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部委:力爭5年內消除機場周邊和交通干線沿線露天焚燒秸稈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記者當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環保部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工作,力爭到2020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
四部委要求通過推動產業化發展拓寬秸稈利用渠道,推行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和留茬高度等標準,促進秸稈就地還田或應收盡收;積極扶持秸稈收儲運服務組織發展,建立規范的秸稈儲存場所,促進秸稈后續利用;支持秸稈代木、纖維原料、清潔制漿、生物質能、商品有機肥等新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完善配套產業及下游產品開發,延伸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
對于秸稈禁燒,四部委要求各地強化衛星遙感、無人機等應用,提高秸稈焚燒火點監測的效率和水平;健全秸稈資源評估、綜合利用和焚燒監測的統計、評價體系;逐步建立以過火面積、焚燒量和綜合利用量為核心的秸稈禁燒工作評價、考核方法和獎懲機制。
通知提出,力爭到2020年,秸稈焚燒火點數或過火面積較2016年下降5%,在人口集中區域、機場周邊和交通干線沿線以及地方政府劃定的區域內,基本消除露天焚燒秸稈現象。
此前新華網消息,全國各地政府“禁燒令”,狠招怪招頻出,動輒數萬干部進村入戶查,千萬資金撒進去補,數十萬財政資金扣,一個火點罰款百萬,約談干部拘留農民,有的還動用了高科技手段。
然而,“秸稈季”里的“燒”與“禁燒”依然膠著難緩。
1999年,環保部出臺禁止露天焚燒秸稈規定,一些地方因秸稈“禁燒”工作不力,干部被處罰,地方財政資金被扣甚至罰款。當這些規定被指有“一刀切”之嫌時,可不禁止也面臨尷尬。最大的問題是,16年來,年年禁燒年年燒,今年涉及的環保形勢仍不容樂觀。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發布10月12日至18日期間的監測數據顯示,我國秋糧收獲地區秸稈焚燒火點226處,涉及河南省等6個省份,與去年同期比,增加了976%。
另一方面,農村秸稈的利用,因秸稈分散、運輸受限,導致秸稈看起來便宜、綜合計算卻是昂貴原材料。近年來,大批秸稈項目上馬,至今企業存活不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