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只松鼠的降本增效:增利不增收入、新品牌虧損近5000萬
8月16日晚間,三只松鼠發布了2021半年報。財報顯示,三只松鼠上半年實現營收52.61億元,同比微增0.17%,但是凈利潤卻大增87.32%,達到了3.52億元。受到這一消息的影響,三只松鼠盤中快速上漲,5分鐘漲幅就超過了2%。
對于增利不增收的原因,三只松鼠表示主要是由于進行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這些措施有效的增加了三只松鼠的利潤。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三只松鼠就開始進行降本增效策略,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已經卓有成效,不過有牛財經發現三只松鼠第二季的凈利潤并沒有延續此前的良好表現,僅為第一個季度的八分之一,難道三只松鼠的降本增效策略不好使了?
三只松鼠的業績穩定了嗎?
事實上,三只松鼠的營收增長從2020年開始就有些乏力。
從營收來看,三只松鼠2020年的營收97.94億元,同比下降3.72%,這是三只松鼠自2019年上市以來首次不增反降,2017年至2019年間,三只松鼠每年的營收漲幅都超過了40%。三只松鼠今年上半年的營收也維持了這一趨勢,僅微增0.17%,幾乎與去年同期的處于同一水平。
究其原因,是三只松鼠線上流量的見頂,在2020年財報中,三只松鼠對于營收下滑的解釋是:“2020年,線上流量進一步去中心化,作為核心品類的堅果產品引流效果開始減弱?!?/p>
財報顯示,三只松鼠2020年線上渠道總營收51.98億元,同比降低19%,而且全年訂單數還減少了近2000萬個,三只松鼠內部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線上獲客成本不斷增加,再加上天貓的流量分配機制上的變化,綜合導致這一塊營收減少。”

圖片來自三只松鼠官網
線上流量的見頂,直接導致電商起家的三只松鼠業績不再增長,上市前期的投資機構們也在解禁期到了之后紛紛套現離場。正是為了挽回業務上的頹勢,三只松鼠開始實行降本增效策略。
一方面,面對線上流量被分化而導致客戶數量下滑的問題,三只松鼠開始優化產品組合,減少線上單一促銷,并且進行了價格管控,提升產品的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三只松鼠還在供應鏈方面下了功夫,其在財報中表示:“公司SKU縮減后聚焦優勢單品、供應鏈運營提效降本8%,而且還改變了物流倉配的模式,提升物流效率、提高直發訂單占比,優化了物流成本。”
從結果來看,三只松鼠的降本增效策略的成效非常明顯,其線上2C渠道的毛利率大幅增加,從2020年同期的30.7%提升至35.5%,凈利潤也大增87.32%,達到了3.52億元,要知道三只松鼠2020年全年總利潤也才3.01億元。
得益于降本增效的策略,三只松鼠目前的成績還算說得過去,不過一直吃老本也沒什么前途,所以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三只松鼠一直在做多方面的嘗試。
三只松鼠的增長路線:開門店、新品牌
對于電商起家的三只松鼠來說,線上電商平臺流量的見頂已經直接影響到了其業務增長,為了再度實現增長,三只松鼠開始進行渠道的拓展。
一方面是線下門店,財報顯示,三只松鼠在2020年一共開了719家新店,相比于2019年的326家新店翻了一倍,截至2020年12月三只松鼠門店共計1043家。三只松鼠表示,其線下渠道營收占比從2017年的4.5%提升至2020年的26%,而且線下門店在2020年整體實現盈利。
另一方面是線上其他渠道的開拓。三只松鼠在財報中表示,拼多多渠道營收同比增長超360%;抖音、快手等直播電商營收同比增長超1000%,2021年貨節期間,抖音 整體直播業務銷售額達1.82億元,自直播貢獻近1億元。除此之外,三只松鼠還在社區團購方面下功夫,目前已經入駐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橙心優選等多個社區團購平臺。
從成績來看,三只松鼠的線下業務似乎發展得不錯。財報顯示,三只松鼠投食店實現營收5.73億元,同比增長21.7%;聯盟小店實現營收3.63億元,同比增長131.7%;新分銷實現營收6.32億元,同比增長38.0%。線下營收占比達30%,較上年同期提升9%。
為了拓寬業務邊界,再度實現業績增長,三只松鼠從2020年開始進軍兒童食品、寵物食品等領域。
三只松鼠在2020年財報中表示:“目前休閑零食行業已經進入存量競爭階段,行業內部頭部企業正在開辟嬰幼兒零輔食、兒童零食、功能食品等細分賽道,而且這些賽道尚處于早期競爭階段。”在此背景下,三只松鼠旗下的嬰童食品品牌小鹿藍藍、寵物食品品牌養了個毛孩等新品牌在2020年中應運而生。

