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人才懂的回憶殺:《十六歲的花季》、《奪子戰爭》修復后重播
在沒有美劇韓劇的年代
滬產電視劇幾乎承包了我們的青春
《濟公》《楊乃武與小白菜》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圍城》……
而現在這些電視劇經過修復后要重播啦!

以前的滬產電視劇怎么個好看法?
來一波“回憶殺”吧
《十六歲的花季》
“吹著自在的口哨,開著自編的玩笑,
一千次的重復瀟灑,把寂寞當作調料……”
《十六歲的花季》里沒有什么流量明星
只有一個個貼臉的角色
懵懂的青春就此啟航
1990年,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共同攝制,富敏、張弘執導,吉雪萍、池華瓊、楊曉寧、何威等主演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首播。短短12集,卻始料未及地盛況空前,掀起了當年的討論熱潮。

白雪、陳非兒、歐陽嚴嚴、韓小樂和袁野......
這部劇是一代魔都人的“回憶殺”
播出的時候
我們憧憬著自己十六歲的樣子
是不是會有朦朧的愛情?
是否會遇見一位和童老師一樣
美麗親切的班主任?

它不僅是一段青春的故事
也是一個時代的真實刻錄
↓
學校缺少經費需要破墻開店搞創收

重點學校開始出現“照顧生”

有知青回滬子女間的惺惺相惜

那時青春男女的偶像是
邁克爾杰克遜
還有放現在也一樣的
應試教育的殘酷

一時間,吉雪萍成了上海最紅的明星
不僅因為她主演了電視劇
還因為她本身是市三女中的學生
在雙重光環加持下
她成了上海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不知道有多少上海小囡被要求
“向吉雪萍姐姐學習!”
31年后,這些被要求向吉雪萍學習的孩子們
是不是自己成為了雞娃的家長?
《奪子戰爭》
你能想象嗎?
1997年播出的《奪子戰爭》
只有10集
卻創造了38%的收視率!
什么叫爆劇?這才叫爆劇!
《奪子戰爭》講述了一個“留守男士”的故事:善良忠厚的京劇團琴師喬書銘,做上門女婿已有10年,因為收入少、地位低,常受岳父母揶揄;其在合資公司工作的妻子出軌又出國,岳父母設計將其10歲的兒子騙出國,于是觸發了一場“奪子戰爭”。

這部劇里的槽點滿滿
↓
有一個愛慕虛榮的上海女人
一個做了上門女婿一直被女方家人揶揄的
憋屈上海小男人
還有其實不怎么有錢
但表面上擺闊摜浪頭的一家人
劇里的角色總能和現實對得上
仿佛就是身邊的“你我他”

電視劇把時代議題放了進去
上海出現的“出國潮”
普通家庭內部矛盾
復雜的石庫門鄰里關系
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真實以外
還有主創人員也非常尊重“海派”
這部劇采用了上海話對白
更準確地表達了
當時申城的人生百態

《孽債》
說到《奪子戰爭》就不能不提
另一部神劇《孽債》
這兩部劇在演員上有很大的重合
同樣用滬語演出
同樣上演了當時小市民的生活
火爆程度是現在任何一部劇都無法比擬的
“美麗的西雙版納
留不住我的爸爸
上海那么大
有沒有我的家
爸爸一個家
媽媽一個家
剩下我自己 好像是多余的”
《孽債》片尾曲
也唱哭了很多人
電視劇《孽債》改編自葉辛的同名小說,由黃蜀芹擔任總導演,梁山和夏曉昀擔任導演,講述了5個云南知青的子女來滬尋找親生父母的故事。

1995年伊始,當時27歲的年輕導演梁山喜歡在晚上騎部腳踏車上街。晚上8點05分,上海的馬路上、公交車上幾乎空無一人,因為大家都在看《孽債》。當年的《新民晚報》還刊登了一篇報道,稱顧客在商店里圍看《孽債》。
這部電視劇甫一播出即引發轟動,有一個星期的平均收視率創下了42.65%的收視紀錄。

