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讀圖 | 咖啡爭議史:曾被認為是小孩成績差的元兇
現如今我們都知道咖啡是個好東西,但以前的人可不這么想。讓我們回顧一下幾個世紀以來,人們對咖啡無休止的爭論。

16世紀:咖啡能讓人亢奮
相傳,埃塞俄比亞有一位叫卡爾迪的牧羊人發現,他的羊吃過一種油亮的綠葉子和紅紅的漿果后會突然興奮起來。他親自嘗試了這種植物,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咖啡。

16世紀:咖啡導致濫交
阿拉伯人最先開起了咖啡店,咖啡也是自此為人詬病。據作家拉爾夫·哈托克斯所言,咖啡店的顧客常常陷入賭博與不倫的性關系中。

17世紀:咖啡可以治療酗酒
隨著咖啡聲名遠播,醫藥行業開始大肆宣揚它的好處。尤其是在酗酒成風的英格蘭,它被人們視為治療酗酒的良藥。

17世紀:咖啡能治百病?
這篇1652年的文章是倫敦一位咖啡店店主Pasqua Rosée為了推廣咖啡的功效所作的。文章稱,咖啡可以幫助消化,緩解并治愈痛風、壞血病,減輕咳嗽、頭疼與胃疼,甚至可以預防流產。

18世紀:咖啡可讓人長時間工作
1730年在倫敦,茶取代咖啡,成為人們的日常飲品。在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把喝茶定性為“不愛國的行為”之前,美洲殖民地的居民一直對茶偏愛有加。但自傾茶事件之后,咖啡店越來越多。顯著的提神效果使人們相信,喝咖啡可以讓殖民地的居民們工作更久。

19世紀:咖啡荒
19世紀中葉,美國爆發了內戰,咖啡變得供不應求,于是一些碳烤谷物飲品成了替代品并開始流行。比如Kellogg的焦糖咖啡和C.W. Post的Postum(現在仍然有售),這些飲品喜歡打著抵制咖啡的廣告來提高銷量。

19世紀:咖啡或導致失明
Postum的廣告尤其激進,稱咖啡和嗎啡、可卡因、尼古丁、馬錢子堿一樣危險,可以致瞎。

1916:咖啡阻礙生長發育
20世紀初在醫學及公眾領域掀起了一股咖啡有害健康的輿論。Good Housekeeping這本雜志中講述了咖啡對生長發育的阻礙作用。

1927:咖啡是小孩成績差的元兇
1927年一份科學雜志中,發布了一篇涉及8萬名小學、初中生的調查。研究者“震驚”地宣布每天喝一杯以上咖啡的孩子學業表現非常糟糕。

20世紀70年代:咖啡與心臟病
1978年,也就是Baseball Hall開始在電視上賣Mr.Coffee的那年,一份新英格蘭醫學報刊登了一項研究,稱三杯咖啡下肚后,血壓會急劇上升。而1973年早期的一份研究發現,每天喝一到五杯咖啡會使心臟病發病率上升60%,而喝六杯以上的人則會上升120%之多。

21世紀初:多元分析
學者們開始薈萃成千上百種研究結果,并引入了科學原則來隨機控制交叉因素,比如控制吸煙等變量,研究結果基本證明咖啡是個好東西。但與此同時,咖啡也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一份2001年的研究發現,喝咖啡患尿路癌的風險會高出20%,但喝茶就不會。在2015年的一份多元分析中這一發現被再次提及。所以對于家族遺傳中有此類疾病的人來說,最好還是喝茶。2010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喝咖啡可能會增加肺部疾病的患病風險,不過這份報告也承認,它沒能很好地排除吸煙這一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干擾。

2007-2013:咖啡能降低中風及部分癌癥的患病風險
一份匯集了1966年至2011年間11項研究的分析報告得出,在被調查的50萬人群中,喝咖啡與患中風兩個變量之間沒有負相關聯系。另一份2012年發布的報告匯集了2001年至2011年間的相關研究,指出每天喝一杯以上咖啡可以預防中風。這份報告還稱,每天喝兩杯以上清咖可以降低43%患肝癌的風險,這些數據在2013年的其他研究中被引用。在1986年至2006年間,該調查跟蹤了59,000名男性,最終得到的結論是:咖啡可以顯著降低前列腺癌這一致命疾病的患病率。
另一項類似的研究發現,每天喝四杯咖啡的人患心臟病的幾率最低,十杯以下都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對于總體的心臟病發病率而言,一份綜合36份報告、調查了120萬人的研究給出的結論是:適量喝咖啡有助于降低心臟病患病率,而且即便是多喝(每天喝五杯以上)也不會導致發病率上升。

2015:咖啡實際上是健康飲品
咖啡對于總體死亡風險有什么影響呢?2013年,一份匯集了20項研究的報告與另一份匯集了17項研究的報告均指出,在受調查的一百多萬對象中,喝咖啡可以略微降低總體死亡率。在大勢所趨下,美國農業部在2015年聲明“我們承認喝咖啡是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每天喝三五杯(最多攝入400mg咖啡因)不加奶和糖的咖啡最佳。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