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丝瓜视频▓无码免费,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大长腿白丝被c到爽哭视频 ,高清无码内谢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俞曉群︱后妃災異錄

俞曉群
2021-08-13 11:05
來源:澎湃新聞
? 上海書評 >
字號

在十五史《五行志》及《靈征志》《災異志》中,記載了一些女性的名字。按照所謂正史記事的主旨,她們大多是皇家的人,或與宮廷密切相關的人,諸如皇后、皇妃,乃至乳母等。再者,這里記述的故事,對這些女性而言,或害人,或被害,或害己,引起五行災異的出現,大都是負面的內容。那么,在廿五史之中,有哪些女人被列入《五行志》,她們做了哪些事情呢?

一、女性名單

本文先給出諸史《五行志》及《靈征志》《災異志》中,涉及的女性名單,以及她們每個人列入故事的段數:

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五段;劉邦寵姬戚姬,二段;漢武帝劉徹皇后陳阿嬌,二段;劉徹皇后衛子夫,三段;漢宣帝劉詢皇后霍成君,一段;漢成帝劉驁皇后許氏,四段;劉驁皇后趙飛燕姊妹,五段;漢元帝劉奭皇后王政君,四段;漢哀帝劉欣祖母定陶太后傅氏,一段;漢章帝劉炟皇后竇氏,五段;漢靈帝劉宏生母孝仁皇后永樂太后董氏,一段;漢和帝劉肇皇后陰氏,二段;漢和帝劉肇皇后鄧綏,五段;漢安帝劉祜皇后閻姬,二段;漢順帝劉保乳母宋娥,三段;漢桓帝劉志皇后鄧猛女,四段;漢順帝劉保皇后梁妠,三段;漢安帝劉祜乳母王圣,四段;魏明帝曹叡皇后毛氏,一段;東吳末帝孫皓皇后滕氏,一段;晉武帝司馬炎皇后楊芷,一段;晉惠帝司馬衷皇后賈南風,四段;司馬衷皇后羊獻容,一段;晉明帝司馬紹皇后庾文君,一段;晉康帝司馬越皇后褚蒜子,三段;晉孝武帝司馬曜貴人張氏,三段;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馮氏,二段;北魏宣武帝元恪妃子肅宗元詡之母靈太后胡充華,四段;北齊神武帝高歡皇后婁昭君,三段;北齊武成帝高湛皇后胡氏,一段;北齊后主高緯第三任皇后穆邪利,二段;北齊文宣帝高洋昭信皇后李祖娥,一段;陳后主陳叔寶貴妃張麗華,一段;北齊后主高緯嬪妃馮小憐,二段;隋高祖楊堅皇后獨孤伽羅,二段;唐中宗李顯皇后韋氏,五段;唐高宗李治皇后武曌,六段;唐玄宗李隆基貴妃楊玉環,二段;金宣宗完顏珣皇后王氏姊妹,一段。

對這個名單,需要做三點說明。

其一,史官記錄這些女性的故事,究其入選的原因,大體有三類之分:一是害人者,比如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有五段故事,說的都是害人帶來的自然災異,見后文專論;二是被害者,比如劉邦寵姬戚姬,有兩段故事,說的是受人殘害后,引發的自然災異(《漢書·五行志》);三是害人而害己者,在諸史《五行志》及《靈征志》《災異志》的故事中,幾乎每一位女性的下場,大抵如此。比如漢武帝劉徹的皇后陳阿嬌,《漢書·五行志》中,記載了她的兩段故事,其中一段寫道:“武帝建元六年六月,有星孛于北方。劉向以為明年淮南王安入朝,與太尉武安侯田蚡有邪謀,而陳皇后驕恣。其后陳后廢;而淮南王反,誅。”這里是說,當時出現“星孛與北方”的天象,劉向解釋說,這是由兩件事引起的,一是淮南王劉安入朝,勾結田蚡,后來被誅殺;再一是皇后陳阿嬌驕恣,最終被廢黜。那么,陳皇后做了什么壞事呢?《漢書·外戚傳》有記:“及帝即位,立為皇后,擅寵驕貴,十余年而無子,聞衛子夫得幸,幾死者數焉。上愈怒。后又挾婦人媚道,頗覺。元光五年,上遂窮治之,女子楚服等坐為皇后巫蠱祠祭祝詛,大逆無道,相連及誅者三百余人。楚服梟首于市。”

