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探訪亞馬孫雨林:在環保與經濟發展間糾結,巴西碳排放量回升

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發自巴西 瑪瑙斯
2015-12-12 10:19
來源:澎湃新聞
? 全球速報 >
字號

【編者按】

為期12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進入倒計時。來自195個國家的代表,為應對日趨嚴重的全球變暖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節能減排的討論與談判。為了彌合各方分歧,這次大會至少將延期一天。中國外交部氣候變化談判特別代表高風說,目前談判處于最艱難時刻。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于2014年公布的一份報告,美國、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德國和英國對1906年到2005年間的全球氣候變暖負有60%的責任。不同于其他國家因焚燒石油、煤炭等工業廢氣所引發的溫室氣體排放,巴西的同期碳排放量偏高主要因為濫伐森林,超過50%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于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砍伐。

在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面積達700多萬平方公里的亞馬孫雨林,森林的碳循環作用是對抗全球變暖的關鍵,亞馬孫被稱為“世界碳池”。其超過60%的面積在巴西境內,針對這一巨大資源寶庫的開發能為巴西帶來經濟發展,而過度開發又使雨林遭受嚴重破壞。作為“金磚國家”、“新興經濟體”的巴西,這個幾乎和中國成對角線的遙遠國度,與中國一樣,也正經歷著艱難的發展轉型。究竟是要發展?還是要環保?巴西面臨兩難。

此前,國際社會屢屢詬病巴西未能保護好這片“世界綠肺”。近年來,巴西政府在禁止濫伐森林方面成效卓著,并向國際社會承諾自己設定的減排目標:在2025年前將碳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37%,成為首個明確承諾減排絕對量的主要國家。但實現這一頗具決心的高目標并非易事——由于國內利益團體的盤根錯節,使得減排之路步履維艱。外來國際環保組織對保護雨林的呼吁及其身體力行的措施,又被巴西國內民族主義勢力視為“干涉內政”的表現。

對巴西來說,這確實是一場頗為糾結的“雨林保衛戰”。

快艇從巴西北部城市馬瑙斯(Manaus)的港口出發,穿越內格羅河與亞馬孫河的“黑白河”交界,一路向南、再向南——寬闊的河流變窄,頭頂的天色變暗……隨之而來的是綠色、大片大片的綠色使勁擠入眼簾——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它有著幾乎所有人都知悉的名字:亞馬孫雨林(Amazon Forest)。

內格羅河與亞馬孫河的“黑白河”交界。 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亞馬孫雨林。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對于雨林的熱愛,42歲的向導安塞爾姆(Anselme)從不吝嗇他的溢美之詞。他告訴澎湃新聞(www.kxwhcb.com),他從小在亞馬孫州的雨林里長大,不到亞馬孫,人們無從真正感受到它那不可磨滅的壯麗和神秘感,那里蘊藏著熱帶大自然的最完整力量,也是充滿誘惑力的危險中心。

參天古木遮蔽天光,五彩斑斕的大嘴鳥撲騰翅膀,靈活機警的小猴子攀上樹干,致命的水蛭躲在河流暗處,食人魚或許就在木船下游弋,一不小心,人類很有可能冒犯胡蜂或是黃蜂的窩,被狠狠叮上幾個大包。

亞馬孫雨林的紅肚食人魚。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曾這樣描述亞馬孫——這是一片“綠色沙漠”。樹木在河流兩岸不斷延伸,壯麗又單調。數千公里的土地上,綿延著無盡孤獨的綠色,仿佛在遠古時期。

不過,這片“綠色沙漠”正在加速退化成真正的荒漠。

西進亞馬孫

“什么?你要去馬瑙斯?我們從來沒有去過,很多巴西人都沒有去過——那里又遠又偏僻。”巴西人萊昂納多·莫塔·馬爾切西(Leandro Mota Marchesi)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根據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位于巴西中西部和北部的亞馬孫地區常住人口只有巴西總人口的13.8%,面積卻占巴西國土的64%,經濟在巴西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僅為9.7%。巴西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東南部沿海地區,亞馬孫對于他們來說同樣是遙遠的存在。

