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率先啟動群團改革試點,專職干部可面向基層、企業等遴選
據新華網11月21日消息:黨的群團組織如何痛改“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等脫離群眾的突出問題,切實解答好代表誰、聯系誰、服務誰的命題?20日,上海市召開群團工作會議,在全國率先啟動群團改革試點,推出工青婦機關內設機構精簡不低25%、機關專職干部面向社會遴選等系列改革舉措,以保持、增強群團工作和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今年7月,中共中央召開黨的群團工作會議,此前出臺《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群團改革試點方案》。在此基礎上,上海推出“1+3+x”群團改革方案,即全市群團改革試點方案、工青婦三家各自的改革實施方案和推進改革的相關配套文件。
上海市群團改革領導小組組長、上海市委副書記應勇介紹,上海群團改革堅持問題導向,直面問題; 堅持群眾導向、基層導向、需求導向,重心向下,夯實基層,打牢基礎,切實解決脫離群眾的問題。
完善組織設置是群團改革的關鍵。上海改革試點方案明確,建立“小機關、強基層、全覆蓋”的群團組織體系,舉措是推進群團機關扁平化改革。針對組織設置“疊床架屋”的問題,工青婦機關內設機構精簡不低于25%,群團組織所屬各類干校剝離學歷教育功能。針對“重精英、輕草根”現象,方案要求要切實增強群眾的廣泛性和代表性,明顯提高市級群團組織常委會、全委會(執委會)、代表大會基層一線人員比例。其中,工會基層一線在常委會占比15%以上,在全委會占比40%以上,代表占比80%以上;共青團基層一線在常委會占比30%以上,在全委會占比50%以上,代表占比80%以上;婦聯基層一線在常委會占比15%以上,在執委會占比40%以上,代表占比80%以上。青聯、工商聯等也必須合理確定領導干部、企業家、知名人士等的比例,要防止過分重視聯系明星大腕、社會名流,而與普通群眾聯系不夠。
干部管理是群團組織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防止自閉于高樓大院,就必須破除行政化。上海方案提出,推行領導班子專職掛職兼職并舉、專職干部遴選制、基層隊伍多元化。市區縣兩級工青婦領導班子專職成員不超過50%,掛職、兼職干部各占一定比例。群團機關專職干部由招錄制改為遴選制,一般從基層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中遴選;同時,精簡機關編制,市總工會精簡40%,團市委、市婦聯精簡30%,精簡的編制下撥到基層,補缺口、強一線。而機關則可根據工作需要,配備掛職干部和志愿者。
運行機制是群團組織改革的核心。改革的目標是打破“自彈自唱、自娛自樂、隔空喊話”的內循環、小循環,建立群團基層組織和基層群眾需求調查制度,制定以群眾知曉度、參與度、滿意度為重點的差異化評價規范,評價群團組織特別是領導機關的工作業績等。
“這次群團改革,不是一次小修小補的調整完善,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強調,群團改革,是中央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和適應黨的群眾工作形勢變化,作出的具有全局和戰略意義的決策部署,要牢牢把握群團改革的目標方向,把群團組織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據介紹,根據安排,上海群團改革試點時間為一年,到明年七八月份,將總結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原標題:“防止自閉于高樓大院”上海群團改革試點正式啟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