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自貿區明年工作重點初定:打造幾個有特色的金融創新區

上海自貿區明年工作重點初定。
12月10日,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在接受自貿區郵報采訪時表示,關于明年的工作重點,目前上海自貿區正在結合國家對自貿區改革創新的新要求,在密集籌劃過程中。總的來說,這個重點還是圍繞政府職能轉變、投資、貿易、金融這四個方面展開相關改革。
——在備受關注的金融改革方面,朱民透露,對于上海自貿區以及浦東新區來說,將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建設,以及金融生態體系的建設,還有一個就是風險防范的體系建設,“尤其在風險防范體系建設中,我們將發揮地方政府相關作用,配合金融監管職能部門做好金融防范工作。”
浦東金融局相關人士表示,將持續加強與國家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強市區聯動,繼續推廣落實自貿區各項金融試點任務,計劃從以下六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全面配合推進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以服務實體經濟為落腳點。浦東有自貿區、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綜改、科創中心建設等多個戰略任務,那么“發揮聯動效應”就是關鍵點,“服務實體經濟”就是落腳點。具體包括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參與人民幣和外幣資金池試點,落實未來的QDII2細則,推動“雙自聯動”等方面。
二是配合金融監管部門推動要素市場的集聚和發展。例如上海保險交易所、上交所國際平臺、外匯交易中心國際平臺、期交所、黃金交易所以及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等項目落地。
三是協調各類創新機構類型和重要試點項目的落戶,推動自貿區金融改革持續升溫。讓每一項新型金融機構和金融業務試點措施,都有企業來參與試點,有具體的落地項目。
四是在物理載體、財政扶持、人才政策、發展環境等多方面,支撐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的繼續深化。例如在物理載體方面,結合陸家嘴、張江、金橋、保稅區、世博前灘地區的產業發展特點,打造幾個有特色的金融創新區域。財政扶持和人才支持方面,結合“十三五”規劃設計具體方案。
五是著力加強與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及其地方派出機構的合作,配合做好政府信息共享的工作。自貿區內企業名單統計對金融監管部門推動自貿區金融創新、加強事中事后管理、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浦東新區政府信息共享平臺正在加快建設,這將為浦東完善融資、金融市場環境以及培育信用信息主體提供支撐,對服務實體經濟不可或缺。
六是努力優化金融發展環境。正加快開展“十三五”金融發展規劃研究,已經完成了浦東新區金融產業空間布局規劃研究,為“十三五”規劃提供依據,等等。
——在政府職能轉變方面,朱民表示,上海自貿區將進一步對標國際高標準的投資貿易規則和通行慣例,推進網上政府大廳,以單一窗口和相對集中審批為抓手,讓市場主體能夠感受到政府職能轉變后帶來的便利,讓政府權力在更加透明、規范的環境下運行。
朱民還透露,上海已經制定形成了深化“先照后證”改革的總體方案,并上報國務院。相比此前的商事制度改革,證照分離屬于第三個階段,“第一步降低門檻;第二個明確商事主體的權利,證照分離;第三步對證照分離以后的許可證事項進一步梳理和優化。”
據介紹,上述總體方案以經濟類型為主,選擇了130多個行政審批項目,涉及國家部委、上海市以及浦東新區三類審批事項,共分為五大類“強化市場準入管理”、“取消審批,改為備案”、“取消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全面實行告知承諾制”,以及“保留審批,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期性”。
——在境外投資領域,朱民表示,上海自貿區會加快對境外投資的服務。現在上海自貿區已經起到了一個境外投資橋頭堡作用,境外投資增速非常快,但企業走出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上海自貿區正把境外投資相關的法律、金融、咨詢等服務整合起來,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上海自貿區對外投資備案項目數達385個,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333%;累計中方投資總額135.55億美元,是去年全年的3倍。上海自貿區境外投資規模已占到上海全市總量的41%。
——在貿易領域,上海自貿區將進一步提高貿易便利化的程度。朱民介紹,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今年6月底有1.0版,到年底的時候即將推出2.0版,這由上海市口岸辦牽頭。到明年,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會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圍繞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園區要求,在貿易便利化方面會有新的舉措推出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