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北偏北》:隔靴搔癢的“耍流氓回憶”

《東北偏北》算不上致敬著名的《西北偏北》,不過也有那么一丁點的懸疑色彩。今年有不少有敘事追求又不甘心做個純粹類型片或文藝片的導演們想玩些黑色幽默的混搭風。《心迷宮》、《壞蛋必須死》和如今這部《東北偏北》都有那么點意思。把一個原本不復雜的故事七彎八拐繞一繞,繞出些花頭來,讓故事情節更跳躍,節奏上看著也更鋒利些。
是個慘烈的故事,所以也有人給影片套上“中國版《殺人回憶》”的噱頭。不可否認,兩者實在是有著相當的相似性,有同樣的真實案件改編背景,同樣在罪惡之外拍攝了明亮歡快的日常,甚至兩個案件的兇手都在耍著警察團團轉,警察預見了案件發生的可能性,卻眼睜睜一次次讓兇手逍遙逃脫。但無論導演功力還是創作土壤所限,《東北偏北》在展現整個故事的的時候不斷縮手縮腳的顧此失彼,最終呈現在銀幕上的故事遠不如《殺人回憶》來得犀利和有力量感。

《殺人回憶》將其中的矛盾聚焦激化,人物的性情和事件的不安定性都在層層遞進;而《東北偏北》卻在行進中始終表現出一種別扭,時不時來個插科打諢將觀眾從事件中一竿子揮出來,仿佛導演在旁邊隨時泛著嘀咕說,“哎喲,咱可別太認真了。”
導演學美術出身,片子畫面特別美,尤其空鏡頭和大遠景,一幀幀滿是油畫質感。對于構圖,導演也是極其講究,各種幾何構圖,垂直水平黃金分割,十足的畫面形式感讓鏡頭本身和故事產生了間離的效果。
說說《東北偏北》發生的那檔子事吧,其實是上世紀70年代的老案子了,各種電視報紙都有過極其詳盡的報道,直到近幾年都會當做傳奇案件翻來覆去的舊聞新說。北京的“雙橋老流氓案”,10年里一個人做下300多起強奸案,其中有的還是回頭草,有的就是為了跟警察兜圈子玩。最后案子還不是被偵破的,是罪犯某日順手搶劫撞上了公安系統的馬拉松冠軍,兩人追逐萬米,在河北的縣城里總算落了網。

當然,和《殺人回憶》一樣,這不是一個就事論事拍一個采花大盜怎么采摘這花花世界的故事,被轉換了時間地點的這起流氓案,導演的野心是想借著一個案件看特殊年代的世道人心。
“抓流氓主要靠革命覺悟”這樣的話發動著上百號民兵從四面八方集結起來,最后其實誰也不認識誰,眼睜睜看著流氓明目張膽從眼前跑過。這種集體主義的熱忱帶著時代的烙印,荒唐又真實。
廣播說著“這種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流氓竟然潛入我們人民大眾中”,而警察在向上級請求支援的電話中得到的回復是“人手不夠,都去鎮壓運動了”。
給種豬封“勞模”的老豬倌,為自己配制的飼料能讓種豬年年拿冠軍而洋洋自得,卻在得知自己即將平反回城做教授后感嘆一聲,“一身的淫羊藿味,怕是要把學生們都熏跑。”
一轉眼這給豬催情的淫羊藿又被滿腔熱情抓流氓的警察隊長給偷偷抓一把揣在兜里。諷刺的一幕是這位曾經偵察兵連隊里的伙頭兵風風火火要抓流氓,回到自家媳婦的炕頭上卻是交不出公糧的尬尷境地。
另一邊被流氓入戶強奸的婦女們在閉塞保守的年代選擇忍氣吞聲,要出嫁的小妮子被“耍了流氓”,家人的態度是“盡快完婚”,而戳穿真相的警察比流氓更直接地成了“殺手”。

至于流氓罪犯,也有自己的故事,知識青年發配北大荒,初戀為了回城對感情背叛,出于報復他犯下這一系列性侵案,卻在警察設置“埋伏”的女人的溫柔鄉里找到了第二春。這一段明顯來自導演藝術加工的煽情陳述不得不說是整部影片的一大敗筆,一個屢次挑釁警察的罪犯,突然就在一個他壓根看不上的警察面前開始痛陳童年往事革命家史,悲情種子一發芽就顯得廉價,白瞎了之前許多干凈利落的鏡頭畫面處置。
順帶說,導演還把整部電影唯一的特寫鏡頭給了罪犯這張算得上是全片中顏值最高的臉。在全片中全景為主的觀看距離之下,突然用特寫的方式敞開罪犯的內心世界,實在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不過或者也可能是,這個編纂的犯罪心理內核,擔不起這個特寫的分量。
電影的結尾處理得巧妙,如果不是在中國大陸,我更愿意相信,蔡教授在海邊回想著回力鞋,而年輕人告訴他自己穿的是“耐克”,她臉上那份悵然若失,代表著某種時代“翻篇兒”的茫然與失落,這是個不錯的結局。流氓沒抓到,但那個蒙昧的年代終于過去,雖然留下了一股子“淫羊藿味”。
不過,在咱們院線里上映的電影,犯罪題材,牽扯公安,罪犯不落網可交不了差。此處也算得上導演張秉堅聰明了,他既不愿意妥協地讓老流氓順道落網,也沒想壞了規矩。他讓罪犯消失的身影再次出現在“革命熱情”高漲群眾視線中,但在那之前他加了個拍電影的打板鏡頭。這里你仿佛就能看著導演一臉雞賊地告訴觀眾,看,這就是拍電影的無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