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個省級巡視組長落馬:涉案兩億被稱奇葩,遭山西書記點名
在一系列高校紀委書記因履行監督責任不力被“連坐”后,中紀委“清理門戶”步伐日益提速。
今天(12月3日),中紀委官網上發布了一則特別的處分通報:山西省第十屆省委委員、省委巡視組原組長劉向東嚴重違紀被“雙開”,他也是十八大以來,首個被通報“雙開”的省級巡視組長。
劉向東是誰?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曾為大家介紹過,此前有一則關于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談辦案的視頻火遍網絡,其中提到一位廳長涉案兩億元之多,在家中現金太多,上面落滿灰塵,有的發霉變質。這位廳長很“奇葩”,盡管家財數以億計,還找私營企業家借車,車開一段開舊了,就找那個老板再換新的。
澎湃新聞報道稱,王儒林口中的這位廳官應是今年3月被“雙規”的山西環保廳長劉向東。
那么,問題來了。劉向東是山西環保廳長,位高權重。可紀委的通報中卻只字未提這一身份,相反,卻特別列出了一個“敏感”的職務,省委巡視組組長。

一聽到巡視組的名字,小伙伴們第一感覺是“一片凈土”,因為廉政表率才能當巡視組長,劉向東貪腐過億均在環保廳所為,為何偏偏要拿巡視組長說事,這不是自揭家丑么?
通報給出了答案:劉向東嚴重違反巡視紀律,泄露巡視工作秘密。
短短一行字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其一,劉向東違紀問題不僅出現在環保廳,當了巡視組長也不收手;其二,違反巡視工作紀律與貪污上億并重;其三,執紀者違紀,罪加一等。
新版黨紀處分條例頒布后,各地紛紛對照條例樹立執紀樣本,處于反腐最前沿的山西紀委自然也不例外。此次強調劉向東作為巡視組長的違紀行為,可視作高標準執行條例的一次經典動作,警示之意明顯。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此前也說過,中紀委近期頻繁釋放信號:千萬別以為進了紀委、巡視組就進了保險箱,一旦發現違紀,新賬老賬一起算。此次通報的劉向東就是這樣的違紀典型。
這幾天,關于紀檢系統官員的違紀通報密集發布,先是四川省遂寧市紀委書記冉濤被查,后是呼和浩特市紀委原副書記白冰落馬,再是退休數年的安徽省委巡視組原副組長方克友被帶走,紀委密集對“內鬼”下手的集中行動,在本輪反腐啟動以來尚不多見,這絕非巧合,聯想前不久中紀委連發重磅文章闡述“打鐵還需自身硬”即可感知其中利害。
最新發布的一篇文章叫做《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其中是這么寫的:黨和人民越是寄予期望,就越要強化對自身的監督,使紀檢干部受到比其他黨員干部更為嚴格的監督,堅決防止“燈下黑”,堅決清理門戶。
堅決清理門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前不久,有媒體曾盤點過各省“五人小組”成員的落馬名單,“五人小組”由省委書記、省長、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省委組織部長組成,定期聽取巡視情況匯報,可謂掌握核心機密的人群。在落馬名單中,沒有一名紀委書記。對此,普遍的分析是紀委書記經過精挑細選,都是“干凈、忠誠、敢擔當”的好干部,但也有不同的聲音,認為“誰來監督紀委”的問題一直不太明確,紀委干部都是“自己人”,誰監督誰都有點“抹不開面子”。
紀委系統內設機構調整后,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成為了“清理門戶”、“防止燈下黑”的主力軍。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隨著新版黨紀處分條例的出臺,紀檢干部的違紀情節不僅越來越多地被通報,指向也更加明確,違紀行為 “臉譜化”,不再大而化之,從而清晰地劃出了紀檢干部應該遵守的紀律“紅線”。此次通報的巡視組長劉向東,“畫像”惟妙惟肖!
【本文已獲得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官方授權,歡迎關注(微信ID:Capitalnews)】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