早在1940年,巴西政府就已開始倡導“西進”運動。歷屆巴西政府把開發落后的東北部、亞馬孫流域和中西部地區作為基本口號,建立內陸“經濟特區”、興建大中型城市、提高工業化水平。1953年,巴西政府成立“亞馬孫經濟開發計劃管理局”,組織對亞馬孫地區進行有計劃的開發。

當然,這片雨林里蘊含著的巨大資源同樣沒有令人失望。公開資料顯示,該地區的木材蘊藏量占全世界木材總蘊藏量的45%,估計石油儲量達1570億桶。這里的生物物種占全世界總數的1/5,淡水資源占世界總量的18%。

要發展,先修路。1970年代起,巴西開始修建泛亞馬孫公路,它從巴西位于大西洋海岸的最東端至西部邊境,即亞馬孫州和秘魯的交界處,這條穿越亞馬孫腹地的公路打通了原本交通閉塞的雨林地區,隨即,大大小小的支路被開發,從衛星圖上看,產生了“魚骨狀的效應”。

貫穿亞馬孫雨林的BR-319號公路。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巴西亞馬孫公路衛星圖,大大小小的支路被開發,產生了“魚骨狀效應”。(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道路的開通,伐木工、農場主、投機者從各地蜂擁而至。畜牧場、大豆種植園、木材廠、鋼鐵廠、水利工程、礦場、油氣田鱗次櫛比,雨林的鳥獸聲被機械的轟鳴聲取代。

“然后,樹越來越少了。” 安塞爾姆告訴澎湃新聞,“他們毫無節制地奪取亞馬孫的資源。他們到底是在推動巴西經濟發展?還是在毀壞我們獨有的自然資源?”

20世紀70年代,為了實現在20世紀末促使巴西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的夢想,軍政府鼓勵外資和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到亞馬孫地區投資。由于法律漏洞和投資者的急功近利,使得亞馬孫的森林、環境、自然資源和生物鏈遭到破壞。

根據國際性非政府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向澎湃新聞提供的數據,在過去30年里,亞馬孫雨林已經消失了15%。近五分之一的亞馬孫雨林遭到焚燒、砍伐或徹底毀壞,造成水土流失、暴雨、旱災、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

今年11月,美國《科學》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亂砍濫伐導致亞馬孫森林的1.5萬個樹種中有約一半面臨威脅。研究人員估計,到了2050年,約四成的原始森林將被摧毀。若不加強對亞馬孫森林的保護,林中有多達63%的巴西堅果樹將在2050年不復存在;半數的可可樹及高達72%的阿薩伊棕櫚樹也將在35年內被砍伐殆盡。

吃光亞馬孫

亞馬孫熱帶雨林并沒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珍愛,毫無節制的開發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極大破壞。

“他們砍伐樹木、放火焚燒森林、殺戮野生動物……甚至使用血腥的暴力強迫雨林原住民離開家鄉。”“綠色和平”馬瑙斯辦事處研究員羅慕洛·巴蒂斯塔(Romulo Batista)告訴澎湃新聞。

“巴西政府曾劃下紅線——80%的亞馬孫雨林是公共森林,不允許隨意砍伐,20%的森林可以被用來開發。”巴蒂斯塔告訴澎湃新聞,“亞馬孫開發中的既得利益者們反復保證:我們只是在砍20%的森林。但從衛星圖上可以看到,非法砍伐的林場早已滲透至公共森林區域。在整個亞馬孫區域,非法砍伐現象從東南部雨林邊界逐漸向西北地區蔓延,帕拉州、馬托格羅索州和朗多尼亞州內的非法砍伐現象最為嚴重。”

紅色標記處為亞馬孫雨林非法砍伐地帶(圖片來自綠色和平)

非法砍伐最為嚴重的帕拉州、馬拉尼昂州區域(圖片來自綠色和平)

