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巴黎氣候大會發布最終草案,大會主席稱草案有望當天通過

12月12日,巴黎北郊的布爾歇會議中心,氣候大會在“拖堂”一天后重啟。當地時間下午1點半(北京時間晚8點半),大會發布了協議的最終草案。當天晚上,巴黎氣候大會還將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只要各國不反對,大會主席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就會落錘表示草案通過,草案也將正式成為“巴黎協議”。
在過去的幾天,談判現場的氛圍一度緊張,有代表抱怨說,過去一周他們每天只能睡上3小時甚至夠少。
中午11點半,法比尤斯、法國總統奧朗德、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出現在大會上,法比尤斯帶著深深的黑眼圈,一臉倦容,不過他的談話卻給現場帶來積極的氣氛。他說這份協議草案有望在當天晚間通過。
“事情在未成功之前,看起來似乎總是不可能的。”法比尤斯引用了曼德拉的名言。
法比尤斯說,現在的協議草案是可能做到的最好的平衡,他能讓每個國家代表回國時高昂著頭,因為他們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他說,協議草案反映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確認了全球控制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是讓平均氣溫低于工業化前2攝氏度,并努力讓它低于1.5攝氏度,草案確認對各國提出的自主國家貢獻每5年進行一次盤點,這使各國能夠知道各自的行動加起來與長期目標差距還有多大,以進一步加大行動力度。同時這份草案還明確了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應該起領導作用,確認應提高對非洲不發達國家的資金支持,保護拉美國家的森林資源,幫助化石燃料國家在經濟上實現多樣化,幫助全球向可持續發展方式轉型,幫助全球消除貧困,幫助實現糧食安全,實現和平。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這將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如果這份草案得以通過,它將是全球參與國家最多、影響最為廣泛的一份國際環境協議。
當天早上,48個最不發達國家發表聲明說,草案中包含了他們的主要議題,他們對這份草案的通過有信心。
在巴黎氣候大會第二周的部長級談判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6個締約方最主要的分歧在于設定什么樣的有雄心的長期目標、氣候資金以及損失與損害機制。
在會場之外,各政治集團也展開了媒體戰以爭取更多的同盟。美歐和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等組成了“雄心聯盟”,他們指責一些國家企圖阻礙全球達成一份有雄心的協議。而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指責,發達國家在資金問題上言辭含糊,并沒有顯示真正的雄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