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檢察日報刊文評教授大鬧航班:有知識不難,有教養不易
我們常聽人說起,要做一個有知識的人,我們還聽長輩常提,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但我很少聽人把它連起來說,我們要做一個既有知識,又有教養的人。很多人眼里,有知識一般都會有教養些吧,然而事實情況是,這二者真不能畫等號。有知識,沒教養的,請看一例:
12月6日,在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上海飛紐約的UA087次航班上,持美國綠卡的西南財經大學海外短期講座教授盧勇要求升艙,并自行占據他人座位,在被要求離開時與空乘起了爭執,并在機艙內大吵大鬧。因嚴重影響航班內秩序,機長決定拒載,并報警請求協助。民警趕來向盧勇進行法律宣傳,并勸其自行下機,無果后,遂欲將其強行帶離。盧勇拒絕下機,咬傷打傷3名民警,對著乘客怒吼“我打死你”,并大呼“我是美國人!”三名民警受輕微傷,最終,盧勇因涉嫌妨害公務罪被上海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西南財經大學通報決定即日起與其解聘。

就這么一個小小的動作,就這么一個很普通的故事,我不記得是幾年前看過,到現在還能想起,震撼著我。要知道,在中國,不管是否街頭賣藝人還是真實的乞討者,我們若有零錢,大多也就隨手一扔,所表現的就是真的施舍。可這位教授的這一不經意的行為,讓我讀到了他對人性的尊重,并沒有帶任何歧視,也沒有施舍的態度,是一種對他人才華的認可和對賣藝行為的支持。
有教養的人是受人尊敬的,就像有財富的人被人羨慕一樣。可是教養對于人有時真的比財富對人還吝嗇,因為財富還能繼承,但教養卻不能過戶;財富可以暴發,但教養不會頓悟。現在受過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人不少,但表現出沒有教養的地方隨處可見。只要得到受教育的機會,一個人要有知識并不難,課堂上幾年的說教,就能使一個人知識豐富起來,但要一個人有教養卻可能并不容易。俗話說,“三代培養一個貴族”,也并不是危言聳聽。
我們可以說,過去貧窮、戰爭、疾病、吃不飽穿不暖的舊中國,沒有條件講教養,談素質,因為人民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掙扎在生存線上,何談尊嚴和優雅?可如今,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都上去了,是否也該注意些了呢?可事實怎樣?北上廣這些大城市,高樓拔地而起,城市人的素質卻仍參差不齊。
不管紅綠燈,湊齊一撥人,蜂擁過馬路;帶孩子進西餐店,滿屋子就聽中國父母在那大聲嚷嚷;見到路上糾紛喜歡圍觀湊熱鬧,在人背后熱衷于飛短流長;遇到排隊就插隊,隨地吐痰丟廢物,動不動吵架罵街;還有的學會了教養的表皮,卻根本不懂素質的真諦。進了星級酒店就會小聲說話,出了大門嗓門照大,大街就成了痰盂;吃飯時使用的倒是刀叉,可進肚的卻是野生保護動物佳肴;下雨天玩保齡球,天晴時打高爾夫,但對地震災區舍不得捐一分一厘……
馬克思說,一個人應該活潑而守紀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魯莽,倔強而有原則,熱情而不沖動,樂觀而不盲目。這就是我們修煉自己的標準。這也應該是有教養的標志。那位大鬧機艙的中國教授,你是讓大家主要看你的氣質嗎?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