砍伐的手段愈發狡猾。“綠色和平”曾報道非法木材的“洗白術”——要砍樹,必須先獲得巴西政府的采伐許可證書。一些有資質的砍伐公司假借合法砍伐證書,砍伐不允許開發的森林。他們還冒名頂替銷售非法采伐的珍貴木材,這些珍貴木材被“洗白”,以合法砍伐木材的身份流入市場。

伐木工并非一片一片地砍,而是一棵一棵地砍。在“綠色和平”今年6月公布的亞馬孫雨林非法砍伐研究報告中,伐木工會“選擇性砍伐(Selective Logging)珍貴樹木”,由于并未大面積地砍伐樹林,衛星難以監測這類濫伐情況。“我們只能暗中把GPS定位設備安裝到可疑的非法伐木車輛上,乘坐直升機跟蹤這些非法伐木工。”巴蒂斯塔說。

巴西帕拉州亞馬孫雨林中的非法砍伐原木 (圖片來自綠色和平)

被非法砍伐的亞馬孫森林。法新社 圖

亞馬孫雨林的鋸木廠。法新社 圖

巴西國家太空署陸地系統科學中心(CCST- Inpe)的研究顯示,多數砍伐發生在旱季來臨時,也就是每年7月。對于這些砍伐后、被毀壞的土地,他們會為了開發新耕地或牧場而進行焚燒雨林的清理工作,焚燒林場所冒出的濃煙導致飛行員無法在這些地區飛行。巴蒂斯塔向澎湃新聞描述著他親身經歷的場景:他曾看到亞馬孫雨林東南部發生的人為森林大火,樹木被烈焰吞噬。當時他正坐在直升飛機上,眼見火光沖天,濃煙彌漫,飛機引擎的轟鳴聲抵不過樹木焚燒的噼啪聲。

亞馬孫雨林森林大火。(圖片來自綠色和平)

非法砍伐雨林、販賣高價值樹木、焚燒土地之后,森林砍伐循環鏈緊隨其后的是大豆種植園主和牧場主。有媒體報道,約66%遭到破壞的亞馬孫雨林變成了牧場。根據巴西非政府組織亞馬孫人類與環境研究所(Imazon)的數據,巴西約有2億頭牛,其中近一半散養在亞馬孫地區,整個亞馬孫地區的人口約為2500萬,即平均每人就擁有4頭牛。迄今為止已有18%的雨林被非法砍伐、大豆種植、養牛業等徹底損毀。

“農業和畜牧業是巴西的支柱產業,巴西是世界大豆和牛肉的主要出口國。大豆主要被用作牧場動物的飼料,人們吃了在非法砍伐雨林地帶放牧的動物,這些肉制品遍布世界各地的快餐店和超市,其實我們是在‘吃光亞馬孫’。”巴蒂斯塔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早在2006年,“綠色和平”就開始宣傳大豆種植、畜牧業和森林砍伐間的聯系,并出版了《吃光亞馬孫》(Eating up Amazon)報告,2009年,綠色和平又出版了《被“屠宰”的亞馬孫》(Slaughtering the Amazon)調查報告,對非法砍伐的牧場所生產的牛肉、牛皮和相關產品進行調查,并追蹤到供應鏈末端的公司如耐克、阿迪達斯、家樂福、沃爾瑪、麥當勞等。這些公司已開始停止進口非法養殖的牛肉和非法種植的大豆,避免亞馬孫“被吃光”。

糾結環保路

近年來,巴西政府通過立法、商業制裁、衛星監測等高科技手段加強對熱帶雨林的保護。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資源署(IBAMA)也在加強雨林執法,包括提高罰款額度、監禁、沒收各類砍伐工具、牧場的牲畜等等。

巴西非政府組織“氣候觀察”(Observatorio do Clima)2014年發表報告稱,自2005年起,巴西溫室氣體排放量連續8年減少。不過,2013年,碳排放總量首次出現了回升。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雨林盜伐實時監測系統(Deter)于2015年公布的數據顯示,亞馬孫雨林面積在過去一年內減少了5100多平方公里,為過去6年內最高,約相當于3.5個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羅。

