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度法治人物”李竹奎:八項規定前最頭疼的是陪吃陪喝
本期人物:李竹奎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安國鎮人大主席
CCTV2015年度法治人物

事跡
1990年,大學畢業的李竹奎放棄了在市區單位工作,投身鄉鎮第一線,一待就是25年。當上安國鎮人大主席后,更是用實際行動詮釋“人大代表為人民”,深入田間地頭為老百姓干實事。他還帶領當地鄉鎮人大代表宣傳法律知識,加強法律監督。堅定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忠實踐行根本政治制度。面朝黃土,背對青山,李竹奎以一己之力架起了群眾與黨委政府的“連心橋”。
以下是長安君精選的8個網友的犀利提問,猜猜看,這位人大代表會如何回答?
你問我答
@歲月流聲:之前出過不少新聞,一些人把“人大代表”當護身符,背后卻做些違法的勾當,你怎么看?
答:人大代表不是一個符號,而是選民的信任和期待。基層人大代表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通過開展代表活動,履行代表職責,為老百姓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和問題。如果你把“人大代表”當護身符,那群眾就不答應。
@聽海24:你在鄉鎮是如何開展普法工作的?你認為當前農村的法律意識如何?
答:隨著依法治國方針的落實,當前農村老百姓的法律維權意識逐漸增強,老百姓對法律知識的需求十分迫切。
在鄉鎮開展普法工作,要結合生活實際,用身邊的事例教育身邊的人,不能給老百姓只念法律條文。比如每逢集日,我們會到集貿市場,通過展板、漫畫的形式搞宣傳,老百姓趕集的時候就會來看。平時,還會到農村去,用典型的法律事例講給群眾聽。還會請專業的法律人員給老百姓辦培訓班、辦講座,像放電影一樣給老百姓放視頻資料。學校、機關單位等也會在農村開展法律知識講座。此外,人大代表的職責是監督法律實施,我們每年都會有視察評議活動,對法律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并協助普法。
@紫燕:八項規定之后,你認為基層的政治生態有明顯改善嗎?
答:感覺最大的變化就是干事比較好干了,基層工作環境得到改善。原來的干擾比較多,即便干出成績也不一定重用。基層干部要陪吃飯、陪喝酒,頭疼的很。但現在八項規定后,變化特別大。迎來送往的事少了,實行的是“零接待”,上面來人,檢查完工作就走。干部也解脫出來了,干事的時間就多了,干部和老百姓的關系也更加密切。干部只要肯干實事,干出成績,就能得到提拔重用。
@細雨十分:我是一名剛到基層工作的大學生,感覺和跟老百姓打交道,處理各種糾紛,很難。請問你有什么訣竅?
答:和老百姓打交道必須要放下身份,平等對待。要用老百姓的話和他們拉家常,說心里事。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實事,他們就信任你,支持你。
@左威:你所工作的鄉鎮,因為你的努力,出現了什么樣的改變?
答:在安國鎮,老百姓只要有困難就找人大代表。通過人大途徑,老百姓反映的問題有人受理,辦理中有人監督,辦理后有人答復。現在,上訪的群眾基本沒有了。
@蘭星玲:你怎么看待農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問題?你認為凋敝的鄉村該何去何從?
答: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留守老人和兒童,現在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和留守兒童之家在各地逐漸建立,這個問題正在得到解決。
我很看好農村未來的發展。如今,通過移民搬遷扶貧和產業開發,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就近務工,家庭和收入兩不誤。有很多大企業都把資金拿到農村來投資,一些在城里真正賺了大錢的人,也到農村來承包土地了。土地流轉、家庭農場等政策讓農民致了富,農村向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方向發展。此外,隨著新農村建設的落實,農村生活條件也發生很大變化。比如“網絡村村通”,村里還有了文化廣場、幼兒園、村衛生所……以后的農村,還是個好地方。
@心有靈犀:你1990年大學畢業,那時候大學生非常少,是什么讓你放棄了大單位去了基層?現在年輕人都想留在大城市,你怎么看?
答:我是在農村出生的,深知農民最大的渴望是能改變貧困面貌。待在基層,能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看到群眾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心里才踏實。只有通過基層的艱苦磨練,才能體現人生價值。
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如果真正想干些事,還是要到基層來。基層更鍛煉人,也能讓你把所學的知識施展出來。比如我們這里的大學生村官,不少都在農村干出了很多有意義的事。一些有基層工作經歷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崗位后,工作經驗豐富,解決問題能力強,頗受好評。所以,還是希望年輕人到農村、到基層去鍛煉,對他們個人的發展也有好處。
@潘慧賢:在基層,做一個“好官”會不會孤獨?你怎么看待人情和原則之間的關系?
答:在基層工作久了,有時也有“孤獨”感。面對各種看法,始終堅持理想信念。當看到老百姓臉上的笑容時,心里也就坦然了。
在老百姓眼中,鄉鎮干部就是“父母官”,大大小小的惠農政策都要通過鄉鎮干部去落實,始終要把原則放在心中。對待每件事只要“一碗水”端平,講人情的就少了,老百姓的滿意就多了。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