為什么會轟動成這樣?
因為劇情赤裸裸的真實
劇中展現了
上海人逼仄的居住環境
讓個人隱私無處遁形

弄堂里有點風吹草動
鄰居們就全體出動強勢圍觀的家長里短
最重要的是
上山下鄉是
上海一代人真切經歷過
改變他們人生和命運的事情

如今再次翻看這些老電視劇
當時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也歷歷在目
↓
那一年,東方明珠還沒造好
更別提陸家嘴廚房三件套了

90年代的高端房子
后排新公房,現在只好算老破小
還有那輛當年就要14萬的普桑

萬元戶就是大老板
現在全是萬元戶了伐

公交車又擠又堵
馬路上竟然有赤膊騎腳踏車的人

小霸王其樂無窮
坦克大戰兩個人配合
相互打掩護

旁友大戶嗎

有事體拷我

用公用電話怎么打國際長途?

《圍城》
“城里的人想出去
城外的人想進來”
這是錢鐘書先生《圍城》中的名句
也是電視劇《圍城》的片頭
文藝味十足

現在IP劇橫飛
但因IP本身先天不足等原因
很難找到一部讓人覺得豐滿的劇集
然而當年上海對《圍城》的改編
可謂經典中的經典
黃蜀芹導演邀請了眾多演技派明星來出演。陳道明演繹的方鴻漸、英達演的趙辛楣、李媛媛扮演的蘇文紈、呂麗萍出演孫柔嘉,葛優的李梅亭....他們把書中的角色都演活了。
劇中還略帶諷刺地展現了
上世紀30-40年代的上海風貌
↓
去國外買個假文憑

外商買辦“中英文交雜”的崇洋媚外

中產小姐想找個長期飯票的“樸素愿望”

李梅亭躲起來吃烘山芋的小人做派

看了電視劇之后會發現
雖然我們身處的時代不同
但荒誕的生活卻還是類似的

現在的所謂“普信男”,“綠茶白蓮女”
錢鐘書早就在書中描寫過了
加上電視劇《圍城》各位演員的真實還原
用現在的話來說
該片沒有魔改
高貴的原著黨也認可
《濟公》
“鞋兒破、帽兒破
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他笑我
一把扇兒破~”
小申跟著唱了起來~
沒錯,這是電視劇《濟公》的主題曲
看過這部電視劇的
上海小囡都應該40出頭了吧
這不是暴露年齡!這不是暴露年齡!
全是因為這首歌實在太郎朗上口啦

《濟公》的魔幻色彩
給大家帶來了很多歡聲笑語
濟公搓遍全身積攢起來的“泥垢丸”
濟公用河道傳送木材的機智
統統都是上海小囡的回憶
papi醬說“好阿姨比男朋友難找”
一度沖上熱搜
其實,這個預言
早在1999年就有了
這部劇一播出就火爆
↓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
28個保姆呢,可不是比男友難找?
電視劇里有一系列妙趣橫生的小故事
主要是講述田教授一家
因為家中老母親行動不便
家中無人照顧
從而開始請保姆的情節

這部劇讓當時的觀眾們熱議
保姆的工作應該受人尊重
(20多年過去,保姆已經成為高收入群體……)
也會審視子女與父母、夫妻的相處之道
用如今的眼光看,
其實劇名已經是爆款配置了
說起滬產電視劇,
真是有太多太多回憶!
展播時間表請收好
東方影視頻道
每天17:00兩集連播
7/25-7/28 《濟公》
7/29-8/5 《楊乃武與小白菜》
8/6-8/16 《田教授家的二十八個保姆》
8/17- 8/22 《圍城》
新聞綜合頻道
每天13:00 三集連播
8.11-《十六歲的花季》
8.16-《奪子戰爭》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SHerLife)、上海社區發布、新聞晨報、大手牽小手等
原標題:《上海人才懂的回憶殺!《十六歲的花季》、《奪子戰爭》…修復后重播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