呂后封同姓王,出自元刻本《新刊全相平話前漢書續集》。

其二,此名單中列出的女性,在廿五史中所處的地位不同,一是位于本紀的女性,著名人物有呂雉,武曌;再者,《后漢書》有《皇后本紀》,作者范曄這樣做,算是獨出心裁,有稱與東漢多位皇后臨朝稱制有關。二是位于列傳的女性,此中人數最多。三是紀傳均未見列者:一是宋娥,漢順帝劉保乳母,有見于《后漢書·左雄傳》。二是王圣,漢安帝劉祜乳母,有見于《后漢書·宦者列傳》。三是張夫人,晉孝武帝司馬曜貴人。《晉書·孝武帝本紀》有記:“(太元二十一年)夏四月,新作永安宮。丁亥,雨雹。秋九月庚申,帝崩于清暑殿,時年三十五。葬隆平陵。……時張貴人有寵,年幾三十,帝戲之曰:‘汝以年當廢矣。’貴人潛怒,向夕,帝醉,遂暴崩。時道子昏惑,元顯專權,竟不推其罪人。”

其三,談到諸史后妃災異錄,在《五行志》史官的筆下,如果為她們排隊,誰造成的五行災異的現象,最具有標志性的意義呢?單以《五行志》中記載的故事數量為序,在呂雉、武曌之后,有趙飛燕姊妹、王政君、賈南風、獨孤伽羅、楊玉環等幾位,也在歷史上有不小的影響;還有被稱為女孽者如馮小憐、張貴妃、孔貴嬪,以及皇帝的乳母宋娥、王圣等亂政者。本文略作記述。

二、呂武本紀

(一)呂雉:字娥姁,碭郡單父縣人。漢高祖劉邦皇后,稱呂后、漢高后、呂太后。她早年嫁給劉邦,輔佐其奪取天下,生下漢惠帝劉盈、魯元公主。漢惠帝即位,尊為皇太后。惠帝死后,呂太后臨朝稱制。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有記:“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據班固《漢書·五行志》記載,與呂后直接相關的五行災異故事,共有五段:其一是高后元年五月丙申,趙國叢臺發生火災。劉向認為,當時呂氏女為趙王劉如意的后妃,嫉妒成性,她將要進讒言加害趙王。趙王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最終被呂后殺害。其二是漢惠帝四年十月,未央宮的凌室、織室發生火災。劉向認為,這是因為高后元年,呂太后殺死趙王劉如意,殘戮他的母親戚夫人。還有,此時呂太后確立惠帝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為皇后,后來皇后未生子,后宮有美人生下男孩即劉恭,呂太后下令,把劉恭過繼到皇后名下,并且將他的母親殺害。漢惠帝死后,嗣子劉恭繼位,因為他有怨恨的言論,呂太后又將他廢黜,立劉弘為少帝。后來大臣們誅滅呂氏,確立文帝劉恒,惠帝的皇后被廢黜。其三是高后三年夏,漢中、南郡大水,水出流四千余家。四年秋,河南大水,伊、雒流千六百余家,汝水流八百余家。八年夏,漢中、南郡水復出,流六千余家。南陽沔水流萬余家。當時呂后獨治天下,呂氏家族的人紛紛稱王。其四是高后八年三月,祓霸上,還過枳道,見物如倉狗,橶高后掖,忽而不見。卜之,趙王如意作崇。遂病掖傷而崩。先是,高后鴆殺如意,支斷其母戚夫人手足,搉其眼以為人彘。其五是高后二年六月丙戌晦,有日食發生。七年正月己丑晦,又有日食發生。當時呂后十分厭惡這個天象,她說:“這是對著我來的啊!”一年之后,呂后死去。

(二)武曌:武則天,并州文水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進入后宮,為唐太宗才人,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封昭儀;永徽六年,封為皇后。高宗死后,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天授元年,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神龍元年,唐中宗恢復唐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于上陽宮去世,年八十二歲。謚號為則天順圣皇后。

