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架建造最新工藝直擊:工廠化預制,“樂高”式拼接

如今,不僅造房子可以采用拼裝的方式,連建造高架道路也能拼裝。
11月17日,在上海滬宜公路的嘉閔高架北段二期施工現場,新建高架道路立柱和蓋梁架設已初具規模,但施工現場卻不見了鋪得滿滿當當的各種支架以及混凝土泵車等澆筑設備。
澎湃新聞(www.kxwhcb.com)從施工現場了解到,嘉閔高架北段二期4~6標,作為國內首次大規模采用橋梁預制裝配施工的項目,除了地面以下的高架樁基、承臺外,立柱、蓋梁及帶防撞護欄箱梁(橋面板)等均采用了工廠預制再運送現場拼裝的方式,如同“樂高”玩具般從下至上對接建起高架道路。
為保證對接時各種構件嚴絲合縫,事先都預留好對接的具體位置:承臺上面立柱預埋骨架位置準確,立柱主筋必須垂直,使承臺、立柱上下口不產生誤差,將立柱套在承臺上;兩根立柱吊裝后相對位置準確后,再將蓋梁套入。立柱吊裝就位完成后,測量上口平面坐標,采用千斤頂等調節設備對立柱垂直度進行微調,以保證立柱上口平面坐標精度要求。
據施工方隧道股份路橋集團的項目經理介紹,新工藝對橋梁的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嘉閔高架全預制拼裝橋梁的構件預制和拼裝精度要求均為2毫米,為此采取了多種技術保障措施。如果依照現場扎鋼筋、立模版再混凝土澆筑的傳統工藝,完成單批次6個蓋梁施工,需40天左右,通過拼裝工藝,僅用3個晚上就完成了架設目標。
據悉,與傳統橋梁施工相比,全預制拼裝實現工廠化預制施工,不僅在質量控制、縮短工期等方面優勢明顯,而且現場施工勞動用工大大減少,僅為傳統現澆工藝的10%。更重要的是,現場施工主要以大型構件吊裝為主,改善了施工現場噪音、揚塵等污染,而現場施工無需封閉交通,架設周期相較傳統現澆工藝也大大縮短,可以大幅降低對現有交通、居民的影響。
據悉,嘉閔高架是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的一縱三橫快速疏散系統配套工程之一,北起S6滬翔高速,南至S32申嘉湖高速,全長約36公里,沿線經過嘉定、青浦、松江、閔行,是服務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和上海西部近郊各區一期(北翟路-G2公路)域之間交通聯系的重要快速通道。目前嘉閔高架一期(北翟路—漕寶路)和南段一期(漕寶路—莘松路)均已建成。在建的北段二期則從G2到S6,全長6公里多,而南段二期(莘松路—S32)不久也將開始施工。全部建成后,將成為上海西部地區南北向的一條交通大通道,從嘉定新城可一路開到閔行區。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