圖片來自三只松鼠官網
在這些新品牌中,最受三只松鼠器重的或許就是小鹿藍藍。
小鹿藍藍在2020年6月正式上線,定位覆蓋6個月至14歲幼兒童的全階段、全品類的嬰童食品,推出過拌飯海苔、營養拌飯料、兒童醬油等產品。
三只松鼠在今年3月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曾表示,2021年的多品牌業務中,公司將重點聚焦小鹿藍藍的發展,將嬰童食品品類做大、做全,豐富現有的產品線,持續提升寶寶零輔食的上新速度,并擴充主食、調味、特色周邊等新的品類。
對于小鹿藍藍的發展,三只松鼠在財報中表示:“新品牌聚焦小鹿藍藍的培育成長,短期之內以規模份額為導向”。換句話說,三只松鼠目前對小鹿藍藍的唯一要求就是短期內擴大規模,實現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這也導致小鹿藍藍在今年上半年虧損接近5000萬。
得益于三只松鼠自有的銷售渠道,小鹿藍藍一經上線就開始了高速擴張,連續11個月穩居全網寶寶零食類目第一,今年上半年的營收額已經超過了2億元。為了給小鹿藍藍打響知名度,三只松鼠甚至還制作了36集《小鹿藍藍》動畫片將在8月25日上映。
從業務增長的角度來說,三只松鼠的新業務或者渠道增長速度非常喜人,但是這并不能掩蓋背后存在的一些問題。
三只松鼠正面對哪些問題?
雖然三只松鼠的渠道拓展以及發展新品牌的成績看起來不錯,可是并沒有帶來整體業績的增長。在三只松鼠線下渠道帶來的收入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已經達到30%的情況下,三只松鼠的總營收卻只是微增0.17%,這說明線下渠道的增長已經無法掩蓋其線上渠道的頹勢。
另一方面,三只松鼠的凈利潤并不穩定,按照其往年財報的情況,凈利潤最高的往往是第一季度,后三個季度的凈利潤遠遠不如第一季度。
按照三只松鼠半年報中的數據,其上半年的凈利潤為3.52億元,如果去除第一季度的凈利潤,相當于三只松鼠今年第二季度的凈利潤還不到4000萬元,雖然后兩個季度會有所增長,但大概率無法達到第一季度的水平。
除此之外,三只松鼠還在面對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食物安全。
目前小鹿藍藍采用的和三只松鼠一樣的代工模式,僅有原材料采購、分裝、倉儲等環節是小鹿藍藍自己把控,原材料加工、運輸等環節都是外包給代工廠,一旦代工廠出現問題,對于主攻嬰童食品的小鹿藍藍來說,將受到不小的影響。
就現在來看,小鹿藍藍已經有了這一趨勢,其目前已經在多個平臺上遭受消費者的質疑,在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有關小鹿藍藍的投訴已經有了6條,其中4條投訴都聲稱小鹿藍藍的嬰兒食品中出現頭發等異物,甚至有媒體發現為小鹿藍藍提供代工的多家代工廠都出現了因為生產問題被有關部門處罰的情況。

關小鹿藍藍的投訴
例如為小鹿藍藍提供“寶寶鮮蝦片”代工的武漢旭中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在2021年1月25日被武漢市東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000元,并責令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不合格產品,召回已經上市銷售的食品。
對于代工廠存在的問題雖然不能直接歸咎于三只松鼠頭上,但是這也反映出了代工廠的水平如何,三只松鼠對于第三方提供產品的把控能力顯然不足以解決代工廠存在的問題,而且由于嬰童食品的特殊性,代工廠品控問題將是小鹿藍藍飛速擴張時存在的一枚不定時炸彈,要知道,盯著小鹿藍藍的可不只有消費者,在其之后的許多品牌都欲取代其地位。
總的來說,三只松鼠目前正在試圖擺脫疫情以及業務低迷帶來的影響,而且已經有了一定成效,不過要是無法解決或減少代工廠模式帶來的影響,未來勢必會影響到其業務的發展。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