新舊唐書《五行志》記載武則天故事,共計有六段:其一是證圣元年正月十六日夜,明堂起火,蔓延到天堂,京城光照如晝,到黎明都化為灰燼。當時武則天準備躲避一下,取消夜宴活動,但宰相姚璹認為,這不是天譴之火,而是管理者不慎所致,因此不必貶損驚慌。他勸武則天繼續宴請民眾,同時讓薛懷義重新建造明堂,壓住邪氣。(《舊唐書·五行志》《新唐書·五行志》)其二是垂拱三年七月,魏州的地下挖出一塊像船一樣的大鐵,有數十丈長;再者廣州天降金雨。金對應四季中的秋天,預示著刑罰與兵亂。占書中說:“人君多殺無辜。一年兵災于朝。”(《新唐書·五行志》)此事《新唐書·則天皇后本紀》亦有記:“(垂拱三年)七月丁卯,冀州雌雞化為雄。乙亥,京師地震,雨金于廣州。”但“地出鐵”未記載。其三是高宗文明后,天下頻頻上奏稱,有雌雉化為雄雉的事情發生,或半化未化,兼以獻之,這是武則天將要臨朝稱帝的先兆(《舊唐書·五行志》)。其四是垂拱三年七月,冀州雌雞化為雄雞。永昌元年正月,明州雌雞化為雄。八月,松州雌雞化為雄。大中八年九月,考城縣民家雄雞化為雌,伏子而雄鳴。史官說,雄雞變為雌雞,是王室將要落于卑微的征兆。比如漢宣帝時,雌雞化為雄雞,到了漢元帝時,王莽家族開始萌發,正是禍患的發端(《新唐書·五行志》)。其五是永昌中年,晝日忽風昏,有聲隱隱如雷,華州赤水南岸大山,頃刻漸漸向東移動數百步,擁塞了赤水,壓毀張村民宅三十余家,山高二百余丈,水深三十丈,坡上草木宛然。《金滕》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祿去公室,賞罰不由君,佞人執政,政在女主,不出五年,有走王。”(《新唐書·五行志》)其六是垂拱二年九月己巳,雍州新豐縣露臺鄉大風雨,震電,有一座大山從地下涌出,高二十丈,周圍還出現一個三百畝的池塘,池中有龍鳳之形,禾麥之異。武后以為,這是祥瑞,所以命名那座涌出的山為“慶山”。荊州人俞文俊上言:“天氣不和而寒暑隔,人氣不和而贅疣生,地氣不和而堆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居陽位,反易剛柔,故地氣隔塞,山變為災。陛下以為‘慶山’,臣以為非慶也。宜側身脩德以答天譴,不然,恐災禍至。”武后聞言大怒,將俞文俊流放到嶺南。(《新唐書·五行志》)

三、五位皇后的故事

(一)趙飛燕:名不詳,號飛燕,孝成趙皇后,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后。鴻嘉三年,封為婕妤。永始元年六月,立為皇后。綏和二年,漢成帝去世,太子劉欣即位,即漢哀帝,趙飛燕被尊為皇太后。元壽二年,漢哀帝去世,趙飛燕被貶為孝成皇后。一個多月后被貶為庶人,下詔令其看守陵園,當日趙飛燕自殺身亡。

