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逃避現實的那幾年,陳冠希至少有跑步陪伴
這一周,一部關于陳冠希的紀錄片《觸手可及》在網絡上點擊量超過千萬。離開“艷照門”漩渦7年了,35歲的陳冠希告訴你,他早已不把自己當明星。
在影片中,素顏的陳冠希以生意人形象出現,他談起他在事業上的成功,也談起他的人生態度,他對著鏡頭露出屁股和腰,一臉壞笑:“他們都嘲笑我身材走形,但我想的是賺錢,才不是怎么練腱子肉。”
但其實,在浮華的娛樂圈,只有這身腱子肉從未遠離過他,陳冠希已經在“跑道”上堅持了很久。
為了完成馬拉松,陳冠希可以戒煙,可以頂著烈日訓練,雖然不能說跑步重塑了他,但至少跑步曾是他的“避風港”。



“加油哦,要跑贏陳老師”
當你剛剛看完《觸手可及》中的陳冠希,你可能會難掩心中的失望。眼袋厚重,酷似本山大叔的相貌,曾經在《無間道》和《千機變》中的那個迷倒眾生的奶油小生已經一去不返。
唯一不變的是,陳冠希那份桀驁不馴的態度和他健美的身材。
當陳冠希跌入低谷之后,他第一個“愛上的”是跑步。
某運動品牌曾拍攝了一部短片記錄陳冠希的運動生活。在美國的兩年,陳冠希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跑步一個多小時。他坦言,最開始跑步是因為自己已經迷失,只能通過跑步來逃避現實。
“兩年多,每一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跑步,45分鐘到1個小時。”漸漸地,跑步成了他的生活習慣。
“每次跑步都是愉快的經歷,心情不錯會享受跑步的過程;狀態不好,也要堅持去跑,跑過以后,感覺就會好。我不知道跑步真可以激發內在的能量,也許會變得更強大……”

小S在《康熙來了》中撩陳冠希衣服看腹肌。
2011年11月20日,在上海的一場10公里比賽中,陳冠希跑出44分27秒的成績。要知道,在2015年上海馬拉松10公里比賽中,劉翔的10公里成績才50分鐘左右。
在那場跑賽后,一時間“加油哦,要跑贏陳老師”成了男跑友之間的賽前問候語。
2012年的香港渣打馬拉松是陳冠希人生中的第一個全程馬拉松。陳冠希說,為了備戰人生初馬,他每周都要跑上三四次,“早上5點起床,晚上10時睡覺,雖然沒正式試跑,但有信心跑完。”
而據《蘋果日報》稱,陳冠希在那段訓練期間毅然戒煙。“你們都知道跑步會讓身體放出內啡肽,讓身體放松,我想我會很享受啡肽在身體里面的感覺。”
最終,在港馬陳冠希以3小時55分的成績完賽,對于挑戰首馬的業余選手而言,這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但據《重慶晚報》、鳳凰網等媒體報道,因為覺得號碼牌不吉利,陳冠希私自和朋友更換了號碼牌。隨后,大會組織方接到跑友投訴,決定不承認陳冠希的成績。


“問題迎面而來,跌倒讓我更強壯”
香港馬拉松后,陳冠希很少公開參加跑步比賽,但對待跑步,陳冠希算得上一位嚴肅跑者。
據中新網報道,中國臺灣媒體曾在2013年拍到陳冠希一個人中午在松山運動中心旁的體育場慢跑,當時的溫度接近40攝氏度。
在贊助商拍攝的跑步短片中,雖然有教練帶他,但他卻說還是喜歡一個人跑,不論早上還是晚上。“如果不是為了慈善,我也許不會去參加馬拉松賽。”
而據《蘋果日報》透露,陳冠希的首次馬拉松比賽就籌集了近百萬元港幣的善款。
陳冠希在自己的跑步紀錄片中說:“跑步的時候,除了考慮步伐,什么都不會想,整個腦袋都處于放空的狀態。”如果在跑步機上,他就會戴上耳機,人在音樂里面,也會更加專心。

在跑道上陳冠希也曾遭遇過運動傷痛,也曾被醫生亮起健康“黃牌”。
“我的腳疼到沒辦法,就只能去看醫生,但是有時候我很害怕,擔心醫生會告訴我不能跑步。”陳冠希在紀錄片中說,“那樣我會很傷心。”
在紀錄片《觸手可及》中,陳冠希說了這樣一番話:“那些一直說我屁都不是,一事無成,只是靠臉吃飯的人,到時候他們就沒話說了。我要謝謝他們了,他們給我很大的力量。”
跑步又何嘗不是力量呢?就像陳冠希自己創作的歌曲《Running》中唱的那樣:
“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我只在意前方/是否行得通,迎著風,我到底憑什么/我不怕失敗,終于想通/唯一的出口是往回走/忘記所有的恐懼我不回頭/Run,問題迎面而來/跌倒讓我更強壯......”
更多專業跑步健身內容請關注本欄目微信號:sijiabenpao或搜索公眾號:私家奔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