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安擬制定羊肉泡饃標準,檢察日報:小吃標準化,質監越權了
11月23日陜西省西安市質監局發布消息稱,《西安傳統小吃制作技術規程牛羊肉泡饃》等五項推薦性西安市地方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起草,即日起至12月15日公開征求意見。小吃的做法有了統一標準,如果這一規定通過,或許以后在西安的任何一處泡饃館都能吃到一樣味道的泡饃了。西安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安的特色小吃全國聞名,但似乎在市場上并沒有形成沙縣小吃、蘭州牛肉拉面那樣的整體品牌效應,我們此次制定這樣的標準是希望改變西安小吃過去一直靠大廚掌勺控質量的傳統,共同呵護西安小吃的名譽,用質量贏得市場(11月24日《華商報》)。
繼揚州推出揚州炒飯官方標準版、蘭州發布蘭州拉面的官方標準版之后,西安小吃會不會也同樣走上標準化制作的路子,就看西安市質監局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最終能不能“扶正”。如果看看消息發布后的網友評論,西安質監局或許能看到自己的一廂情愿,因為網友幾乎一邊倒地支持百花齊放的小吃制作現狀。有沒有必要標準化是一回事,官方在現有的職責范圍內能不能這么做,是值得關注的另一回事。
不能否認西安質監部門的良好初衷,扶持地方特色產業,服務當地經濟發展,是包括職能部門在內的地方政府的重頭工作,但是服務型政府的手不能伸得過長,“嚴把大門安全,不能干涉屋里人怎么個過法”。讓市場的歸市場,政府在市場面前保持應有的克制,是簡政放權工作的應有之義。
質量監督局的法定職責有很多,關系到飲食方面,對應的是負責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和管理工作。落實這一職責的工作方法不同,標準化固然可以更便捷地履職,但這么做違背了政府功能的一條底線,即不能干涉經營主體的合法自主經營行為。在地方小吃上,如果有食品安全問題,質檢局必須不遺余力大刀闊斧地去監管,其他方面,不干涉就是保護,就是服務。而標準化小吃做法,過猶不及,質監局怕是已經越權了。
小吃原本就是適應群眾飲食口味,經過時空過濾保留下來的民間美味。之所以生命力強,就在于它順乎需求、不拘一格。小吃的名譽不是靠標準化贏取,而是靠長年累月的食品安全和品質保證積累出來的,這樣贏得的市場是長久的也是可靠的。政府發展地方經濟的角色,是守夜人,不是行為人,在發展思路上如果僅僅是搬規模化生產的商業操作法,那會人為扭曲自有經濟生命體的成長規律,也扼殺了它們原本寶貴的自我創新能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