趙飛燕,清人繪。

《漢書·五行志》記載趙飛燕的故事,共有五段:其一是漢成帝河平二年正月,沛郡鐵官鑄鐵,鐵不下,隆隆如雷聲,又如鼓音,工十三人驚走。音止,還視地,地陷數尺,爐分為十,一爐中銷鐵散如流星,皆上去。班固認為,這有三個預兆,首先是帝王的王氏舅舅既王莽家族,有五人封侯;其次是因為巫蠱之禍,許皇后被廢除;再有就是趙飛燕封為皇后,她的妹妹封為昭儀,她們殺害皇子,造成漢成帝沒有后代。最終皇后、昭儀皆伏辜。其二是永始元年正月癸丑,大官凌室發生火災。戊午,戾后園南闕發生火災。此時趙飛燕極受成帝喜愛,許皇后既然被廢黜,成帝將確立趙飛燕為皇后,所以有火燒凌室的天譴出現。天戒若曰:“微賤亡德之人不可以奉宗廟,將絕祭祀,有兇惡之禍至。”六月丙寅,趙飛燕上位為皇后,她們姊妹驕妒,賊害皇子,最終皆受誅。其三是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泰山山桑谷有鳶鳥焚燒自己的巢穴。有一位叫孫通的男子聽到叫聲,趕去探望,見到鳥巢起火,落到地上,有三只小鳥被燒死。樹大四圍,鳥巢離地面有五丈五尺。班固說,這是黑祥,《易經》說:“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后號咷。”而泰山為岱宗,是五岳之長,王者易姓告代之處。上天是在告誡說,不要接近貪虐之人,不要聽從他的壞主意,否則將會發生焚巢自害其子的禍患,這預示著將有絕世易姓之禍。此后趙飛燕得幸,立為皇后,妹妹立為昭儀,姊妹專寵,聽到后宮許美人、曹偉能生皇子,昭儀大怒,令上奪取而殺之,皆并殺其母。成帝崩,昭儀自殺,事乃發覺,趙后坐誅。此焚巢殺子后號咷之應也。其四是成帝建始元年正月,有星孛于營室,青白色,長六七丈,廣尺余。劉向、谷永認為,營室預示著后宮有懷孕者;彗星加之,將有害懷任絕繼嗣者。此后發生許皇后巫蠱之禍,還有趙飛燕姊妹加害皇子的事情。其五是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東井,踐五諸侯,出河戍北率行軒轅、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東方。十三日夕見西方,犯次妃、長秋、斗、填,蜂炎再貫紫宮中。大火當后,達天河,除于妃后之域。南逝度犯大角、攝提,至天市而按節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與倉龍俱伏。谷永解釋:“上古以來,即使是大亂至極的時代,都很少有這樣的天象出現。根據觀察,它預示著內宮有女妾之害發生。”劉向也說:“三代滅亡的時候,曾出現攝提易方的天象;秦代、項羽滅亡的時候,曾出現星孛大角的天象。”這一年趙昭儀加害兩位皇子。后五年,漢成帝死去,趙昭儀自殺。漢哀帝即位后,趙氏家族皆罷免官爵,遷徙到遼西。哀帝死后,平帝即位,王莽用事,廢除漢成帝趙皇后、漢哀帝傅皇后,她們都自殺了,家族被免官流放。最終漢平帝沒有后嗣,王莽遂篡國。

(二)王政君:魏郡元城縣人,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生母,王莽姑姑。父親陽平侯王禁。始建國五年,王政君去世,終年八十四歲,與漢元帝合葬于渭陵。《漢書·外戚傳》有記:“孝元王皇后,成帝母也。家凡十侯,五大司馬,外戚莫盛焉。自有傳。”《漢書·元后傳》有記:“孝元皇后,王莽姑也。……翁孺生禁,字稚君,少學法律長安,為廷尉史。本始三年,生女政君,即元后也。”

