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紀委機關報談“蠅貪”危害:啃食群眾獲得感,動搖執政根基
一名小小的村委會安監巡查員,利用手中僅有的巡查上報權力,專找企業安全生產方面的漏洞進行索賄,連同學好友都不放過。在索賄時,他聲稱收錢是為了搞定其他安全巡查人員和上級,實際上賄款全部進了自己的腰包……提起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鎮紀委書記崔超文的腦海中,馬上浮現出自己去年經手查辦的這起基層干部索賄案。
“這是一出由小小村吏自導自演的現代版‘官場現形記’。崔超文告訴記者,一顆老鼠屎,能壞一鍋粥。當前基層存在一些為謀小利不擇手段的“蠅貪”,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很容易讓群眾對基層治理狀況和政府的公信力產生質疑,后果十分嚴重。
一直以來,或獨來獨往窺伺于群眾身邊、或成群結隊嗡嚶在百姓耳畔的各類“蒼蠅”,都是基層治理所面對的一大“公害”,也是群眾最反感、最痛恨的“眼中釘”、“肉中刺”。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后,在“老虎”紛紛落馬、“碩鼠”人人喊打的“全民反腐”大背景下,依然易發多發的基層“痼疾”,更是顯得格外“扎眼”。
今年年初,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2015年反腐期待”調查數據顯示,“解決老百姓身邊的腐敗”以76.4%的高得票率成為群眾對反腐的“最期待”。與此同時,不少網友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每月E題》留言,期待2015年各級紀委特別是市縣一級,進一步加大力度,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蒼蠅”雖小,危害不小;“蠅貪”成群,其害如“虎”!發生在基層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損害的是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眾獲得感,影響黨和政府形象,侵蝕黨群干群關系,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其危害不容小覷。
“基層干部官職雖小,但數量不少、作用不小。”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紀委干部王福榮指出,基層干部處于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其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群眾對黨風政風狀況的觀感,決定著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效。
從現實情況看,在十八大以來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所查處的違紀違法黨員干部中,基層占比最重。以青海省為例,今年1至8月,全省共查處違紀典型問題224件,問責處理562人,其中鄉科級530人,占總問責數的94%。由此可見,當前基層黨風廉政狀況不容樂觀。
不少“蠅貪”自欺欺人地認為“小心駛得萬年船”,實際上在老百姓看來,他們那些“小動作”就像“禿頭上的虱子”一樣明顯。群眾或許對反腐數據未必清楚,但對身邊干部的行為卻看在眼里、記在心頭。“官職不大權力大,吃拿卡要膽子大”“三千五千不嫌少,三萬五萬不嫌多”等“素描”,就從側面反映出“蠅貪”在群眾心目中的扭曲形象。
對老百姓來說,發生在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往往帶來‘切膚之痛’,震動大、感觸深。“蠅貪”的行為關系千家萬戶的利益,極易激起公憤,引發群體性事件。就拿古鎮來說,近年來因貪腐行為被查處的8名村官,都曾鬧得民怨鼎沸,對當地社會穩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蠅貪’的危害,在于積少成多、積羽沉舟。”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紀檢干部吳震認為,一開始,“蠅貪”的膽子可能沒多大,但往往嘗到“甜頭”就不松口,直到養出老虎的胃口,鑄成難以挽回的大錯。
例如,貴州省黔東南州黃平縣谷隴鎮信用社副主任吳治鋒,利用職務之便,從代發的農戶低保資金中,每戶扣取10元、20元、30元、50元不等數額,分多次侵占2761戶的低保款62.37萬元。
“蠅貪”的另一危害,在于傳染性強、潛伏期長,容易形成“抱團取暖”式的窩案串案。吉林省吉林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胡冬梅為記者舉了一個例子,他們經手查辦的舒蘭市新安鄉侵占惠農資金案,涉嫌違紀違法者多達40人左右,涉案金額3000余萬元。而在浙江省奉化市近三年查處的征地拆遷領域違紀違法案件中,72%都是窩案串案。
談及“蠅貪”成群對基層政治生態的惡劣影響,網友“維迪奇”打了個比方,個案就好比肥沃的土地里長了一棵雜草,鏟除就好,但是窩案串案就好比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損害的是根基。
“腐敗會切實影響著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讓他們感到生活受挫。”作為一名外部觀察者,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高遁認為,當前中國推進基層反腐工作十分重要,“如果黨在地方層面成功了,我認為地方和中央將形成合力”。
郡縣治,天下安;鄉村治,百姓安。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每少一分,群眾的獲得感就會增加一分。真正解決老百姓身邊的腐敗問題,才能不斷強化和鞏固黨的執政基礎,讓群眾看得到、體會得到全面從嚴治黨成果。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