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綠色曙光|上海普陀區“母親河”告別排污溝,將建沿河風貌區

位于上海西北角的真如寺周邊地區即將迎來一次重大改變。
11月18日,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普陀區真如鎮街道獲悉,真如寺周邊環境改造已經被納入整個桃浦河風貌建設工作的一部分,目前其初步規劃方案已經出爐。
此次改造將更多地吸納上海海派文化特色,除了在寺廟戶外注入一些青花瓷、竹藝等中國文化元素外,對于真如寺周邊居民小區、附近河道也將更多地引入綠色生態要素以及景觀帶,建成三段風貌保護區。此外整個規劃方案最終也會將銅川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蘭溪路海鮮一條街的業態調整納入其中。
桃浦規劃“升級版”
11月18日,普陀區真如鎮街道辦事處孟慶源主任在接受采訪時介紹,整個桃浦河風貌建設工作自2012年就已經啟動,預計將于2016年建成,而整個規劃將重點聚焦綠化與生態保護,當前一部分工作已經開展。
以往在真如寺前街經常看到私家車、助動車和自行車等在此無序停放,如今這一切已經難見蹤影,同時看到的是整潔干凈、富有古色古香的沿街商鋪,而周邊居民小區門口、圍墻等目前也在進行翻新與整改,今后也將打造統一的景觀生態,而寺廟周圍芝川路、北石路將一改當前中小道路混合雜亂的環境面貌,統一建成景觀道路。
據介紹,當前,真如寺周邊地區最大的改變將是整個桃浦河風貌的建設。真如鎮街道辦事處相關人員介紹,真如鎮發展到如今,桃浦河武寧路-芝川路沿線周邊已發展到水塘街、南大街、真如西村、真北三街坊居委會,常住居民人口超過1.9萬人。
由于歷史原因,普陀區的“母親河”桃浦河成為排污溝,經過近些年區、鎮連續幾年進行綜合治理,逐漸改善桃浦河水質、修復兩岸環境。在此基礎上,真如鎮在撤鎮建街道后,對桃浦河也規劃了“升級版”,對整個街道范圍內的6.05平方公里進行功能區分和整體重塑。

將建三段風貌區
未來,沿桃浦河將規劃建設“桃浦河風貌區”,其中包括“桃溪生態風貌區”、“古寺文化風貌區”和“民居生活風貌區”三段風貌區,更加注重人們的居住環境舒適、河岸景觀優美和生態效應提升。
根據規劃,“桃浦河風貌區”劃定范圍南至武寧路、北至桃浦路。規劃對整個區域的綠地植物進行改造,增加造型植物品種,豐富綠地景觀層次,還將通過在河道內種植水生植物的方式凈化水質。
孟慶源介紹,“桃溪生態風貌區”劃定范圍主要是從銅川路至桃浦路沿河一帶,當前桃浦河道西岸已經建起了真如文化園,岸邊也增設了人行步道,今年將啟動建設一座廊橋,連通桃浦河兩岸,預計明年就可以建成,屆時東岸的居民就能便捷地到真如文化園休憩。
同時,以古寺為核心的北石路至銅川路一帶,將建“古寺文化風貌區”,將運用景觀燈光,將河道景觀和古寺建筑相融合,優化古寺河道夜景效果。此外,還規劃建文化浮雕墻,描繪古鎮700多年人文生活的歷史畫卷。
寺廟與周邊將融合得更好
“真如古寺建筑形態較好,有濃郁的寺廟文化氛圍,已建有部分沿河景觀設施,但河道景觀與古寺建筑無呼應,不能形成統一的景觀體系,古寺周邊缺少體現古寺文化的景觀小品,通過景觀改造將使得寺廟與周邊環境更為融合。”孟慶源介紹,未來,古寺周邊銅川路沿線將逐步進行環境綜合整治,會引入更多的綠地與生態環境,而當前以海鮮加工為特色的蘭溪路餐飲街,今后也將調整業態,有望引入休閑、文化、養生等特色商鋪。
此外,武寧路至北石路的沿河居民小區群落,將規劃為“民居生活風貌區”,這一區域的改造目前已經基本完成。
附近的大渡河路1550弄特色商業街經整體規劃、設計、改造、招商,將成為該風貌區的一大亮點。今后,這里將建成富有魅力的活力街區和社區公共空間,并以街心花園為核心,向周圍輻射形成融立體綠化、景觀步道、休閑天地、創客空間為一體的獨具風貌、富含意蘊的特色商業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