《漢書·五行志》記載了王政君的四段故事:其一是漢成帝永始四年四月癸未,長樂宮臨華殿及未央宮東司馬門發生火災。六月甲午,孝文霸陵園東闕南方發生火災。長樂宮是漢成帝的母親王太后居住的地方。未央宮是漢成帝居住的地方。霸陵是漢文帝的陵園。此時王太后的三個弟弟相繼秉政,舉宗居位,充塞朝廷,兩宮的親屬將要加害于國家,所以會有天象顯示出來。第二年,成都侯王商死去,他的弟弟曲陽侯王根代為大司馬秉政。四年后王根離職,他又推薦自己兄長的兒子、新都侯王莽代替他,最終導致漢亡國。其二是漢平帝元始五年七月己亥,高皇帝劉邦原來的廟殿門,因為火災被燒盡。此時漢平帝年幼,漢成帝的母親王太后臨朝,委任王莽為大司馬,將要篡絕漢室天下,而高祖宗廟火災,是上天的警示。這一年冬天,漢平帝死去。第二年,王莽攝政,最終篡國,后來被誅滅。其三是漢宣帝黃龍元年,未央殿輅軨中有雌雞變化為雄雞,羽毛發生變化,但不啼鳴,不追逐母雞,腿上沒有距。元帝初元中年,丞相府史家的雌雞伏子時,漸漸變化為雄雞,冠距鳴將都有。永光中年,有人獻上雄雞生角者。京房《易傳》曰:“雞知時,知時者當死。”京房認為,自己是知時者,恐怕會有災難。劉向認為,當年武王伐殷時,到了牧野,曾誓師說:“古人言雌雞不會晨啼,如果雌雞晨啼,就會有災禍發生。如今殷王紂只聽信婦人的話。”由此而論,上面三次雞的變化,應該是國家之占,妃后之象。比如,黃龍元年宣帝死、太子立,王政君將要由王妃變為皇后,這一年雌雞化為雄雞,說明王氏將占據正宮的位置,只是她的福運剛剛萌發。初元元年王政君立為皇后,第二年立她的兒子為皇太子,此時丞相家的雌雞化為雄雞,還在孵卵,預示著王氏羽翼漸漸豐滿。永光二年元帝死、成帝立,王政君尊為皇太后,她的弟弟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此時王氏奪權之風已成,所以有雄雞生角。如京房《易傳》說:“賢者居明夷之世,知時而傷,或眾在位,厥妖雞生角。雞生角,時主獨。”又說:“婦人顓政,國不靜;牝雞雄鳴,主不榮。”其四是漢成帝綏和二年二月,大廄中的馬生角,在左耳前,圍長各二寸。此時王莽為大司馬,害漢室之心已經從此開始萌發了。哀帝建平二年,定襄有母馬生駒,三足,隨君飲食,太守以聞。馬是國家使用之物,生三足,是不能勝任之象。后來侍中董賢二十二歲為大司馬,居上公之位,天下人都不服氣。哀帝暴死后,成帝的母親王太后監國,她召弟子新都侯王莽入朝,收取董賢的印綬,董賢恐懼而自殺,王莽因此替代大司馬的位置,并且誅殺外家丁、傅。又廢除漢哀帝傅皇后,令其自殺,發掘哀帝祖母傅太后、母親丁太后的陵園,再以庶人的禮節重新安葬。如此殃及至尊之人,是大臣微弱之禍。

(三)賈南風:小名峕,字南風,平陽郡襄陵縣人,曹魏豫州刺史賈逵孫女,西晉太宰賈充之女,晉惠帝司馬衷皇后。《晉書·后妃傳》有記:“初,武帝欲為太子取衛瓘女,元后納賈郭親黨之說,欲婚賈氏。帝曰:‘衛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不可。衛家種賢而多子,美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元后固請,荀顗、荀勖并稱充女之賢,乃定婚。始欲聘后妹午,午年十二,小太子一歲,短小未勝衣。更娶南風,時年十五,大太子二歲。泰始八年二月辛卯,冊拜太子妃。妒忌多權詐,太子畏而惑之,嬪御罕有進幸者。……惠帝即位,立為皇后,生河東、臨海、始平公主、哀獻皇女。”

《宋書·五行志》記載賈南風的七段故事:其一是元康八年十一月,晉宣帝司馬懿的陵園高原陵發生火災。當時皇后賈南風兇恣,他的侄子賈謐擅掌朝政,惡積罪稔,殺害太子,應該被誅殺。晉代干寶說:“高原陵發生火災,太子被廢黜,這正是其應驗。漢武帝時,高園便殿發生火災時,董仲舒就曾經有過這樣的推占。”其二是元康六年五月,荊、揚二州發生大水。按照董仲舒的說法,水預示著陰氣盛。此時賈皇后專權亂朝,寵樹親黨。這正是女主專政的應驗。其三是元康八年五月,金墉城井水溢。漢成帝時曾有過此種妖孽,班固認為是王莽篡國之象。等到晉趙王司馬倫篡位,正是這個現象的驗證。司馬倫廢除皇帝時,將其送到金鏞城中,此處曾發生井水溢出,這不正是天意嗎!元康九年四月,宮中井水沸溢。其四是元康八年九月,荊、揚、徐、兗、冀五州發大水。此時賈皇后暴戾滋甚,韓謐驕猜彌扇,卒害太子,旋亦禍滅。其五是晉惠帝元康二年八月,沛及湯陰雨雹。元康三年四月,滎陽雨雹;弘農湖、華陰又雨雹,深三尺。此時賈后兇淫專恣,陰氣強盛。其六是元康五年六月,東海雨雹,深五寸;十二月,丹陽雨雹。元康五年十二月,丹陽建業大雪。元康六年三月,東海隕霜殺桑、麥。元康七年五月,魯國雨雹;七月,秦、雍二州隕霜殺稼。元康九年三月旬有八日,河南、滎陽、潁川隕霜傷禾;五月,雨雹。是時賈皇后兇躁滋甚,這一年冬天,遂廢黜愍懷太子。其七是晉惠帝永康元年六月癸卯,雷震崇陽陵標西南五百步,標破為七十片。此時賈皇后陷害鼎輔,寵樹私戚。與漢桓帝時雷震憲陵寢的事情相同。最后終于被誅滅。