如同環保數據的反復,巴西政壇也因為雨林保護的分歧而產生震動。環保和經濟開發之間確實難以兼顧——2003年,瑪麗娜·席爾瓦(Marina Silva)被時任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任命為環境部長。在她的任期內,一些熱帶雨林的大型開發項目遲遲拿不下動工許可,她推遲巴西第一大內河——圣弗朗西斯科河的改道項目以及穿過熱帶雨林的BR163高速公路建設,這觸及了農場主、伐木場主、礦主和建筑公司的利益。2008年5月,席爾瓦以政府只關心開發和發展、不考慮環境為由辭去了部長職務。

巴西前環境部長瑪麗娜?席爾瓦  (圖片來自網絡)

另一方面,巴西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使得一部分人產生這樣一種想法——“亞馬孫是巴西的家事”,以美國為代表的外來勢力對亞馬孫“說三道四”,是他們覬覦亞馬孫的豐富資源,是“干涉亞馬孫”的表現。

長期耕耘巴西報道的《紐約時報》記者羅偉林(Larry Rohter)曾報道稱,2007年,巴西的一份軍情報告顯示,國際非政府組織諸如“綠色和平”、“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是美國等霸權國家操縱的工具,其目的是維持和擴大他們的主導權。

“巴西政府駁斥這些荒謬的不實之詞,但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們仍然會打著民族主義的愛國旗號,質疑國際環保組織的信譽和我們這些在此工作的巴西人的愛國精神。”巴蒂斯塔告訴澎湃新聞。

除了民族情緒上的渲染,既得利益者們對阻擋他們行事的環保人士“格殺勿論”。在巴西,調查和揭露非法砍伐的環保人士常常面臨著被謀殺的危險。“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的調查報告顯示,2002-2013年間,巴西有448位環保運動者被殺害,他們當中的大多數都活躍在抗擊非法砍伐的領域。2005年12月,73歲的美國裔修女多蘿西·斯唐(Dorothy Stang)在試圖阻止牧場主毀林時,身中6槍,據悉,兩名“刺客”收受了1.9萬美元作為酬勞。

被暗殺的美國裔修女多蘿西?斯唐(Dorothy Stang) (圖片來自網絡)

居住在馬瑙斯附近的亞馬孫雨林原住民。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如今,在巴西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任內,一方面,雨林保護工作不斷推進,另一方面,雨林開發也正在進行,在盧拉政府期間執掌礦業和能源部的羅塞夫任總統后,巴西港口與水力發電擴張也是她的政策方向之一。

2010年2月,巴西環保機構“Ibama”批準在亞馬孫地區中心建設美麗山巨型電廠(又稱“貝羅蒙特水電廠”,Belo Monte),該電廠裝機容量為11000兆瓦,建成后將是世界第三大水力發電廠,僅次于中國的三峽電站和巴西—巴拉圭的伊泰普電站。

美麗山巨型電廠施工圖 。(圖片來自網絡)

自項目伊始,這項工程充滿爭議。當地土著和環保人士反對在巴西聯邦州帕拉建壩。又由于缺乏環境規劃,該項目官司纏身、數度停工。政府則全力推動這一投資數十億的項目。

2015年,中國國家電網公司中標“美麗山二期項目”,并與巴西國家電力公司簽署一項高壓輸電線路協議,推進了項目的建設。

巴蒂斯塔告訴澎湃新聞,他認為巴西政府只是對亞馬孫雨林邊角縫縫補補,沒有根本性地解決問題。他還表達了這樣的擔憂:巴西對華和對其他國家的大豆和牛肉產品出口的增長,或將成為破壞亞馬孫雨林的原因之一。“巴西對外出口牛肉、大豆和木材的需求減少,雨林砍伐現象也在減少,一旦世界市場恢復對巴西主要出口品的需求,巴西的森林可能又要被亂砍濫伐。”他說。

氣候大會博弈:巴西“向錢看”

今年10月,羅塞夫宣布國家自主減碳貢獻(INDCs)承諾:在2025年前將碳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37%,成為首個明確承諾減排絕對量的主要國家。

