩年后成為副科級研究員。
1993年,周鐵根進入南通市委辦公室系統,三年后升任南通市委辦公室副主任。
2000年12月,時任南通如皋市委副書記、市長藍紹敏被任命為如皋市委書記。身為南通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的周鐵根,被調往如皋,出任如皋市委副書記。
兩年后,藍紹敏調任南通市委常委、副市長。時任如皋市市長陳惠娟接任如皋市委書記,周鐵根則轉任如皋市市長。
2006年,周鐵根被調往南通另一個縣級市如東,出任縣委書記。這是他首次主政地方。
據公開報道,當時,各路專家正對如東洋口地區能否建設海港的問題針鋒相對。據交通部水運規劃院的發現,洋口港所處的爛沙洋深槽是江蘇唯一能建10萬噸級以上深水海港的理想選址。
然而,在輻射沙洲海岸上建設海港,世界建港史上尚無先例。同時,部分專家還就港口施工過程中航道是否穩定、人口島是否可以建成等問題提出了質疑。
由于對開發洋口港信心不足,投資方香港保華集團遲遲不敢和如東縣簽署合作協議。
對此,初來乍到的周鐵根拿出了魄力。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當時兼任洋口港開發建設總指揮的周鐵根向保華集團表態,只要保華集團將跨海大橋和人工島建起來,“不管后邊有無投資者,政府兜底收購!”
這一承諾最終促成洋口港開發的關鍵性工程——黃海大橋、人工島的建成。
2008年10月28日,洋口港實現初步通航,結束了如東“有海無港”的歷史。
今年11月,洋口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正式通過國家驗收。這標志著洋口港已經具備了對外開放的條件,將進入全國246個正式開放口岸的大家庭。
如今看來,周鐵根確定開發洋口港等決策,不僅顯現了其做事果斷、善與企業打交道的特點,也反映出其工作思路的前瞻性。
在開發建設洋口港時,周鐵根曾坦言,洋口港是全國的重要港口,洋口港開發建設任務重,難度大,“必須超常規強勢推進”。
他認為,吸引大客商就要解放思想,靈活地運用市場化的辦法,能合作的就合作。“我們不能看到人家有利可圖,就死抱著項目資源不放。要想方設法,盡可能早開發、早啟動”。
“江陰經驗”,或助推徐州華麗轉身
2011年,周鐵根離開了工作近30年的家鄉南通,調任無錫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從主政地方到進入紀委系統,周鐵根迅速轉變了角色。該年12月,他在《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稱紀檢監察干部要永懷“四心”:對黨忠心、工作盡心、與民貼心、正身清心。
2014年1月2日,任江陰市委書記兩年半、已升任無錫市委副書記的蔣洪亮離開江陰,重返無錫。周鐵根則從無錫市紀委書記轉身,出任江陰市委書記,并身兼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時隔近三年后,周鐵根再次得到主政地方的機會。這一次,他面對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蘇南城市。
周鐵根再次展現了他和企業打交道的哲學。
據《江陰日報》報道,2014年1月6日,也就是履新江陰市委書記后僅三天,周鐵根便深入部分鎮村、企業進行調研。
他的第一站便是“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在聽取了相關情況介紹后,周鐵根提出,希望華西繼續發揮典型引領作用,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把華西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
此后,他便來到了江陰的兩大龍頭企業陽光集團和海瀾集團。周鐵根說,企業是江陰發展的最重要力量,陽光集團、海瀾集團等一批大企業集團為江陰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接受《小康》雜志采訪時,周鐵根曾談到他對政企關系的看法。他說,政府在發展過程中主要是營造環境,企業才是發展的主體。
“社會要對企業家給予充分尊重。政府要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企業往這個方向發展。”
周鐵根認為,在企業發展過程當中,諸如土地、金融等要素的獲得,都離不開政府的幫助和協調,政府要做好服務工作。“而在生產經營方面,政府不要去干預企業”。
在這個長期排名全國百強縣前列的蘇南強縣,周鐵根致力于“蘇南模式”的轉型思考。
今年12月初,周鐵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江陰過去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不可持續,“已到了非轉型不可的階段”。
在他看來,過去以工業立市的江陰,以冶金及金屬制品等為主體的產業結構,客觀上帶來了產能過剩、部分產品落后以及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
對此,周鐵根提出以新材料等六大主導產業為轉型發展著力點。據介紹,這一發展戰略已初顯成效。今年1—9月,江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輕工業增長速度已顯著高于重工業。
外界認為,周鐵根此次“北上”擔任徐州市長,或將給這個老牌工業城市帶來新的思路。
眾所周知,徐州也是著名的工業城市,大量企業駐扎在這個蘇北工業重鎮。同時,徐州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相關數據顯示,徐州下轄的沛縣煤炭占江蘇省煤炭總儲量的60%。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徐州形成了經濟結構偏重的產業特點。目前,裝備制造、煤鹽化工、能源等產業是徐州市工業的主導產業,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八成以上。
今年8月,江蘇落實國家對“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時提出,徐州的定位是建設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徐州經濟發展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此番擬任徐州市長,周鐵根將給徐州帶去經濟發展轉型的“江陰經驗”。
蘇南官員繼續“北上”就職
周鐵根一旦履新后,徐州的市長、市委書記班子將依然保持“蘇南干部+蘇南干部”的搭配。
公開資料顯示,現任徐州市委書記曹新平雖出生在徐州,但很早就離開家鄉工作,他曾在2003年至2006年間擔任昆山市委書記。再之前,他還曾擔任蘇州平江區區長,有長期在蘇州工作的經歷。
2006年,曹新平離開蘇州,調任徐州市委副書記,如今已在徐州“效力”近十年。
現任徐州市長朱民則是江蘇昆山人,曾在2005至2008年期間擔任蘇州吳江市委書記,也曾長期在蘇州工作。
2008年,朱民離開蘇州,調任江蘇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黨組書記,2012年前往徐州任職市長。
曹新平和朱民擔任徐州黨政主要領導,兩人的“蘇南干部”的背景特點比較明顯。此次,周鐵根與曹新平搭檔,仍將延續這一模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