(四)獨孤伽羅:復姓獨孤,字伽羅,河南洛陽人,鮮卑族。北周大司馬、河內公獨孤信第七女,隋高祖楊堅皇后。晚年主導罷黜宰相高颎、廢黜太子楊勇,支持晉王楊廣上位。仁壽二年去世,時年五十九歲。《隋書·后妃傳》有記:“信見高祖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時年十四。高祖與后相得,誓無異生之子。后初亦柔順恭孝,不失婦道。后姊為周明帝后,長女為周宣帝后,貴戚之盛,莫與為比,而后每謙卑自守,世以為賢。及周宣帝崩,高祖居禁中,總百揆,后使人謂高祖曰:‘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高祖受禪,立為皇后。”

《隋書·五行志》記載了獨孤伽羅的兩段故事:其一是開皇八年四月,幽州人家有以白楊木懸在竈上,已經有十余年了,忽然生長出三條枝葉,都有三尺多長,十分新鮮茂盛。仁壽二年春,盩厔人以楊木為屋梁,生長出三個枝條,長二尺。京房《易傳》曰:“妃后有顓,木仆反立,斷枯復生。”這些都是獨孤皇后恣肆專權的應驗。其二是開皇十八年,河南八州大水。此時獨孤皇后干預政事,濫殺宮人,放黜宰相。水屬于陰氣,象征著臣妾盛強。

(五)楊玉環:號太真,唐玄宗李隆基貴妃。天寶十五載,安祿山發動叛亂,楊貴妃跟隨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士兵嘩變,含恨賜死。《舊唐書·后妃傳》有記:“玄宗楊貴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戶。妃早孤,養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開元初,武惠妃特承寵遇,故王皇后廢黜。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后庭數千,無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既進見,玄宗大悅。不期歲,禮遇如惠妃。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

五代周文矩《太真上馬圖》(局部)。楊貴妃足踏一小凳,在眾人扶持下,正欲上馬,她成為全圖的中心人物。

《新唐書·五行志》記載了兩段楊玉環的故事:其一是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喜好穿戴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釵,衿袖窄小。楊貴妃經常以假鬢為首飾,而且喜好穿黃色的裙子。這是服妖。當時的人為此寫道:“義髻拋河里,黃裙逐水流。”其二是天寶中年,有術士李遐周,他在玄都觀院廡間題詩寫道:“燕市人皆去,函關馬不歸,人逢山下鬼,環上系羅衣。”當時人們都不解其義,這是詩妖。又安祿山還未造反時,有童謠唱道;“燕燕飛上天,天上女兒鋪白氈,氈上有千錢。”當時幽州又有童謠唱道:“舊來夸戴竿,今日不堪看,但看五月里,清水河邊見契丹。”

上面提到的胡服、胡帽,《新唐書·車服志》有記:“宮人從駕,皆胡冒乘馬,海內佼攵之,至露髻馳騁,而帷冒亦廢,有衣男子衣而鞾,如奚、契丹之服。武德間,婦人曳履及線鞾。開元中,初有線鞋,侍兒則著履,奴婢服襕衫,而士女衣胡服,其后安祿山反,當時以為服妖之應。”又見《舊唐書·輿服志》有記:“開元初,從駕宮人騎馬者,皆著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絕不行用。俄又露髻馳騁,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內外,斯一貫矣。”