在巴黎氣候大會召開前,羅塞夫曾表示,目前巴西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大挑戰來自如何在2030年前實現亞馬孫雨林濫砍濫伐“歸零”,以及如何彌補合法林木開采對雨林帶來的損失。她對今年的巴黎大會寄予希望——本次大會所達成的應對氣候變化新協議應“具有法律約束力”,而不僅僅是各利益方美好愿景的簡單總結。新協議應包括各方如何克服全球氣候變暖這一挑戰的具體承諾和實現路徑。

如今,巴黎氣候大會接近尾聲,兩大陣營仍在“錢”上糾結。9日,在大會上,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礎四國”的部長級代表發布聯合聲明,強調它們團結一致,敦促發達國家兌現承諾,在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并在2020年后進一步加大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的支持力度,特別是為最不發達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更多的幫助。

目前,巴黎氣候大會29頁的案文文本因為資金分歧并未出現更大進展,資金承諾如何兌現,也成為了最大懸疑。

毋庸置疑,為解決熱帶雨林在保護與開發上的融資問題,需要發達國家和減排企業通過碳交易市場為保護熱帶雨林的地區提供資金支持。只要森林沒有被砍伐,按照每年其吸收和儲存的二氧化碳來計算收益,然后將這種收益分配給當地居民,但這需要發達國家做出積極承諾并采取切實行動。

回溯歷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從1992年的里約談判、1997年簽署《京都議定書》……巴西在氣候大會上大多持“抵制態度”。在歷次氣候峰會上,巴西屢次被評為“最大絆腳石國家”。巴西反對可能迫使發展中國家限制氣體排放的措施,或者為控制發展中國家而采取的步驟。

在2007年的G8峰會上,時任巴西總統盧拉表示:“每個人都知道,富裕國家排放了60%的氣體,因此必須承擔他們的責任。我們決不認同新興國家必須作出犧牲。”

面臨國際社會的指責,盧拉2008年說:“我們不能接受的是,有些國家沒有管好,也沒有保護好本國的森林,反而濫砍濫伐,大多數氣體都是他們排放到空氣中的,是造成溫室效應的禍首。他們不應該插手巴西的事情,也不應該發表他們的個人意見。”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巴西的態度有了轉變:提出到2020年巴西砍伐亞馬孫森林面積將在1996年至2005年的平均水平上減少80%,即每年不超過3800平方公里,鄭重宣告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40%——其中一半來自減少森林砍伐,并承認“關鍵問題是減少因為森林砍伐和退化導致的氣體排放”,以及借助由發達國家出資建立的機制,“提高森林吸收溫室氣體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仍然不乏批評聲:即使巴西承諾未來10年大幅度減少碳排放,但兌現這一承諾將會是巴西最大的環境挑戰,巴西的承諾不具備法律約束,僅僅承諾自愿減排,只是一種政治姿態。

各國博弈、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利益團體間盤根錯節的復雜關系……它們夾雜在這場“亞馬孫雨林保衛戰”中,幾十年來,亞馬孫雨林的保護總是不可避免地前進兩步,又倒退一步,當人們真正置身在那片原始的綠色中,在木船上望著壯麗絕美的亞馬孫落日,看著粉色河豚在四周游動,間或聽見鳥鳴或短吻鱷的叫聲,是否還愿意肆意毀壞這片“地球之肺”?

亞馬孫雨林的日落。澎湃新聞記者 鄭怡雯 圖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霸州市| 云浮市| 扶沟县| 临沂市| 汉源县| 神池县| 梁山县| 宕昌县| 上犹县| 唐河县| 新乡市| 潢川县| 平顶山市| 浦县| 泸水县| 陇川县| 临沭县| 延庆县| 临夏市| 广东省| 海门市| 滦平县| 金阳县| 荆州市| 探索| 红河县| 贞丰县| 南陵县| 洪洞县| 比如县| 溧水县| 平定县| 江口县| 邓州市| 河北区| 遵义县| 灵宝市| 灌南县| 岫岩|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