四、女孽

(一)張麗華:南北朝時陳后主陳叔寶貴妃。《陳書·張貴妃傳》有記:“后主張貴妃名麗華,兵家女也。家貧,父兄以織席為事。后主為太子,以選入宮。是時龔貴嬪為良娣,貴妃年十歲,為之給使,后主見而說焉,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后主即位,拜為貴妃。性聰惠,甚被寵遇。后主每引貴妃與賓客游宴,貴妃薦諸宮女預焉,后宮等咸德之,兢言貴妃之善,由是愛傾后宮。又好厭魅之術,假鬼道以惑后主,置淫祀于宮中,聚諸妖巫使之鼓舞。因參訪外事,人間有一言一事,妃必先知之,以白后主。由是益重妃,內外宗族,多被引用。及隋軍陷臺城,妃與后主俱入于井,隋軍出之,晉王廣命斬貴妃,牓于青溪中橋。……大臣有不從者,亦因而譖之,所言無不聽。于是張、孔之勢,薰灼四方,大臣執政,亦從風而靡。閹宦便佞之徒,內外交結,轉相引進,賄賂公行,賞罰無常,綱紀瞀亂矣。”

《隋書·五行志》有記:“陳后主時,有張貴妃、孔貴嬪,并有國色,稱為妖艷。后主惑之,寵冠宮掖,每充侍從,詩酒為娛。一入后庭,數旬不出,荒淫侈靡,莫知紀極。府庫空竭,頭會箕斂,天下怨叛,將士離心。敵人鼓行而進,莫有死戰之士。女德之咎也。及敗亡之際,后主與此姬俱投于井,隋師執張貴妃而戮之,以謝江東。《洪范五行傳》曰:‘華者,猶榮華容色之象也。以色亂國,故謂華孽。’”

(二)馮小憐:北齊后主高緯嬪妃。《北史·馮淑妃傳》有記:“馮淑妃名小憐,大穆后從婢也。穆后愛衰,以五月五日進之,號曰‘續命’。慧黠能彈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坐則同席,出則并馬,愿得生死一處。……及帝遇害,以淑妃賜代王達,甚嬖之。淑妃彈琵琶,因弦斷,作詩曰:‘雖蒙今日寵,猶憶昔時憐。欲知心斷絕,應看膠上弦。’達妃為淑妃所譖,幾致于死。隋文帝將賜達妃兄李詢,令著布裙配舂。詢母逼令自殺。”

《隋書·五行志》記載馮小憐兩段故事:其一是武平六年八月,山東諸州大水。京房《易飛候》曰:“小人踴躍,無所畏忌,陰不制于陽,則涌水出。”是時群小用事,邪佞滿朝。閹豎嬖倖,伶人封王。此其所以應也。其二是齊后主有寵姬馮小憐,慧而有色,能彈琵琶,尤工歌儛。后主惑之,拜為淑妃。選彩女數千,為之羽從,一女之飾,動費千金。帝從禽于三堆,而周師大至,邊吏告急,相望于道。帝欲班師,小憐意不已,更請合圍。帝從之。由是遲留,而晉州遂陷。后與周師相遇于晉州之下,坐小憐而失機者數矣,因而國滅。齊之士庶,至今咎之。

五、乳母

(一)宋娥:漢順帝劉保乳母。《后漢書·左雄傳》有記:“初,帝廢為濟陰王,乳母宋娥與黃門孫程等共議立帝,帝后以娥前有謀,遂封為山陽君,邑五千戶。又封大將軍梁商子冀襄邑侯。雄上封事曰:‘夫裂土封侯,王制所重。高皇帝約,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孝安皇帝封江京、王圣等,遂致地震之異。永建二年,封陰謀之功,又有日食之變。數術之士,咸歸咎于封爵。今青州饑虛,盜賊未息,民有乏絕,上求稟貸。陛下乾乾勞思,以濟民為務。宜循古法,寧靜無為,以求天意,以消災異。誠不宜追錄小恩,虧失大典。’帝不聽。……會復有地震、緱氏山崩之異,雄復上疏諫曰:‘先帝封野王君,漢陽地震,今封山陽君而京城復震,專政在陰,其災尤大。臣前后瞽言封爵至重,王者可私人以財,不可以官,宜還阿母之封,以塞災異。今冀已高讓,山陽君亦宜崇其本節。’雄言數切至,娥亦畏懼辭讓,而帝戀戀不能已,卒封之。后阿母遂以交遘失爵。”

《后漢書·五行志》記載宋娥三段故事:其一是永和元年十月丁未,承福殿發生火災。原因之一是皇帝封他的乳母宋娥為山陽君,這是不符合禮節的的行為,所以會有火災發生。其二是順帝永建三年正月丙子,京都、漢陽發生地震。漢陽屋壞殺人,地坼涌水流出。此時,順帝的阿母宋娥,以及中常侍張昉等人用權。其三是順帝陽嘉二年六月丁丑,雒陽宣德亭地坼,長八十五丈,近郊地。當時李固認為:“這預示著有陰類專恣,將有分離之象,它所以發生在郊城附近,正是天帝顯示災異現象,用來警誡陛下。”當時宋娥及中常侍各用權分爭,后中常侍張逵、蘧政與大將軍梁商爭權,對梁商制造流言蜚語,達到陷害他的目的。

(二)王圣:漢安帝劉祜乳母。《后漢書·宦者列傳》有記:“時鄧太后臨朝,帝不親政事。小黃門李閏與帝乳母王圣常共譖太后兄執金吾悝等,言欲廢帝,立平原王翼,帝每忿懼。及太后崩,遂誅鄧氏而廢平原王,封閏雍鄉侯;又小黃門江京以讒諂進,初迎帝于邸,以功封都鄉侯,食邑各三百戶。閏、京并遷中常侍,江京兼大長秋,與中常侍樊豐、黃門令劉安、鉤盾令陳達及王圣、圣女伯榮扇動內外,競為侈虐。又帝舅大將軍耿寶、皇后兄大鴻臚閻顯更相阿黨,遂枉殺太尉楊震,廢皇太子為濟陰王。明年帝崩,立北鄉侯為天子。顯等遂專朝爭權,乃諷有司奏誅樊豐,廢耿寶、王圣,及黨與皆見死徙。”

《后漢書·五行志》記載了王圣的四段故事:其一是安帝延光三年二月戊子,有五色大鳥聚集在濟南臺;十月,又聚集在新豐,當時人們以為是鳳皇。也有人認為,鳳皇是陽明之應,所以沒有明主,它是隱而不見的。其實凡是五色大鳥類似鳳皇者,多為羽蟲之孽。此時漢安帝信中常侍樊豐、江京、阿母王圣及外屬耿寶等讒言,罷免了太尉楊震,廢黜太子為濟陰王,這些都屬于不悊之異。其二是延光三年,大水,流殺民人,傷苗稼。當時安帝聽信江京、樊豐及阿母王圣等人的讒言,罷免太尉楊震,廢黜皇太子。其三是延光四年,郡國十九冬雷。當時皇太后攝政,皇帝無所事事。太后死后,阿母王圣及皇后兄閻顯兄弟更秉威權,皇帝因此不親理萬機,從容寬仁,聽任臣下操作。其四是建光元年九月己丑,郡國三十五地震,或地坼裂,壞城郭室屋,壓殺人。當時安帝不能明察事理,聽信宮人及阿母王圣等的讒言,殘害鄧太后家族,中常侍江京、樊豐等都得到用權的機會。

    責任編輯:彭珊珊
    校對:劉威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文山县| 柯坪县| 宣城市| 内黄县| 庆城县| 诸暨市| 留坝县| 怀集县| 临朐县| 秦安县| 长宁区| 镇康县| 桐城市| 龙山县| 凌云县| 西宁市| 盐山县| 天峨县| 绿春县| 平凉市| 宝坻区| 遂昌县| 长治市| 福安市| 富裕县| 中阳县| 台中县| 斗六市| 安乡县| 双鸭山市| 南平市| 齐河县| 茌平县| 辽宁省| 山西省| 盐津县| 东平县| 文水县| 扶绥县|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